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始”古文中有什么意思
“始”在古文字有如下3个意思:
1、用作动词,意思是:开始。
出处:战国·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释义: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2、用作副词,意思是:当初;起初。
出处: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释义: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居住。
3、用作副词,意思是才;方才。
出处:汉·乐府古辞《孔雀东南飞》:“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释义:年龄只有十八九岁,口才很好文才也比别人强。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始,女之初也。从女,台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始,女子的初生。字形采用“女”作边旁,采用“台”作声旁。
词语解释:
1、原始 [ yuán shǐ ]
释义:最初的;第一手的;最古老的;未开发的;未开化的
2、始祖 [ shǐ zǔ ]
释义: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借用来比喻某一学派或某一行业的最初创始人。
3、更始 [ gēng shǐ ]
释义:除去旧的,建立新的;重新起头。
4、方始 [ fāng shǐ ]
释义:方才;才。
5、始业 [ shǐ yè ]
释义:学业开始,特指大、中、小学的各个阶段开始。
2. 古文中始的意思在古文中释义 通“殆、治”
始、殆、治——《公羊传》:“莒将灭之,故相与往,殆乎晋也。”殆、治古音相近。音近义通。
《荀子·强国》:“强殆中国。”杨惊注:“殆”或为“治”,“治”谓讼理也。以郑子欲立异姓为后,故相与讼理于晋也。
《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八年》:“叔武……为践土之会,治反卫侯。”注:“叔武讼治于晋文公,令白王者,反卫侯使还国也。”足知殆、治同义。
殆古音“以”,《说文》:“以声。”与治、始为一音之转,故同义。(《毛诗古音考》卷三“殆”字条)治又与始同义。
钱大听谓:“古文故治与始通,《尚书》:‘在治忽’,《史记·夏本纪》作‘来始滑’,《汉书·律历志》作‘七始咏’,是‘治’即‘始’字。”
《淮南子·主术训》:“能多者无不治也。”《诗经·鲁颂·驹·思马斯作传》中作“始也”,是治与始本可通训。(《潜研堂诗文集》卷十《尔雅广雅》)(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入门》(油印本),广西师范学院教材部,1962年2月;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首倡 首先倡导;最先发起。
《道德经》:“万物作而弗始”。万物兴起而不首倡。
3. 文言文中始字的意思文言文中始字的意思只有1种为:才,方才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话释义: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始拼音:shǐ
释义:
1.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终。~祖。~创。周而复~。
2.才,刚才:方~。~悟(才觉悟到)。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始,女之初也。从女,台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始,女子的初生。字形采用“女”作边旁,采用“台”作声旁。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原始[yuán shǐ]
最初的;第一手的:~记录。~资料。
2.始终[shǐ zhōng]
指从开始到最后的整个过程:贯彻~。
3.创始[chuàng shǐ]
开始建立:~人。中国是联合国的~国之一。
4.更始[gēng shǐ]
除去旧的,建立新的;重新起头:与民~。
5.始末[shǐ mò]
(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他把这件事情的~对大家说了一遍。
4. 含有始字的诗句,始的意思为才、刚刚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采莲曲》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芷若听新莺。
——唐·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侍儿扶起骄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唐·白居易《长恨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唐·白居易《琵琶行》
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北宋·欧阳修《画眉鸟》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北宋·苏轼《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小功夫老始成。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清·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5. 文言文中“始”都有哪些意思始 shǐ
〈名〉
(1)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2) 同本义。与“终”相对 [begin;start]
始,女之初也。——《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
无名天地之始。——《老子》。注:“始者,道本也。”
始求深也。——《易·恒》。虞注:“乾为始。”
君子慎始。——《礼记·经解》
礼始于冠。——《礼记·昏义》。注:“犹根也。”
天地者,生之始也。——《荀子·王制》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始缢即气绝。——方苞《狱中杂记》
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蔡元培《图画》
(3) 又如:始卒(开始和终止);始室(始娶的妻子,元配夫人);始基(初立的基业);自始至终
(4) 过去,从前 [past]
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左传》
(5) 根本,本源 [foundation]
坚树在始。——《国语》。韦昭注:“始,根本也。”
(6) 姓
词性变化
--------------------------------------------------------------------------------
◎ 始 shǐ
〈副〉
(1) 当初,在最初的时候 [at first]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始春(立春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始愿(最初的志愿);欲善终,应善始;始初(开始,起初);始闻其语(当初听到他的话)
(3) 曾,尝 [before long]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4) 刚刚;才 [just, only then]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宋· 苏洵《六国论》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始适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千呼万唤始出来
(6) 然后;随之;立刻就 [then]
母亲良氏,素有阴虚之症,服药即吐,惟以海参煮食,始能稍安。——《镜花缘》
(7) 仅仅,只 [only]
访古始及平台间。—— 唐· 李白《梁园吟》
◎ 始 shǐ
〈动〉
(1) 谋划 [plan and contrive]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诗·大雅·緜》。马瑞辰通释:“始亦谋也。爰始爰谋,犹言是究是图也。”
(2) 滋生 [breed]
君子念始之者也。——《礼记》。郑玄注:“始,犹生也。”
6. 含于的所有文言文句子语文版(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