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春天的诗句 - 同里水乡形成环境

同里水乡形成环境

水乡古镇同里,位于太湖之滨。乃江南六个著名水乡古镇之一。“五湖环境于外,一镇包涵于中。镇中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同里旧称“富土”。宋代时,改称“同里”, 沿用至今。

镇区被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庞山五湖所环抱,又被“川”字形的十五条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区的街道均沿河而筑,四十多座建造于各个朝代、风格各异的石桥,将其连成一体。在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此园在不大的面积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园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同里古镇的退思园是晚清私家园林建筑的经典。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曾任安徽凤颍六泗兵备道,于清光绪十一年革职回乡。请本镇画家袁龙设计此园,园名“退思”二字取“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公元1885-1887年)建成此园。退思园虽小,却集中了江南古典山水宅园的山、池、建 筑、藤木、花草,而 且春夏秋冬、琴棋书画各景俱全。布局隽巧适度,景色宜人,充满诗情画意。不失为园林建筑史上的杰作。正是:莫道园林小,佳景知多少。

退思园的主体建筑宅第分东西两侧,西侧建有轿厅、茶厅、正厅三进,为婚丧嫁聚及迎送宾客之用。东侧内宅,建有南北两幢各五楼五底的“畹香楼”,楼与楼之间由东西双重廊与之贯通,俗称“走马楼”,为江南之冠。园景部分亦分东西两侧,西庭东园。庭系园之序,中置旱船,坐春望月楼,岁寒居。园以水为中心,具贴水园之特亭、例,山、堂、廊、轩、榭、舫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可谓独秀江南,在建筑美学上也堪称一绝。北岸的退思草堂为全园主景,站在堂前平台上环顾四周,琴房,三曲桥,眠云亭、菰雨生凉轩、天桥、辛台、九曲回廊、闹红一舸舫、水香榭、览胜阁以及假山、峰石、花木围成一个旷远舒展,彼此对应的开阔景区,构成一幅浓重的水墨山水画长卷。而每一建筑既可独立成景,又能互为对景,彼此呼应。其中坐春望月楼、菰雨生晾轩、桂花厅、岁寒居、点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致,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塑造出了琴、棋、书、画四艺景观。

同里镇距苏州城南25公里,同里湖、叶泽湖、南星湖、庞山湖、九里湖四面环抱,镇上有川字形河流,沿岸建筑因水而成,屋宇丛密,街巷逶迤,家家户户有河桥、埠头。今存明清宅园三十八处、寺观祠宇四十七处,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其中以退思园最为著名,今已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退思园是最具晚清建筑风格的江南名园,由园主同里人任兰生始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占地九亩八分。此园由同里人袁龙设计,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布局为横向,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自西向东,建筑体量由重而轻,由密而疏。园则小巧精致,清雅宜人,花木泉石点缀四时景色,给人清澈、幽清、明朗之感。构园以池为中心,四周散置亭台楼阁、廊肪桥树、厅堂房轩,都近水而筑,仿佛浮于水上,故有“贴水园”之称。

嘉荫堂在竹行街万尤家弄口,旧称柳宅,前后四进,占地一四分。主厅嘉荫堂,处处雕刻,精妙绝伦。内宅衍庆楼前有青水砖雕门楼,天井石板上有浮雕“五福捧寿”。楼西北临水筑水秀阁,小巧精致,人居阁中,可听风声、水声和橹声。与嘉荫堂仅一河之隔的是祟本堂,建于清末民初。前后五进,布局紧凑,尤以雕梁画栋著名,有木雕一百余件,其中门窗隔扇上的《西厢记》、《红楼梦》令人称绝。厅楼之间有风火墙相隔,楼廊左右设蟹眼天井,备泻水防火之用。宅东有暗长陪弄,出入一进进院落,弄壁有灯塞,放置油灯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