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春天的诗句 - 关于飞天壁画的诗句

关于飞天壁画的诗句

1. 有关飞天画的优美诗句

宋〈太平御览〉卷622引〈天仙品〉中云:“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敦煌飞天的名称由来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唐藏〈金光明经疏〉中云:“外国呼神亦为天。”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宋〈太平御览〉卷622引〈天仙品〉中云:“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虽然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称上,只把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空中飞神乐为飞天。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的复合体。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唐代慧琳〈音义〉上解释说:“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间乐天,有微妙间响,能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与乾闼婆为妻也。”乾闼婆与紧那罗被佛教列入天龙八部神后,随着佛教理论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由原来的马头人峰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了。 乾闼婆和紧那罗最初在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的职能中有区别的。乾闼婆——乐神的任务是在佛教净土世界里散香气,为佛献花、供宝、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歌神的任务是在佛国净土世界里,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奏乐歌舞,居住在天宫,不能飞翔于去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闼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乾闼婆和紧那罗男女不分,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莫高窟西魏时已出现了持乐歌舞的飞天。隋代以后,乾闼婆和紧那罗混为一体,已无法分辩了。只是音乐界、舞蹈界写文章时,为了把他们和乐伎加以区别,把早期天宫奏乐的乾闼婆定名为天宫乐伎,把后来合为一体、持乐歌舞的飞天定名为飞天乐伎。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2. 关于飞天的诗句 注意是诗句

关于飞天的诗句,推荐如下:

素女结念飞天行,白玉参差凤凰声,天仙借女双翅猛。——《弄玉词二首》年代:唐 作者: 鲍溶

轻盈舞殿三千女,缥缈飞天十二台。定有仙人来种玉,蓝田归计少徘徊。

——《对雪二首》 年代:宋 作者: 毛滂

来何必召云,去何必飞天。我名不为龙,何能雨尔田。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七水车问龙》 年代:宋 作者: 王令

香魄已飞天上去,凤箫犹似月中闻。——《吊盈盈三首》 年代:宋 作者: 王山

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醉翁操》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从今去,任东西南北,作个飞仙。——《大圣乐》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念奴娇》 年代:宋 作者: 辛弃疾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

——《赠蓬子 》 年代:近代 作者: 鲁迅

闻道新春恣游览,羡君平地作飞仙。——《次韵孙职方苍梧山》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飞仙亦偶然,脱命瞬息中。——《丹元子示诗飘飘然有谪仙风气吴传正继作复次》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揽衣独立镜湖边,风露万顷秋渺然;开帆讵必入东海,骑鲸便可追飞仙。

——《八月十四日夜湖山观月》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我无飞仙术,御气周八极;寸步常依人,艰哉万里役。

——《初入西州境述怀》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南山有飞仙,来结寻梅社。——《梅花绝句》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云外飞仙故不远,唤渠小为驻青鸾。——《秋晚登拟岘望祥符观》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却笑飞仙未忘俗,金貂犹著侍中冠。——《题丈人观道院壁》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秋来渐有佳风月,拟与飞仙日往还。——《幽居》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正令未逐飞仙去,要是巢居太古民。 ——《幽居夏日》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云端不遇飞仙过,谁顾幽人寂寞中。——《早秋》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初无金丹术,何以追飞仙?——《昼睡》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他时定是飞升去,冲破秋空一点青。 ——《答从叔愈》 年代:唐 作者: 韩湘

飞仙山高迈,遗踪落清渊。——《寄题琴高台》 年代:宋 作者: 文天祥

愿传飞仙术,一洗局促悲,被襟阆风观,濯发扶桑池。 ——《北征》 年代:宋 作者: 陈与义

不如地上鸡,乃得窃药随飞仙。——《鹤跹跹》 年代:元 作者: 杨维桢

玉天三十六,六梵聚飞仙。——《步虚四章》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飞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连少室孙。——《登封道中三绝 缑山祠》 年代:宋 作者: 苏辙

泸江东山山更奇,骑鲸飞仙归未归。——《题锦浪亭》 年代:宋 作者: 曹叔远

湖海一舟须此老,蓬瀛方丈自飞仙。——《寄文潜无咎少游三学士》 年代:宋 作者: 陈师道

上界足官府,飞升亦何益。还在此山中,相逢不相识。

——《卢山五咏 卢敖洞(图经云:敖,秦博士,避》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语君白日飞升法,正在焚香听雨中。 ——《即事》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人人自有飞升骨,平却心丹是内丹。——《题妙庭观》 年代:宋 作者: 边维岳

3. 关于飞天的诗

难道真的厌倦了这凡尘

就这样飘飘羽去

云为裳

雾为纱

在何处的山巅采露为泉

饲鹿牧鹤

朝霞中为何还看见你

羞红的脸庞

和沐露的霓裳

那一曲空灵的采仙子

是出自你的玉笛?

在一个寻声而来的背影中

你却落下一滴泪水成泉

一转身飞在鸣沙山的壁画上

摆起一个千古的舞姿

微笑着

在众多的游人中

寻找一个前世的涅磐

4. 以《敦煌壁画飞天》写一篇解说词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内容丰富,技艺精湛。5万多平方米的壁画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类:佛像画、经变画、民族传统神话题材、供养人画像、供养人画、装饰图案画、故事画。敦煌莫高窟的735个洞窟中近500窟绘着巨幅壁画,总面积达45000多平方米,绘画时间长逾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堪称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最为灿烂的一颗明珠。在世界美术史上,也是惊人的伟迹,享有崇高的地位。

莫高窟可说是因佛而生,其名即取“功德无量,莫高于此”之意。壁画中比较有名的故事有“九色鹿”,后来被改编为动画片,以及萨摩垂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传说在古印度的一个王国,国王有三个儿子,每一个都慈善仁爱,尤以三王子萨摩垂为最。一日三位王子一起出外打猎,途中遇见一只雌虎刚刚产下三只虎仔,都饿得奄奄一息。三位王子在周围寻了半天也找不到东西来喂母虎。萨摩垂不忍看母虎和虎仔饿死,便趁二位哥哥不注意,纵身跳下悬崖,以自身做了母虎的救命食粮。而萨摩垂正是释迦牟尼的前世,因为释迦牟尼在前世轮回中做下种种善事,才终成正果。这个故事典型的体现了佛教的主张,所以在很多洞窟中都出现了。

莫高窟壁画中最闻名于世的形象首推飞天。飞天是唐壁画引人注目的一方面,她总是配合佛陀说法而出现,有的飞翔,有的腾跃,有的扬手散花,有的互相顾盼,给人以遨游太空的欢乐景象。飞天,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标志。飞天在印度佛教中是佛的护法神,传入中土后,人们将其与道教的仙女或天女混淆,所以飞天慢慢就变成了佛讲法时在其周围散花或奏乐以营造气氛的仙子。体现在壁画中,飞天很少作为主体加以刻画,多出现在周边的部分,数目繁多但通常很小。因为年代不同,各朝壁画中的飞天也呈现出不同体态和形象。北魏的飞天呈“V”字形,给人笨重欲坠之感。而唐代的飞天,则体态轻盈,飘逸潇洒,色彩也更加明艳,令人对那个自由奔放、惊才艳艳的年代倍增向往。

早期的莫高窟壁画的题材多为佛教故事,也有现实场面,如耕地、交战等,此外还有流传的神话题材,如伏羲、女娲等。这些中国传统题材与印度传来的神话如修罗王等交织在一起,表明早期佛教壁画与道、儒思想的融合。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塑像。第148窟主尊涅磐像是莫高窟最大的一组彩塑群像。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这一时期的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还不太成熟,流露出一股稚气,这体现了与汉代绘画的一脉相承。人物塑造不注重面部表情,而强调对动态的描绘;在艺术上多采取连续作画形式,富于传奇性和文学性;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

进入唐代以后,随着文化艺术进入全面繁荣时期,敦煌的石窟创作也出现了高潮。唐代佛教典籍经过大量翻译和广泛流行,大量的佛经内容变为图像。这一时期“经变画”的规模十分宏伟。几乎一进洞窟,除塑像外,其余三壁都是巨幅绘画,人物众多,色彩绚烂华丽。这种通壁大画的出现,是唐代敦煌壁画的重要特色。

在唐壁画中,装饰图案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装饰龛楣、佛坛,还是整个天花板上的藻井,所绘龙凤龟蛇、狮象花树,以及云气水纹,无不栩栩如生。有的周围还饰以不同情态的飞天,更显流动活泼。唐代敦煌壁画一派繁荣,此后则每况愈下。到明清已成空白。晚清敦煌宝藏被西方侵略者大肆盗买,造成了这一民族艺术瑰宝的大量外流与毁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