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翻译:未尝屈辱
原文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 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武略,武功。〕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译文
过去周朝有个人,(一生)多次求官没有得到君主赏识,(直到)年老鬓发斑白,(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问道:“您为什么哭泣呢?”他回答说:“我几次谋官都得不到赏识。现在自己伤心已经年迈,失去机会了,因此伤心地落泪。”那人又问:“您为什么一次都得不到赏识呢?”他回答说:“我少年时苦读经史,后来文才具备,试图求官,不料君王却喜欢任用老年人。这个君王死后,继位的君王又喜欢任用武士,我改学武艺,谁知武功刚学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现在新立的君王开始执政,又喜欢任用年轻人,而我的年龄已经老了,所以终生不曾得到一次赏识,未能做官。”
仕:做官。 遇:遇合,指得到君主的信任赏识。 时:时机,机会。 就:古今异义,都是动词,都解释为“完成”“实现”。启示学业须扎扎实实,学好精通;投机钻营,肯定失败。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2. 带辱字的文言文
rǔ
①耻辱。《岳阳楼记》:“宠辱皆忘,把酒临风。”
②可耻。《五人墓碑记》:“其辱人贱行也,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③辱没;受屈辱。《马说》:“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④侮辱;欺辱。《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⑤玷辱;辜负。《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⑥谦词。用于客套,意思是由于自己使对方受屈辱,可译为“承蒙”、“屈尊”、“劳驾”等。《报任安书》:“曩者辱赐书。”《肴之战》:“君何辱讨焉?”
3. 张仪受辱文言文翻译张仪受笞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译文:张仪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说:“张仪贫穷,又无品行,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抓起来,用荆条拷打了几百下。张仪不肯承认,(门客)只好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回答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
张仪受笞 是原文
张仪受辱已经是白话了
4. 张仪受辱文言文翻译选读张仪①受辱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③之。其母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④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⑤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⑥且盗而城!”
(选自《史记》)
注释:——
① 张仪:与苏秦同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③醳(shì):通“释”,释放。④檄(xí):征讨的文书。⑤而:你的。⑥顾:却,反而。
译文——
张仪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说:“张仪贫穷,又无品行,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抓起来,用荆条拷打了几百下。张仪不肯承认,(门客)只好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回答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张仪做了秦相以后,发出文告对楚相说:“我以前和你一块喝酒,我没有偷你的璧,你却鞭打我,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呀,我快要盗窃你的都城了。”
望采纳,O(∩_∩)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