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大汉王朝走向了没落,各地群雄并起,连年纷争不断,百姓受尽了折磨,在这乾坤未定的年代,各路雄主都想站出来一统天下,拯救天下苍生,最有名的代表属刘备、曹操等,刘备虽然自称有皇室血统,但和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占到皇家的一点优势,所以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只能白手起家。
刘备虽然自身没有多少的资源可以利用,但刘备有一副好头颅,够聪明,而且还能能屈能伸,为了达到自己统一天下的愿望刘备忍辱负重,广交英雄豪杰,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能从一名草根逆袭的原因,刘备是个有野心的人,所以一般跟人交往时他是不会跟人计较一时的得失与荣辱,因为一个雄心壮志的人是有一个宽广的胸怀的。
刘备最终能获得三分天下,都是离不开身边人对他的辅佐,刘备定下的目标就是统一天下,但具体要怎么去实现就是身边人的事情了,所以当时跟在刘备身边打天下的人压力可想而知,如今我们面对一点点工作压力都喘不过气来,更不要说去统一天下了,刘备身边的人能文能武,每一个都是当代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那刘备到底是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聚集这么多的文人武将辅佐他呢?首先刘备自称是皇室宗亲,所以他给人的印象和概念就是他本来就应该当皇帝的,在如今那就是造势,先把自己的身份标榜起来,古代人一直都是讲究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做一件事情之前就要先给它正名,做的事情才会显得正大光明。
刘备就凭他的这个身份就已经胜过千军万马,如果刘备没有这个身份想要去统一天下,在那样的年代难度可想而知,刘备首先就已经站到了道德的最高位,因为他发起战争就是为民除害,而其他人就成了乱臣贼子,所以拥护他的人也就不在少数,因为他是正统,就像如今的一些有名人士,他的一个名气就可以吸引到不少人。
刘备不光身份正统,而且为人仁义忠厚,刘备一直都是用仁义标榜自己,在那样纷争的年代,突然出来一位好人谁不想投靠他,谁又不想拥护一位明主,可以说刘备是做足了所有的准备,人们需要什么他就标榜自己成为什么,与曹操人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连历史学家执笔时也站在刘备的阵营。
刘备在当时的年代具备了一名君子的所有条件,他为了统一天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最出名的莫过于三顾茅庐了,刘备在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一路不顺,可以说是百战百败,几乎没有赢过一次,在他人的推荐下让他结识了一位当时还是一名隐士的诸葛亮,诸葛亮被他的真情所打动跟他一起下了山。
刘备把诸葛亮请下山之后,而又可以做到完全的信任于他,大小事宜皆由诸葛亮说了算,刘备这时把自己定义为一名君子的身份体现的淋漓尽致,诸葛亮觉得他也是一名君子更是一名好主子,所以鞠躬尽瘁,出谋划策的帮助了刘备打下了最终三分天下的江山,他们君臣之间配合的也很好,刘备也从不怀疑诸葛亮的对他起什么不仁之心。
之后凤雏庞统也加入到了他的战队,当时有流传卧龙凤雏得一人者可得天下,结果卧龙凤雏都被刘备收入帐下,虽然最终也没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夙愿,但从此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也不算是失败的,大汉王朝因他而又延续二十二年(公元221年-2263年),刘备虽然一生坎坷但最终还是如愿的坐上皇帝的宝座。
刘备放在如今那也是一名很成功的人士,虽然他不懂技术也不做策划,但他会用人,会包容人,重要的是会领导人,他可以聚集天下英才,这是我们普通人做不到的,有的人很有天赋做什么事情都是名列前茅,但是就是不会做人,最终单枪匹马也成不了气候,其实刘备的身上有很多我们需要向他学习的东西。
刘备算是做到了以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因为他从文还是从武都不及身边的人,他从能力上可能也是一个一般的人,但他不走这个路线,不跟你们比文也不跟你们比武,他走的是一名领袖的路线,他的目的就是领导你们这些能文能武的人一起去统一天下,他的人生蓝图和规划是很明确的,所以他是不会拘于这些小节。
刘备的身上告诉我们自己不懂不要紧,找个懂的人就可以了,自己不会也不用怕找个会的人就解决了,没有资源也不用犯愁先把蓝图规划好和身份定位好,再做做宣传资源就会来了,或许你缺少的不是游戏筹码,而是没有跳脱游戏规则,想要突出重围就不能用固有的思维模式,必须要有跳跃出某种框架的枷锁规则里,这样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与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