初中地理诗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描述了我国夏季风不能到达西北地区。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反映了对流雨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的特点。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 ——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的差异。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 ——反映了我国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表示四季更替,年年往复。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形容庐山脚下已是芳菲落尽、大地春归,而山上的大林寺才桃花盛开,可见山下的气温比山上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来描绘河套平原坦荡辽阔的地形和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温带草原景观。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反映了城市中人口稠密,农村人口稀少的城乡差别。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黎花开。”——描绘的是大雪天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