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阅读《刘基》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龠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
行省辟之,谢去。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
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
太祖大喜。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
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
基辞。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
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大旱,请决滞狱。
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
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
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
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三年授弘文馆学士。
十一月大封功臣,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
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狱:诉讼案件)A.举进士,除高安丞 除:授予官职 B.大旱,请决滞狱 狱:监狱 C.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 责:责怪 D.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寻:不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基清廉正直的一组是D(4句表明刘基的胆略;5句表明刘基为人谦逊)①既至,陈时务十八策。
②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③以克敌赏赏基。
基辞。 ④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 ⑤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⑥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由高安县县丞连续升职”错,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是在元朝至顺年间,当时的皇上不是明太祖。) A.刘基小的时候很聪明,博通经史,凡是书都要阅览,尤其精通天象地理,西蜀人赵天泽认为他是诸葛孔明之类的人。
B.刘基清廉正直,敢于直言,深受明太祖赏识重用,由高安县县丞连续升职,封为诚意伯后,才告老还乡。 C.刘基淡泊名利,明太祖攻下金华,平定了括苍,听说刘基的名气,拿钱币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
大败了陈友谅,朱元璋用打败敌人的奖赏奖励刘基。刘基推辞了。
还乡后,隐居山林,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 D. 刘基生性刚直,嫉恶如仇。
但他不记个人恩怨,替多次要陷害他的李善长说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恰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镇,图谋东下,实力非常强大,将领们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到钟山盘踞下来。
(2)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等到李善长被罢免,皇帝打算让杨宪做丞相。
杨宪一直和刘基关系很好,刘基却极力认为不可。
2. 刘基《郁离子》翻译越王勾践大宴群臣.宴会之上,他向群臣说,吴王夫差之所以国灭身亡,主要原因是他杀死了识见卓越的伍子胥.大臣们听后,没有一个人发表意见,沉默了一会儿,大夫子余起身说道:我曾经到过东海,正赶上东海之神在岛屿之间出游,随从的鱼鳖等水族,都按一定的次序前来拜见.有一种名叫夔的单尽水兽,也采朝见海神,一只老鳖却伸长脖子对着夔发笑.夔问它为什么发笑,鳖说:“我笑你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而且担心你会跌倒.”夔说:“我一跳一跳地走,难道不如你一瘸一拐地爬吗?再说,我是用一条腿,你是用四条腿;四条腿走路还这样不稳当,还要来讥笑我吗? 对你来说,如果一直踮起脚尖走,就会累坏你的腿骨;如果拖着走,又会磨坏你的肚皮;如果像现在这样在地上慢腾腾地爬,一天才能走多少路?如今你自己尚且不知忧愁,反而为我忧愁起来!”现在大王逼死了大夫文种,又迫使范蠡出走,天下的贤士都转过头去不敢向南看,越国已经没有治国的贤才了.我担心诸侯们讥笑大王的时日就在不久的将来了.越王勾践听了,沉默不语.。
3. 《说虎》刘基原文及翻译《说虎》 ——明·刘基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
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译文 老虎的力气,比人的力气不止大一倍。
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但是人没有,又使力气比人大几倍。那么人被老虎吃掉,就不奇怪了。
然而老虎吃人不常见,而老虎的皮常被人拿来做坐卧的物品,为什么呢?老虎使用力气,人运用智慧;老虎只能使用它自身的爪子、牙齿,但是人能利用工具。所以力气的作用是一,但是智慧的作用是百;爪子、牙齿的作用各自是一,但是工具的作用是一百。
用一对抗一百,即使凶猛也一定不能取胜。 所以,人被老虎吃掉,是因为有智慧和工具而不能利用。
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气却不用智慧,和(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借助别人的人,都跟老虎一样。他们像老虎被别人捕捉到(杀死)而坐卧在他们的皮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
4. 文言文阅读《刘基》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龠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
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
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狱:诉讼案件)
A.举进士,除高安丞 除:授予官职 B.大旱,请决滞狱 狱:监狱
C.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 责:责怪 D.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寻:不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基清廉正直的一组是D(4句表明刘基的胆略;5句表明刘基为人谦逊)
①既至,陈时务十八策。 ②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③以克敌赏赏基。基辞。 ④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 ⑤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⑥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由高安县县丞连续升职”错,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是在元朝至顺年间,当时的皇上不是明太祖。)
A.刘基小的时候很聪明,博通经史,凡是书都要阅览,尤其精通天象地理,西蜀人赵天泽认为他是诸葛孔明之类的人。
B.刘基清廉正直,敢于直言,深受明太祖赏识重用,由高安县县丞连续升职,封为诚意伯后,才告老还乡。
C.刘基淡泊名利,明太祖攻下金华,平定了括苍,听说刘基的名气,拿钱币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大败了陈友谅,朱元璋用打败敌人的奖赏奖励刘基。刘基推辞了。还乡后,隐居山林,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
D. 刘基生性刚直,嫉恶如仇。但他不记个人恩怨,替多次要陷害他的李善长说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
恰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镇,图谋东下,实力非常强大,将领们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到钟山盘踞下来。
(2)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
等到李善长被罢免,皇帝打算让杨宪做丞相。杨宪一直和刘基关系很好,刘基却极力认为不可。
5. 春之泉 刘基 文言文 译文原文:有泉焉,其始出石罅xià,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lù,潴zhū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鱼责)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qú yù,黑色而赤觜,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译文:有泉水在此,泉水开始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细细流淌,冬天温暖,夏天冰凉;流成一个小渠,冬夏季节都不干涸.小渠满了之后向西南流去,贴着沙土地前行,旁边形成四个小池塘,向东流直到山脚下,水聚集成大池塘,又向东灌注到若耶溪中,向东北进入镜湖.刚形成小渠时,水深不到一尺,而且清澈地可以照人,俯视泉水薄崖石上的松竹花草都在水底下.所以秘书卿(官职名)白野公经常来游玩,整天坐在水旁,给这泉水起名叫做活水源.泉水中产石蟹,铜钱大小.也有小鲭鱼,颜色纯黑,生活在石头洞穴里,水鼠经常来吃他们.水里的草大多是水松、菖蒲.这里有种鸟和八哥差不多大,黑毛红嘴,经常在水上鸣叫,叫声和竹鸡差不多但比竹鸡滑润.有两个脊令,经常从竹林中出来,站在石头上洗浴,饮完水后,鸣叫着飞走了。
6. 捕鼠 刘基 文言文捕鼠 刘基赵人患鼠,乞猫于山中,中山人予之。
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盍去诸:何不把它赶走呢?②垣墉:墙壁 翻译 赵国有个人(他家)老鼠成灾,(他)到中山国求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
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全没了。他的儿子觉得猫是祸患,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去掉猫?”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
我所担心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它)就偷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洞穿我的墙壁,破坏我的器具,我将会挨饿受冻。
不担心没有鸡啊!没有鸡的话,不吃鸡就完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如此怎么能驱除猫啊!”。
7. 文言文:窃糟(选自刘基《郁离子》)整篇翻译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
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译文: 有位喜好佛学的客人,每次和人谈论道理时,一定搬出佛学来压倒对方,得意扬扬认为自己有十分独到的见解。 郁离子对那名客人说:「以前,鲁国人不会制酒,只有中山国的人擅于制千日之酒。
鲁国人向他们请教方法,但无法获得。有个鲁国人到中山国当官,住宿在酒店,偷取店家的酒糟,回到鲁国,用鲁国的酒浸泡,然后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
」鲁国人喝了,也认为是中山国的酒。一日,那酒店的主人来访,听说有本国的酒,要来喝看看,才一入口就忍不住吐了出来,笑道:『这是用我家的酒糟泡出来的漕汁啊!』现在您是可以用所学的佛理向我炫耀;但我想真佛会笑您不过是学到一些糟粕罢了。
8. 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题目小题1:①满足;②这,这样;③最终,终于;④各。
小题1:C小题1:周 厉 王使 芮 伯帅 师 伐 戎小题1:(1)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2)况且大丈夫(好汉)不死就罢了,要死就要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小题1:我认为芮伯被逐是咎由自取。
因为芮季已经告诉他周厉王是个贪得无厌、听信谗言、良莠不分的昏君,而芮伯却依然献马取宠、行贿送礼,诱导厉王之贪欲,可见他也是一个卑劣的小人。 点评:“而”作为连词,有“表顺承、表并列、表修饰、表转折”等作用,具体作用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周 厉 王 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这句话的意思为“周厉王派芮伯带领军队去讨伐戎”,根据句子的结构原则、意思原则,句子的节奏为“周 厉 王使 芮 伯帅 师 伐 戎”。点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句时,注意“尔是你的意思,渎是贪婪的意思,启是引诱的意思,而表转折,之是的意思”,还要注意此句是一个判断句。翻译(2)时,注意“且是况且的意思,即是就的意思,已是罢了的意思,宁是难道的意思”,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芮伯战胜之后,把获得的一匹好马送给贪得无厌、听信谗言、好坏不分的周厉王,在送马之前,芮季就劝告过他,但他没听劝说,结果招来放逐之罪,针对这一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观点,答案已从批评芮伯的角度谈了看法,我们还可以从同情芮伯的角度来谈看法,那就要围绕“周厉王是个昏君以及身边的大臣都是一些 *** 小人”来谈看法了。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谈感受,对于文言文,关键在于读懂文章的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去分析人物的做法,然后根据人物的做法,谈自己的看法即可。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3题9 . B ,大致 10 D A 将要,副词/姑且,副词; B 比,介词/到,介词; C 那,表指示/表祈使的语气词,不译; D 却,但是,表转折的连词。
11 . C A 组,“有廉直声”是体现他的操守; B 组,“口不言功”是怕 招来祸患; D 组,“基不听”,体现他的魄力。 12 . D 刘基否决这些宰相的人选,不是出于个人的目的。
13 . (1) 以后消灭了张士诚,向北讨伐中原,于是就成了帝王大业,一切按刘基确定的谋行事。( 3 分) (2) 作为宰相,心里应该像一碗水那样公平,把义理作为执行 权力的标准,不加入个人的主观意见。
( 3 分) ⑶刘基辅佐明太祖统一天下,料事如神。生性刚烈,嫉恶如仇,与他人多有抵触。
(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