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春天的诗句 - 同样是失败的谋刺,荆轲获得了千载赞誉,他却成了褒贬不一的墨侠呢?

同样是失败的谋刺,荆轲获得了千载赞誉,他却成了褒贬不一的墨侠呢?

《史记.刺客传》当中记载了许多的刺客,他们秉承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原因,因为雇主对自己的赏识,敢于孤身一人,入重围,斩将首。他们视死如归,以撼动山河的壮举来诠释自己生命的意义,在这其中以四人最为出名,被后世人称为"四大刺客",他们分别是:专诸、聂政、要离、荆轲。这其中以荆轲最为出名。

后人认为荆轲一人提孤剑,入暴秦,实在是勇气可嘉。因此历代都有赞颂荆轲的诗句,如陶渊明的《咏荆卿》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对荆轲逐渐提出了疑问,因为荆轲是四大刺客当中唯一一个没有刺杀成功的人。在荆轲之前,专诸刺吴王僚,聂政刺韩王相,要离刺庆忌,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唐雎在于秦王交谈之时也曾提到过这些人,那么荆轲一个未刺杀成功的人,究竟何德何能,得以为后人所赞扬呢?

一、 刺杀的人物级别不一样

当初专诸刺杀的是吴王僚,聂政刺杀的是韩相,要离刺杀的是庆忌。虽然这三人也很出名,但是和秦始皇嬴政要比还是差点火候。

当时秦国实力最强,统一六国的气候已经形成,由此秦王嬴政开始了他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壮举。在出兵攻占了韩国之后,秦兵的兵锋逐渐接近了楚国和赵国。此时燕国的太子丹十分恐惧,因为赵国和楚国明显都不是秦国的对手,而燕丹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燕丹广召天下士,希望能得到一个能解危局之人。

当时名士田光就在燕国,于是燕丹请求自己的老师鞠武去寻找田光,自己好向田光问策。田光在见到太子丹后,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自己的忘年交荆轲,并在荆轲面前自刎而死,以死来激励荆轲。

荆轲因此来拜见了太子丹,太子丹将自己的计划对荆轲全盘托出,荆轲思虑了良久,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并不能胜任这个任务。太子丹见此便向荆轲长叩首,荆轲感与太子丹忠义,便答应了下来。

在此后的日子里,太子丹迁荆轲为上卿,不仅好酒好菜的供着,而且还满足了荆轲的一切不合理要求,但是荆轲并没有因此而行动。

后来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并俘虏了赵王,秦兵因此攻破了赵国,兵锋直抵北地,已经到达了燕国的边界。此时的太子丹终于着急了,跑去找荆轲,委婉的询问荆轲何时能够行动,荆轲表示即刻行动,于是带着樊於期将军的脑袋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出发了。高渐离在易水向荆轲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此来为荆轲送别。

荆轲在到达咸阳之后,献图以接近秦王,图穷匕见,荆轲左手把其袖,右手刺其胸,结果秦王断袖而去(衣服质量实在是不怎么样),绕柱而走。荆轲追赶不上,被夏无具投药囊击中,又被秦王挥剑刺中大腿。荆轲自知事不就,便向秦王大骂,秦王命侍卫解决掉了荆轲。荆轲刺秦因此而失败。

虽然荆轲失败了,但是他毕竟刺杀的是秦始皇,是最终统一六国之人,再加上荆轲敢与孤身一人,去跟强秦对抗,这种精神值得被后人所推崇。

二、 荆轲的黑点具体在哪里

既然荆轲敢于提孤剑入暴秦,勇气可嘉,那为何后世还是有许多人黑他呢?下面小编就帮大家盘点一下荆轲的这些黑点。

黑点一:胆子小,怕事

这显然与荆轲的人设不符,但是这却并非空穴来风。当年荆轲赶路的时候路过榆次,曾与人谈论剑术,结果遇到了当时的剑圣盖聂,结果荆轲所谈论的剑术理论和荆轲的理论相违背,而且盖聂还说不过荆轲。因此盖聂便对荆轲怒目而视,荆轲见剑圣对自己如此,便灰溜溜的站起来走了。

当时有人劝盖聂把荆轲找回来,盖聂对劝他的人说道,荆轲此时想必已经不敢待在榆次了。后来有人去找荆轲,发现他果然已经乘车逃离榆次了。

另外荆轲在邯郸的时候和人下棋争执了起来,那个人发怒训斥了荆轲,荆轲也是灰溜溜的走了。由此可见这个黑点可能很真实。

黑点二:骄纵荒淫

当初太子丹为了达成刺秦的目的,将荆轲当做上卿来伺候,可以说是放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荆轲的各种要求也是言听计从。当时荆轲好美姬,太子丹便送给荆轲很多美女。一日太子丹和荆轲对坐饮酒,太子丹的侍女正在弹奏乐器,这个侍女的手很巧,弹出的乐曲如天籁一般。

荆轲由此便对太子丹说道,此女貌美且甚巧矣,太子丹听罢便将这个侍女送给了荆轲。但是荆轲却说,我只是喜欢这个女子的巧手而已,太子丹听罢便将女子的手切了下来,送给了荆轲,荆轲这才高兴起来。

黑点三:技术不精

相比于荆轲的人品,他最为人耻笑的还是他作为刺客的技术。当时荆轲以无法接近秦王为由,向太子丹讨要樊於期将军的人头。樊於期将军二话没说当即自刎献头。太子丹又按荆轲所说,献上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以此来接近秦王。

因为害怕杀不死秦王,太子丹又向许夫人买来当时最为锋利的匕首,据说沾血立死。有了这些条件,太子丹以为事情不济,事实上荆轲确实接近了秦王(只隔一个桌子),但是却匕首却没有刺到秦王,不仅如此荆轲还被秦王持剑斩断大腿,将匕首丢出去也没丢到秦王。

三、 荆轲刺秦的意义

我们常以"国家不幸诗家幸"来表达对诗人的惋惜和赞叹,但是对于荆轲则应该是荆轲不幸国家幸。因为当时的秦国,统一六国乃大势所趋,如果秦始皇死了,那么统一六国的进程将会变晚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这样生灵又将饱受战争的洗礼。

所以说荆轲所做之事,虽然是为了忠义,但实际上对历史进程毫无益处。正如《英雄》中秦始皇说的话:杀,是为了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