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春天的诗句 - 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两首小令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分别写下来

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两首小令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分别写下来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痩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从创作时间上看,白朴《秋》诗在前,马致远《秋思》诗在后。明显可以看出马诗有借鉴白诗的痕迹,“老树”意象照搬来了,“寒鸦、孤村”等意象有借鉴也有改变。白朴的《天净沙·春》中有“小桥流水飞红”,马诗又有“小桥流水人家”,也有化用之嫌。马诗选择的时间也与白诗完全相同,即一幅秋日黄昏夕照图。两诗用韵也一样。平心而论,白诗也写得不差,也有“妙笔生花”之美。马诗还有部分“因袭”之嫌,为什么白诗没有广为流传,而马诗却流传千古呢?窃以为关键在于白诗的意境没有马诗的意境高妙。

一.诗中有画的视觉美

“诗中有画”是衡量古代抒情小诗意境美的重要标准。白朴诗也可以入画,但画面的色彩杂乱,整体感不强,缺少灵动之美;马致远诗却具有诗中有画的意境美。

首先,从画面构图造型上看。抒情诗为了增强形象性、直观性等视觉效果,往往要借助具体直观的意象来表现抽象的情思。但是,如果诗中的意象杂乱无章地堆砌,也不能形成视觉的直观美感效果,即不能生成“诗中有画”的意境美。所以,意象要按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和事理逻辑顺序逐步呈现出来,才能形成画面感。写景写物,或由远而近、由近而远,或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等,须要有空间方位感;写人写事也要有空间感,更要有时间感,让人事内容有秩序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形成画面感。白朴的诗也有视觉空间感,有远景:落日、残霞、一点飞鸿;有中景:孤村、轻烟、老树、寒鸦;有近景(或中、远景):白草、红叶、黄花;有全景:青山、绿水。但作者没有作出有序的组合,意象较为零乱,时空整体感不强;意象呈现的先后顺序不利于形成空间方位感,且缺乏有视觉冲击力的近景和特写景,视觉效果不太鲜明。该诗虽也有空间立体感、整体造型美,但美感强度不如马诗。马致远的诗视觉空间感强,有近景:枯藤、老树、昏鸦;有中景:小桥、流水、人家;有特写景:古道、西风、痩马;有远景:夕阳西下;有全景:人在天涯。一句一景,不杂乱。诗人由近景到中景,又由中景回到特写景,再由近而远、由下而上写远景,最后一句全景“人在天涯”,将各个画面联系为一个整体,构成一幅游子天涯流浪图,给读者的想象造成将镜头逐步推远、淡出的感觉。该诗时空层次感极为鲜明,意象组接有序,空间方位感、立体感鲜明,以近景、特写景强化了视觉冲击力,能给人造成诗中有画的美感。

其次,从画面的着色效果看。诗境的绘画美还包括色彩效果,一般来说,要有色彩基调,以便寄寓某种情感基调。《秋》表面看色彩斑斓,有红霞、红叶、白草、黄花、青山、绿水、黑(鸦)、灰(鸿影)、灰白(烟)等缤纷的色彩。从写实的角度看,白诗的确有如一幅秋景写生图。在简洁的诗行中,实实在在地将秋天的缤纷色彩呈现了出来,也不失工巧。但正是这斑斓的色彩破坏了诗的整体着色效果,这种纯客观写实的着色方式,缺乏诗人的选择性、寓意性、创造性,从中难以见出诗人的情感寓托等主观意图,因而缺乏深情深意。《秋思》的色彩是以灰色的基调统领全诗的。诗中没有一个明显表示色彩的字词,但都能体现出或浓或淡的灰色,即便是“夕阳”,在全诗灰色基调涂抹下,也淡化了红色,而显现出灰暗的色调。所以,整首诗的画面就像古代文人的一幅水墨山水。诗人正是通过这幅水墨山水图,既写出了秋景的满目苍凉感,又衬托出游子远行在外的悲凉境遇。

其三,从画面的动景与静景的关系上看。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技法就是将人事景物画活,能让它们动起来,才叫传神。诗境的创造同样要动静结合,静景形成背景氛围或情感基调,动景显示活力生机。白诗有一处明显的动景:飞鸿,有三个富有动感的意象:落日、轻烟、寒鸦。整体来看,静景多于动景,除了能体现出秋天的“静穆”之美外,再没有多少意蕴。马诗有三处明显的动景:昏鸦、流水、西风,还有三处富有动感的意象:痩马、夕阳西下、人在天涯。整体来看,动景多于静景,既写出了秋天西风凛冽的景象,又显示出游子在外远行的疲惫境况,还能以诗境的流动感暗示天涯游子律动的心情。所以,诗境具有灵动之美,也富有情感变动的寓意功能。

二.情景交融的意蕴美

“情景交融”是衡量古代抒情小诗意境美的又一重要标准。《秋》属写景诗,景余于意,既缺乏深情深意,而情景又不能完美地契合统一;《秋思》却具有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首先,从诗的立意或主题上看。《秋》是写景之作,《秋思》是抒情之作。白朴用《天净沙》曲牌写了春、夏、秋、冬四首小令,分别咏四时景物。从纯写景角度看,白诗的确能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如《天净沙·春》写道:“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也是写得相当美的。所以,白诗与马诗的价值地位关键不在景物是否写得逼真,而在于诗人选材、立意是否有创造性,诗的主题是否有文化审美内涵。白诗的立意只停留在写景层面,没有参与较强烈的个性化情感体验,也没有寄寓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流于一般性的绘景之作。而马诗却借秋景写天涯游子的思归之情,不仅融入了诗人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且立意高远,敢于涉及古代诗人普遍描写的重大主题。“秋思”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文化原型”意义的抒情主题,是古代诗人写不尽、唱不完的身世境遇之感,因为古代诗人多为官他乡,宦游四海,每逢秋时多思乡思归,所以“秋思”主题最能引起文人墨客的广泛***鸣。古代文人写“秋思”的诗比比皆是,要出新意是很难的,马氏敢于写,而且做到借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互喻,写出了绝唱,故高白朴一筹。

其次,从诗境中情与景的契合程度上看。诗的妙境要做到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情景合一。《秋》只有“景语”,没有“情语”。当然,没有抒情的句子不等于就没有情感,那些附着有形容词的意象本身就暗含有隐秘情感色彩,如《秋》中的“孤、落、残、轻、老、寒”等都寄寓了情意。所以,该诗也是有景有情的,只不过以景为主。《秋思》前四句写景,最后一句抒情,景语和情语兼容,而且所选意象也蕴涵了情感色彩,如“枯、老、昏、古、痩、夕”等。该诗有情有景,以情为主。但从景胜情或情胜景是无法辨识二者高下的,所以应从情与景的契合程度及典型化程度等方面辨其优劣。白诗的意象所体现出来的情感色彩比较杂乱,前三句和最后一句的意象都是表现秋天的落寞萧条和静穆感,中间穿插“青山绿水”这一带有春景特征的意象,将诗情变得不伦不类。尽管秋天也可能有青山绿水,但诗人不能照搬现实,否则就没有艺术上的典型化了。或者有人可能这样看,该诗先写萧条景象,后写欢快景象,中和为一种“哀而不伤”的和谐美②。但《秋》诗最后一句的“白草”是指枯草,“红叶”是指被霜染的枯红,只有“黄花”既可作枯黄的花解,又可作秋天的菊花解。只有作菊花理解,才能表欢乐之情,然而又与“白草”、“红叶”的情感色调相悖。所以,该诗的意象所蕴涵的情感色彩有些杂乱,难以形成整体情感色调。《秋思》前四句写景,最后一句迸发出激越的情感,真正达到了情景妙合无垠的境界。诗中意象的情感色彩是统一的,且富有变化。第一句用“枯藤”、“老树”表秋天的落寞景象,点明季节,又用“昏鸦”点明时间,且激发思归之情。第二句用理想化的美好意象(“小桥流水人家”)引发游子思家之念,且与第一、三句形成对比与反衬关系,强化游子的无家可归之悲情。第三句进一步表现游子的悲凉境遇。第四句用时间意象(天快黑了,谁不想回家呢)激发游子思归之情。第五句终于迸发出按捺不住的思归之情。整首诗的意象所体现出的情感色调既集中、典型,又富有变化,情脉意脉律动变化又能贯通一气,比那种“眼见一种景而抒一种情”的单一抒情模式要更胜一筹,即能寓变化于统一。可见《秋思》真正达到了“情景妙合无垠”的意境美。

三.虚实相生的含蓄美

“虚实相生”也是衡量古代抒情小诗意境美的重要标准。白朴诗纯属写实,没有虚写的内容,所以较为平实直白;马致远诗却具有虚实相生的含蓄美。虚实相生包含很多内容,在本诗中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

首先,虚实相生包含有无相生的含义,有为“实”,无为“虚”,“有”是指作品中出现的内容,“无”是作品中的艺术空白。古代诗画都强调有无相生,着墨、着字极少,而意蕴无穷。《秋》是一幅全景图,整个都是秋天景物的排列。全诗不著一“秋”字,而满纸皆秋,也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美。但该诗写景较为满实,一览无余;又缺少人事内容,缺少情感意蕴,缺乏空白处供人玩味深思,故含蓄不足。《秋思》则在同样的篇幅中,只点出几组意象画面,就写出了必要的人事景物。一句一个镜头,是一幅分镜头组接图,只在最后一句用全景扫描。每个镜头中只选择几个最有特征的意象构成一幅画面,每个画面中都留有大量空白,镜头与镜头的跳动处也留有空白,画面中有人物、有景物,互为象喻,既给人带来不尽联想,又增强了诗境的灵动之美。所以,该诗不仅“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而且“墨气所射,四表无穷”。

其次,虚实相生还包含实写和虚写结合。《秋》的景物和情思大都是写实的,是常见的秋天景物,看不出虚构的迹象,也缺乏深刻的寓意。如上文已经提到的画面着色问题,《秋》的色彩是如实罗列展现,是纯写实的;而《秋思》的色彩则有虚构、加工、选择,是富有寓意的。《秋思》的景物、人物和情感也是有实写,又有虚写的,也体现了艺术家的选择、加工、创造等主观创作意图。这幅天涯游子流浪图,表面看是实有其景、实有其人、实有其情思,而事实上都是“巧合”,特别是“昏鸦”、“人家”、“西风”、“瘦马”等意象,各得其所地承担着不同暗示功能:“昏鸦”提醒游子思归,“人家”激发游子归家,“西风”催逼游子归家,“瘦马”让游子归家的愿望难以实现,步步进逼,层层推进,为最后的一声喟叹积蓄了巨大的情感能量。然而,这些意象的组合天衣无缝,不露人工雕琢痕迹,虚构有如写实,真景真情自在其中,此正所谓“天籁”之声。

其三,虚实相生还指象与象外的相互生发。即诗境通过文本中的意象能激发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生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景外之情等。《秋》中的景物只有一种象外之意,即处处显现出秋色。《秋思》中的多数意象都能激发读者联想出不同的象外之象、象外之意。“枯藤、老树”表秋景,有落寞萧条感,也有沧桑感。“昏鸦”当作黄昏时寻找归巢的乌鸦解(有人解释为昏昏沉沉或昏昏欲睡的乌鸦③,不妥),既表时间(黄昏),又以“寻找归巢”暗示游子思归,这乌鸦应该是盘旋飞动的,又增强了诗境的动感。“小桥流水人家”句,更是意蕴无穷,将在下文中专门阐释。单这“人家”就能激发人联想出灯火、炊烟、欢声笑语等象外之象。“古道”是表意含混的意象,让人想象不尽,也说不清楚,但能增强诗境的秋色和沧桑感。“西风”意象既表秋景,又有催人思归的力量,更有动感、雕塑感,让人想象出一系列的象外之象:那瘦马已不能抗拒凛冽西风的吹打,脚步颤抖无力,瑟缩不前;骑在瘦马上的游子,在西风的吹打下,襟发飘蓬向风的方向,一副风尘仆仆的羁旅者形象跃然纸上。“瘦马”意象也是意蕴深厚:马都跑痩了,天涯羁旅何其久远;读者还可以想象这匹痩马那疲惫不堪、步履蹒跚的样子;而此情此境下,流浪的人要赶路回家,却只有这样一匹无力负重远行的瘦马,归期遥遥,有加重了一重悲凉。“夕阳西下”是唯一一个写高远天空的意象,有扩大空间感的作用,同时又表时间,暗示白昼无多,还有催人归家的作用。可见,这许多意象都是蕴藉深厚,能激发读者联想出众多的象外之象和象外之意的。

另外,该诗选景一、三句用落寞萧条的秋景以烘托悲情,第二句用美好的景象反衬游子的处境,内容正反对比,有显有隐,藏露得体。从意象情感色调的比例看,整体上用萧瑟悲凉的意象,用一句“小桥流水人家”的相反情感色调的意象反衬,轻重详略处理得当。这又是一种虚实相生之美。

四.韵味无穷的余味美

“韵味无穷”也是衡量古代抒情小诗意境美的重要标准。韵味是不定性的,可以是字词、节律运用的高妙,也可以是结构等技法的独到,意象象征内蕴的深厚等。白朴诗写得较为直白,故少余味;马致远诗却具有韵味无穷的余味美。下面略举一二。

首先,从用语和用韵上看。《秋》的用语也典雅、凝练,富有一定的情感象征蕴涵,且能充分表现出秋天的萧瑟气氛,而且“寒鸦”、“飞鸿”等意象也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余味。押韵是一、二、三、五同韵,第四句变韵,有变化又能贯通一气。但与《秋思》相比却逊一筹。《秋思》用语除典雅、凝练外,还有文化底蕴,一些词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积淀内涵,诗人选用一些常用词语,却能化平易为神奇,如枯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断肠、人在天涯等,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平常词语,在此恰恰具有了文化底蕴,既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能唤起秋思的普泛化人之常情,又富有象征寓意色彩,其韵味让人思咀不尽。诗人还独创了“昏鸦”这一独特的富有多重寓意功能的意象,又妙用了“瘦马”这个寓意深厚的意象。所以,该诗用语平易中不乏韵味,平常中不乏独创,许多意象余味无穷。从用韵上看,该诗一韵到底,中间没有换韵,这对诗情诗意的贯通一气,催促断肠情思的奔泻而出,一气呵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秋思》中几个意象的形容词用得妙,枯藤的“枯”、老树的“老”、古道的“古”,这三个词将诗境染上一层古朴沧桑感,为表现游子思归的秋思之情,营造出了恰切的环境氛围。

其次,关于“小桥流水人家”这组意象的意蕴和情感色彩问题。其妙处除上文所述外,至少还有以下几点: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它既是诱发游子思家的景物,又是游子理想归所的象征,同时又是充满动感的意象,也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意象。诗人的高妙之处还体现为,这组代表理想生活居所的意象没有用明媚的色彩,而是灰暗色彩,这就与诗境整体色调保持了一致,没有破坏这幅水墨山水画的整体着色效果。因为该诗能让人联想出丰富的象外之象,所以出现了许多误读。如某教科书中说“小桥是孤独的,流淌在山涧的小溪是孤独的,而这远离尘嚣的农家更是孤独的,这是一幅荒寒而又寂寞的图景,表现了作者的孤苦伶仃。”④还有人说这“小桥流水人家”是“荒凉可怖的场景”,“且看那发黑的木头桥下,静静地流淌着溪水,就在这小溪的旁边有一茅屋,住着孤独的一户人家,这萧条而又缺少生气的景象,怎能不使人产生悲伤的情怀呢?”⑤ 这种联想也太离谱了,不仅情感色调完全与诗情诗意相悖,而且有点想入非非。论者缺乏起码的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古代文人雅士普遍向往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生活,不像今人普遍向往城市,况且马致远就是一位向往归隐田园生活的人,更有白朴写春景的“小桥流水飞红”在前,所以这组意象的情感色彩是不能随意想象的。可见,那些普遍把这组意象看成孤独、荒凉、寂寞等情感色调的人,是没有理解到这组意象包含的丰富复杂的象征寓意等复杂韵味的。

其三,关于“断肠人在天涯”的断读及意蕴问题。这最后一句慨叹抒情的语句有两种断读法:一种是“断肠人、在天涯”,一种是“断肠、人在天涯”。第一种断读的较多,因为“断肠人”在古代诗文中是一个常用术语,如“断肠人对断肠人”。但这种读法的效果远没有后一种读法的效果好。从句法结构上看,第一种是按简单陈述句来读的,句意为:悲痛欲绝的人在天涯流浪。这只陈述了一个事实,虽然文字本身也带有抒情性,但句意简单,毫无韵味。按后一种读法,句式为倒装感叹句,句意为:痛断肠也,人在天涯流浪,何其悲凉!它不仅陈述了事实,更突出了悲情。作者将“断肠”这个抒情的语词推到句前予以强调,才起到“一声喟叹、满纸苍凉”的情感迸发效果。诗歌的抒情语句一般都是多用感叹句、倒装句,少用陈述句,以便起到强烈的抒情效果。如“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等你,在雨中”(余光中)等,都是用倒装感叹句强化抒情效果的。从“断肠”一词的限定与修饰关系看,如按前一种读法,“断肠”作“人”的定语,只修饰“人”,只能起到说明中词“人”的心态的作用,意为“悲痛欲绝的人”。而按后一种读法,“断肠”与“人在天涯”构成的是因果关系,有“人在天涯”之因,才有“断肠”之果。又“人在天涯”是一句全景,是对前面三句所写图景的回现式地概括(这在上文中已经指出),所以,“断肠”与“人在天涯”构成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就是“断肠”与通篇内容构成的因果关系,即有这幅游子天涯流浪图景,才让人“断肠”的。从而使“断肠”这一抒情语句有统摄全篇的作用与效果。这才是符合该诗本意的。

总之,与白朴的《天净沙"秋》相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所具有的诗境审美魅力,更加丰富深厚,能激发读者更多的阅读体验和再创造空间,它的许多“艺术空白”和“未定点”形成了魅力无穷的“召唤结构”,期待读者参与发掘其无尽的艺术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