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元之:至沈阳瞻望城阙作歌(四首)
盛京毕竟是清王朝的发祥地,当南方诸省时局动荡时,这里还相对安定,嘉庆帝的东巡,更使这里呈升平景象,所以嘉庆年间的诗人金朝觐、姚元之、张祥和等咏唱沈阳的诗作中所反映的还是留都安定美好的景观和老百姓较为平和的生活情景。
但白莲教起义给清王朝的打击是沉重的,清政府为此耗去两亿多两白银,从此,政权陷入武力削弱、财政窘迫的大尴尬境地。而更严重的问题是,外患之忧已经一天天加深了。嘉庆初年,泱泱大清王国就成为西方殖民者觊觎的重要目标,英国舰队不断在澳门和广东口岸出没,并登上了黄埔,英国士兵还进驻了广州十三个行商馆。面对英国人如此嚣张的行动,嘉庆表现出强硬态度,对这些人不惜动用武力。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国遣使来到北京,清朝官员误认为对方是贡使,要求他们行三跪九叩大礼,英国人坚持不肯,双方搞成僵局,嘉庆十分生气,下令把英使节立即遣送回国。
而这时鸦片之祸已经开始在中国土地上蔓延成灾。西方殖民者为了扭转在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并赢取巨额利润,在嘉庆年间开始不择手段地将大批鸦片运入中国。鸦片的大量输入,使中国的财政、军事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侵害。嘉庆对此十分清楚,采取了多种戒烟措施,严禁外国货船夹带鸦片,严厉打击鸦片贩子,惩处禁烟不利的官员,对西方传教士在华的活动也予多方面限制。嘉庆十六年(1811年) 还下令在华的西方传教士,除了在钦天监负责天文观测的以外,全部送到广州打发回国……然而,这一切都未能阻止鸦片灾祸的日益泛滥。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带着未能实现清朝中兴的遗憾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了,二十年后,鸦片之祸终于使道光皇帝的史册上写下了耻辱的一页。而对于这一天的到来,是嘉庆始料不及的,因为在他生前,耳际听到的毕竟多是赞颂之声。
神功开出此雄图,云气飞扬想旧都。
大皇帝来新日月,红鱼黑齿识曼珠。
安东都护接东牟,南扼沧溟万里流。
黄钺一麾光紫极,春洄辽海作皇州。
五云纠缦是神京,十二楼高天外明。
山色翠围开大政,日华红似拥乾清。
楝牖松云生紫烟,民风太古乐尧年。
至今春酒称觥外,不识无怀与葛天。
这四首七绝,是诗人姚元之于道光元年(1821年) 奉旨使沈阳时所作,总题为“至沈阳瞻望城阙作歌”。
沈阳故宫敬典阁
姚元之,字伯昂,号鹰青,安徽桐城人。嘉庆乙丑年进士,累官进左都御史。
传有《香余诗钞》。《奉天通志》艺文卷三十,选了他集中五十三题七十五首吟咏辽沈的诗作。这些诗记叙了诗人过山海关后,经广宁、医巫闾山到盛京,再由盛京到辽阳,经广宁返京的所闻所见。留下了《姜女庙》《望夫石》《宿望海店望海》《过首山》《杏山》《大凌河》《宿闾阳驿望医巫闾山》《登十三山望盛京》等许多反映辽沈风物的短章。他岁暮到沈阳,盛京府尹盛和钧举酒以待,并赠《盛京通志》,他把酒夜读,喜而有诗云:“远海奇山天外搜,周王车马不曾周。谁能直向长风醉,卧作辽东一夜游。”初到沈阳,姚元之是兴奋的,对北国风光的新鲜感,使他很快吟诗多首,其中有七绝《辽河夜雪》,诗云:“辽海连天白玉光,朔风西望暮云长。自非天遣消闲日,看雪谁能到沈阳。”诗中惊羡辽海夜雪后,晴天里一片“连天白玉”的壮美景象,“看雪谁能到沈阳”这一反语,直言能到沈阳看到北国玉砌银装的由衷快慰与自豪。而《至沈阳瞻望城阙作歌》四首七绝,应该也是这时一气呵成的。
《至沈阳瞻望城阙作歌》(以下简称《至沈阳》) 第一首,赞扬沈阳得天时地利而成清王朝帝都,清帝在此登基,天下归心。《奉天通志》原有小注云:“我朝自天命十年迁沈阳,天聪五年增拓城池,更名盛京,要荒悉臣,西番万里献丹书,文称曼珠师利大皇帝。”诗人借此而颂之:“大皇帝来新日月,红鱼黑齿识曼珠。”过去认为“皇权天授”,皇太极在盛京登基,自然是“神功开出此雄图”了。而新皇登基,都是“建元复始”,自然是“大皇帝来新日月”了。
“红鱼黑齿”,此处指西番。“曼珠”,又写作“曼殊”“文珠”。《翻译名义》有云:“曼珠师利,此云妙德。”《西域记》有云:“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此即《维摩经》所谓文殊师利也。
故宫大清门五彩琉璃墀头
《至沈阳》第二首七绝, 写沈阳(即盛京) 当时所辖城域之广,东到鸭绿江边的安东都护府与江东的城镇相接壤,南到渤海(沧溟) 万里汪洋,皇帝的仪仗队出巡时紫气耀眼,春意回荡在成为留都的辽海大地。诗中“钺”,即“斧”。仪仗队中有黄钺者,品级至高,威武雄壮。
《至沈阳》第三首七绝写盛京宫阙之胜。先写城垣环境,说五彩云霞交织笼罩在城阙之上,盛京也该称为“神京”,城内外十二座高楼耸入云端令人瞩目。城外群峰翠绕拱托出故宫东路的大政殿,而阳光明丽红霞铺展使故宫恰似北京紫禁城内的乾清宫被祥云所簇拥。
《至沈阳》第四首七绝写盛京民风之古朴。盛京城内的古建古松被紫气拥裹,这里的百姓享受着尧舜给予的安乐,保持淳朴的民风,至今饮春酒还是觥筹交错,谁若是不了解这些就难享受葛天氏之乐了。
“葛天”,即“葛天氏之乐”。《吕氏春秋》载:葛天氏之乐,三人持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载民;二玄鸟;三遂草木;四奋五谷;五敬天常;六达帝功;七依地德;八总万物之极。其辞已逸失。
姚元之这四首七绝,写了盛京的地势、地域,赞颂了宫阙的形胜与留都民风之古朴,让我们今天读者能较清晰地了解当时文人眼中的盛京的地位与形象,颇有阅读价值。
姚元之:咏沈阳南酒
生于安徽桐城的姚元之,在沈阳城内受到热情接待,关东人待客的豪爽大方,关东酒的甘醇香浓,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情之所动也写了一首七绝,序云“沈阳南酒味绝美,都中不及也。使馆朝夕设此,余饮不多而以大瓮馈者,犹累累未发,辄有断句以夸筐叔伯山”——
琥珀醇醪白玉瓯,东来吾亦醉乡侯。
风流贺监流涎否,悔不浮槎入建州。
这首《咏沈阳南酒》小序中说“沈阳南酒味绝美,都中不及也”,当属实话实说。正因为沈阳酒好,使他奉使辽东成了“醉乡侯”。醉到什么程度?他这位监察御史都记不清自己是否因饮酒失态了(句中有问“流涎否”?),他甚至后悔自己没有早些坐船渡海到建州来。“浮槎”:乘船。“建州”,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而建后金。此处以“建州”代盛京(沈阳)。
这首小诗写得流畅生动,字里行间流溢着对沈阳的热爱之情,对沈阳人的豪爽大气的由衷倾慕。从中可以看出,关东人的豪放阳刚是有历史传统的,是世代相袭下来的。
姚元之:新岁过沈阳鼓楼下作
姚元之作为南国诗人,来到塞北留都对这里的风物人情感到新鲜有趣,他以诗人特有的细腻观察,以诗的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所见所闻进行了记录,写出的许多反映沈阳风物风俗的诗作是前所未见,填补了题材空白的。如他写的《新岁过沈阳鼓楼下作》——
西街晴日未消寒,百美新图逐处看。
最喜牵衣小儿女,吹箫提鼓似长安。
清末沈阳鼓楼
诗作以朴实生动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清代道光年间留都春节时在城区里平民生活的真实图景。我们已知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对沈阳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原明代沈阳中卫城内的十字街改为井字街,内设钟楼、鼓楼、文庙等设施,但沈阳城改造完成之初,京城里主要为皇宫、王府与官府衙门等,为平民生活服务的商业等功能尚未形成。在姚元之的这首诗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到嘉庆年间,盛京城内的市、坊功能均已俱备。“新岁”,即中国农历一年之始,在城内鼓楼下已形成一个年味十足的年货市场,虽是“未消寒”的冬日里,市场里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市场很兴旺。诗人在勾描鼓楼下的年货市场时,特别给年画摊亭前一个特写镜头:“百美新图逐处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即当时沈阳人不但有了过年时贴年画的习俗,而且出现了如天津杨柳青那样批量印刷年画的坊间,从年画的内容看,应该会有神仙故事,历史掌故、花卉风光等,而最受欢迎,也最引人瞩目的是“百美新图”,恰似二十几年前当代曾流行一时的“美女挂历”一样。诗人写到此处,视线又切换到一个近镜头:“最喜牵衣小儿女,吹箫提鼓似长安。”有了这两句,短诗所勾描的境界就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得多。因为当时是“晴日未消寒”,孩子们过年的兴奋与欢乐却没有因为天寒而稍减,诗人妙用一个“牵”衣的“牵”字,不但写出跟着大人逛街的孩子年龄之小,也写出他们怕走失走散紧随着长者看热闹的情态。尤其是末一句:“吹箫提鼓似长安”,把过年时鼓楼街市的热闹场面推向一个高潮:载歌载舞的露天演出也火爆开始了。虽然作者没有写这“吹箫提鼓”的街头表演的具体内容,我们只能是猜测:是子弟书故事?还是舞狮子,跑旱船?但有了作者一个“似长安”的比喻,我们就可以想象其热闹、欢乐的程度了!
感谢诗人姚元之用了短短二十八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当年盛京鼓楼春节游乐图!
姚元之:上元灯词并序
姚元之笔下的盛京春节景象喜庆欢乐。难得他这个安徽人能在白雪铺地的盛京度过新春时光。时过半月,仍滞留于沈阳的姚元之,又以诗作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沈阳城里闹元宵的图景——
沈阳之俗,于上元前之日通衢各起高台,曰三官台,设三官像,悬彩张灯。闻往时竞相演戏,令以国服未除,但鼓吹而已。大街当空横以绳,粘五色纸。若通建醮者,一望绚然。沿街门首各设灯联匾额,光如白昼。又或取冻青树枝悬于檐,燃烛于枝上,与城中中元燃蒿灯相近。丰年之乐,游人如狂,为作灯词二章以记事。
三官台起六街中,箫鼓清歌落半空。
正是早春残雪里,珠花红树报年丰。
花间蜂蝶趁春狂,宝马香车夜正长。
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夜如霜。
《奉天通志》在本诗序后有小注云:冻青树,非别有此种树也。沈阳树木当冬时,不论榆、柳俱别生一枝。众木俱凋,而此生叶浓绿而厚,更结实如樱桃而小,色似蜜蜡。及春,此枝遂枯。本树乃渐荣,榆仍为榆,柳仍为柳,始复本来面目矣。——关于这段小注对“冻青树”的诠释,我尚未找到类似的科学记载,向植物学家请教,也未得到证实,姑且存之吧。而我想:这“冻青树”,是否是取冬天枝叶仍绿的松枝来做的?犹如当今有些不讲环保的某些商人,在圣诞节时盗取松枝(甚至整株幼树) 来装扮什么“圣诞树”一样。如果说历史上有人用树枝来扮靓元宵节是缺乏环保理念的话,今天某些人盗取松树、松枝来做“圣诞树”,则是明知故犯地破坏环保的罪人了。
话还拉回到姚元之的《上元灯词》吧。
“上元”,我国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指的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它源于道教,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称作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的生日,因为天官能赐福。所以人们为了求天官多赐福,便根据天官好乐的习性,张灯纵乐,以讨好天官。
在我国古代,“夜”与“宵”同,“正月”又称“元月”,于是上元之夜,又被称为“元宵夜”“元夜”,“上元节”亦被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自汉代始,就成为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也是最彻底、最典型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每到正月十五,华夏大地家家户户,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以表心中的欢悦。
到了隋朝,元宵夜逐渐演变成灯会。唐朝,唐玄宗李隆基曾颁诏全国,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张灯之夜,首创灯节之先河,灯节遂成定式。到了宋代,元宵灯火已盛况空前,关于元宵灯会的诗词也非常之多。到了明清之际,元宵灯火更创盛大之风。
沈阳市图书馆研究员李冬红在《关东节令习俗》一书中说:“明末清初,盛京已日趋繁华,尤其是成为清代帝都后,盛京城得到了发展,逐渐成为关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源于此,每年的正月十五夜,盛京城内到处张灯结彩,形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四平街上的商铺,更是相互攀比着,纷纷用纱绢、玻璃、纸片制成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或方或圆等形状各异的灯笼挂在铺面上。这些灯笼有的绘上梅、兰、竹、菊等各色花卉;有的绘上龙、虎、马、鱼等各种动物;有的绘上《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书中的人物;有的不仅绘上戏曲人物,还加上字迹等。更有甚者,将灯笼制成鱼形、多角菱形、龙形等。在烛光与月光交相辉映下,这些图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盛京的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不仅要观灯、赏灯,还要做耍龙灯、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扮灯官等娱乐活动。”诗人姚元之写在嘉庆年间的这首《上元灯词》,恰可作为李冬红对清代盛京元宵灯节这段概述的最好例证。
姚元之在诗序中说,沈阳之俗在上元前三日,在各主要街道要搭起“三官台”。三官者,即道教所称的“三元”,为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阳大帝。在三官台上所悬三官像也即他们的画像。
《上元灯词》的第一首,即从“三官台起六街中”写起,以“箫鼓清歌落半空”,极言灯节的欢乐场面,热烈气氛。第三句,以“早春残雪”为衬托,在尾句中托出“珠花红树”的吉祥火爆,预示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全诗以简练的语言状写了盛京城元宵节的欢乐与火爆,抒发了诗人对盛京城的美好祝愿。
《上元灯词》的第二首,诗人首先以优美华丽的形象比拟盛京灯花的狂热与持久,“花间蜂蝶”“宝马香车”,这一组富于魅力的形象以喻狂热中盛京灯会的参与者,以“趁春狂”“夜正长”,状写狂态与持久,都显示出诗人运笔的不凡功力。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以“十二楼前”和“四平街外”两种景象的强烈对比,进一步烘托盛京城内灯节之胜境。沈阳城内中街,当时称四平街,已渐成为沈阳城内主要商业街道,“四平街外”,也即盛京城外,“月如霜”是说月挂高天洁白如玉似霜,呈冷清状。而作为盛京城标志性建筑的十二楼前“灯似火”,恰成鲜明对比,足显盛京城内灯火之壮观也!
姚元之写沈阳风物风情的诗还有《沈阳除夕戏学浪仙祭诗歌》,是歌行体的除夕祭酒歌,颇奔放;还有《嘉平二十一日作》记“沈阳城中鼓乐喧阗”,“吉日良辰嫁娶”的三首七绝,描述了诗人亲历的盛京婚嫁风俗,很有生活气息。
姚元之:雪晴游大法寺并序
在沈期间,姚元之看到新鲜有趣的盛京生活图景,他的足迹不仅留在市井里巷,写下不少反映盛京民风民俗的诗作,而且姚元之还是清代第一位以诗吟咏盛京八王寺的诗人,他在盛京期间写有古诗《雪晴游大法寺》并序——
大法寺,英亲王故府也。时称八王,故寺亦称八王寺。
俗或为霸王矣。城中地斥卤水,皆苦咸,惟此寺井最甘洌,称独美焉。志迺缺如。桐城姚元之作诗及之。补其漏云。
作客及新岁,散步游旧刹。
引汲美无双,语霸因八。
雪远日疑澹,耳薄风犹刮。
野气暗欺裘,清涕频垂帕。
半惜瘤杗颓,不见牛羊茁。
吻蹲已颠,卢令视方。
老松尚郁盘,小雀还嘲哳。
升台喜徐徐,瞩景忻察察。
城郭睒光明,琼玉晞坱圠。
寻僧幡影空,问井车声轧。
泉甘温若蒸,干净冻如刷。
此躯亦不訾,肯试层冰滑。
姚元之在这首诗的小序中明确地说,鉴于大法寺井最甘洌,“称独美焉”,而《盛京通志》等志书却不载(“志迺缺如”),所以他特作此诗,以填补空白(“补其漏云”)。他为发展地方文化尽心尽责的拳拳之心,也在小序的字里行间托出,诚可感也。
大法寺是值得一写的。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是沈阳著名古刹之一。
相传清初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被封为多罗英武郡王,途经位于沈阳东北郊的大法寺,见寺院已是残垣断壁,荒芜多年,于是施舍银两重修庙宇, 于崇德三年(1638年) 将大法寺修复一新。当时阿济格与八位世袭王子来往频繁,相处甚融,常住在城内王府中,大法寺主持僧误认为阿济格系八王之一。便在寺院左侧又修建了八王祠。从此八王祠逐渐成为阿济格的家庙,附近百姓也称其为“八王寺”,天长日久,“大法寺”反不为人所知了。
大法寺(八王寺)
大法寺为三层院落,山门上有匾额“大法禅林”,大雄宝殿中供奉释迦牟尼,配殿中供千手千眼观音,三圣殿中供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在姚元之到寺之前,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又对寺院进行过重修,寺院已是盛京香火较旺的寺院之一。
大法寺前偏东处有古井一眼,青砖砌成井筒,井口以青石垒成,井不甚深,然井水清澈,甘洌可口,有“奉天第一泉”之誉。据《沈阳志》载:“康熙东巡,率以明驼载运京师玉泉水,日久沉淀,必以此井水洗之。合注双水于瓮,刻痕以记,用竹竿搅之,如捞水法。少时玉泉水浮于上,澄清如故,以钓勺平挹取之。至刻痕止,瓮中以下则为寺前井泉水,不复进御矣。”乾嘉年间,大法寺井水进御皇宫,价格颇昂贵。20世纪20年代初,这里曾创建八王寺汽水公司,以八王寺井水造“金铎牌”汽水,是当时著名民族工业品牌。20世纪50年代初我在沈阳市第五中学读书时,曾多次到过八王寺,也看过这口古井。可惜“文革”后不久寺院即被逐渐拆除,迄今只有大殿外形尚存了。
姚元之奉旨到沈阳,虽是冬季,冰天雪地,出于对地域文化的重视,他还是顶着寒风来大法寺考察了。这首诗及小序较详尽地描述了他的大法寺之行。
诗人在小序中简要介绍了大法寺又称八王寺的渊源、大法寺井水的甘美及他写这首诗的原委。应该指出,姚元之在小序中也有一失误,即首句“大法寺,英亲王故府也”。是大法寺的住持僧人在寺左修有“八王祠”,这里又被称为“八王寺”,而非“英亲王故府也”。
诗的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交代“新岁”游“旧刹”喝到了八王寺井中汲上的“美无双”的甘泉水,纠正了被称为“霸”而实际为“八”的俗称,第五句至第八句为诗的第二层次,写天寒风冷挡不住诗人游大法寺的决心。雪晴后,遍地白雪覆盖连日光都显得黯淡了,天冷冻耳朵而寒风犹刮个不停,郊野的寒冷使诗人觉得身上皮衣都挡不住了,不得不用手帕擦拭流下的清涕。四句诗把北国冰雪肆虐之威写得逼真到位。第九句到第十八句为诗的第三层次,写自盛京城内到大法寺路上所见景物,颇为可惜的是有许多大树在冬日里已衰颓了。
(“杗”:大树。典出韩愈《进学解》:“大木为杗,细木为桷。”) 也看不见牛羊出来寻食,鸱鸮椽木而吻发出一声声颤抖的低号,那颜色看起来也颇不顺眼。(“卢令视方”,“ ”,音wò,挖眼也。) 唯有苍松在风雪中依然傲立,麻雀还吱吱喳喳叫个不停。一步步向前走去,离大法寺越来越近了,心中渐升欣慰之情,向路边景物也投去更多的目光。这时再看盛京城一派明朗,装点着琼楼玉宇。这十句诗将诗人走在路上的心情变化写得颇为细腻,特别是将走近大法寺时心情的顿然开朗,景物也恍若更加明灿的变化写得颇为传神。第十九句至第二十四句,为全诗的第四层次。写到大法寺的所闻所见,为自己能饮到“美无双”的甘泉而发出由衷的感叹。“寻僧幡影空,问井车声轧”,把庙里寻僧不见,想要探问井在何处,却被来八王寺取泉水的车马声引路的情景勾描得活灵活现。“泉甘温若蒸,干净冻如刷”,写诗人来到八王寺井边所见,甘泉温而不冻,水气弥漫的样子和井边已结冰冻得平展的样子。“此躯亦不訾,肯试层冰滑。”“訾”(音zǐ),此处指毛病或缺失,两句诗在说:我(诗人自己) 这身体也不赖,在井边的冰面上还试了一回滑冰。全诗到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富于生活情趣的充分想象空间。可以说诗人在这里用了这样一个生动情节,发出了出自内心的感叹:“雪晴游大法寺,没白来(大有收获)!”感谢诗人姚元之以诗勾描的大法寺之行,使我们身临其境般地体会到当年八王寺甘泉的冬日实景。
姚元之此次沈阳之行,收入《使沈草》集中还有《登十三山望盛京》《张驿丞功馈鹿尾鲜虾》《大风渡辽河》《岁暮沈阳行》等多首咏唱沈阳的诗篇,这创作的丰收,也为沈阳文化史留下一份宝贵的史料,读者有兴趣可再找来翻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