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外贾家庄,红旗高举在汾阳。”这是1965年,一代文豪郭沫若参观贾家庄后挥毫写下的赞美诗句。
贾家庄村位于吕梁山东麓、汾河水西畔,与酒都杏花村相毗邻,是一个“一无矿产资源、二不毗邻大城市”的小村庄,以集体经济见长。
踏上这片总面积4.2平方公里,居民不足3000人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笔直的腾飞大道和气势恢宏的腾飞大门,树的枝叶在徐徐微风中摇曳,幽幽花香迎面吹来,文化广场上不时传来村民的笑意声声,空气中处处洋溢着生态新农村的气息……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民谣中传唱的“有女不嫁贾家庄,嫁到贾庄受恓惶”的“恓惶村”。
“百把镢头闹革命,治水改碱拔穷根”
在贾家庄村文化 体育 广场上,“百把镢头闹革命”的群雕肃然屹立。
新中国成立前的贾家庄,是汾阳县有名的穷村子。全村4083亩耕地中就有2800多亩是湿泽盐碱地,当时曾流传着“村西湿泽村东干,村南村北碱荒滩;村里只有三件宝,甜苣柳芽芦苇草”的民谣。
“解放前的贾家庄那是穷的多哩,那时候村里有‘三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打光棍的多。”92岁的老党员武士雄说道。
穷则思变。新中国成立后,贾家庄村组建了汾阳农村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怀着翻身农民对党深深的感恩,贾家庄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从1954年到1965年,十余年来,贾家庄人创造性地采用“开渠截流、沟洫台田、起高垫低、浅浇洗碱、增施肥料”等方法,逼退碱魔,拔掉穷根,绘制了一幅“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田园美景图。
到1965年,贾家庄村平均亩产由建社前的128斤达到了816斤,一跃成为北方第一个粮食产量跨过长江的村庄,被誉为“富庶精致的北方江南”。
“不当百万富翁,要建亿万富村”
1979年,伴随着农村改革的大潮席卷全国, 社会 上开始出现了一股“下放越彻底越好”的潮流,不“随大流”的贾家庄陷入了“四水围村”的境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分析比较后,贾家庄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三田到户,五统一,一集中”的双层经营管理办法,这样既解放了生产力,又稳住了农业基础。独特的发展模式,使当年的贾家庄村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历经十年改革的中国农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时国家鼓励先富带后富,但是我发现,发财致富快的是领导干部和一些有能耐、有门路的技术人员,大部分村民还处于贫困线以下。”时任贾家庄村党委书记的邢利民意识到,继续这样下去,两极分化只会更严重,这不是贾家庄要走的路子。
随后,在全村党员干部大会上,邢利民响亮地提出了“亏了我一人,富裕全村人;不当百万富翁,要建亿万富村”的口号。此后,1983年——1993年的十年间,贾家庄村陆续兴办塑料厂、编织袋厂、酱油厂、醋厂等二十多个企业,村集体企业固定资产由最初50万元发展到5000多万元,集体经济唱主角,个体经济作补充的农村经济新格局在贾家庄村初步形成。
在今天的恒鼎工业文化创意园里,可以看到一座特级水泥厂的旧址,夕阳映照下,锈迹斑驳的巨大管道显得沧桑沉重。在当年,正是这座水泥厂令贾家庄人“扎紧裤腰带”,背水一战。
1995年,贾家庄村党总支、村委会拍板立项,要上马年产10万吨的特种水泥厂,打造贾家庄自己的支柱产业。历经十八个月艰苦鏖战,特种水泥厂顺利建成,也让贾家庄成功实现了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的 历史 性转变。
在工业的强劲拉动下,贾家庄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一跃成为老先进焕发新活力的典型。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那个“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年代,当大多数农村还在苦苦寻找与第二产业对接的时候,贾家庄人却悄然开始了一场新的选择。
1997年,一个占地200余亩的大型农业生态园开工建设。三年后,在这块因烧砖取土而废弃的土地上,一座集生产、休闲、观光、民俗为一体的农业生态综合体拔地而起,贾家庄一脚踏进了农村生态 旅游 的大门。
四星级的裕和花园酒店、全国最大的村史展览馆、三晋民俗文化体验地贾街……随后的十几年间,贾家庄人打出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也打出了贾家庄红色 旅游 、文化 旅游 的崭新印记。
2017年底,邢万里当选为新一届村党委书记,贾家庄开始迈出新时代的崭新步伐。
如今的贾家庄村是全国闻名的幸福村,近两年村里建起了幸福苑小区10幢五层居民住宅楼;拓宽了腾飞路、富民路、青年路3条文明街;通过开展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环境整治活动,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提升;全村各家各户都免费安上了清洁环保的天然气;老年人日间照料活动中心里,老人们围坐在餐桌旁,享用热腾腾的饭菜,席间笑意萦绕,大家的幸福感溢于言表;一桩桩好事、实事如汨汨清泉滋润着群众的心田……
“要让每一位来到贾家庄的人都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真正实现‘人人都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时刻挂心怀。’”村党委书记邢万里说道。
从窑洞到楼房,从靠天吃饭到集体经济分红,从传统农民到亦工亦农的新型职业农民,一代又一代的贾家庄人发奋图强、恪勤坚守,用脊梁扛出一个乡村振兴的生动榜样。
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