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生,古文相关问题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
它汇集了我国历代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妥善处理生活细节,保持良好习惯,建立符合自身生物节律的活动规律,以保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方法,谓之生活起居养生法,又称起居调摄法。 生活起居养生涉及起居有常、安卧有方、不妄劳作、居处适宜及衣着宜忌等内容。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阳气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规,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否则,会引起早衰与损寿。
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夏宜养阳,秋冬宜养阴。因此,春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成秀”;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有所得”。
安卧有方 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人在睡眠状态下,身体各组织器官大多处于休整状态,气血主要灌注于心、肝、脾、肺、肾五脏,使其得到补充和修复。
安卧有方就可以保证人的高质量睡眠,从而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若要安卧有方,第一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
一般说来,中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以8~10小时为宜。二是要注意卧床宜软硬适宜,过硬,全身肌肉不能松弛得以休息;过软,脊柱周围韧带和椎间关节负荷过重,会引起腰痛。
三是枕头一般离床面5~9cm为宜,过低,可使头部血管过分充血,醒后出现头面浮肿;过高,可使脑部血流不畅,易造成脑血栓而引起缺血性中风。四是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一般都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平放,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这样,心脏位置较高,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负担,同时,由于肝脏位于右侧较低,右侧卧可使肝脏获得较多供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在长寿者调查中,许多长寿老人都自述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
古谚也说:“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屈股侧卧益人气力”。五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晚饭不宜吃得过饱,也不宜吃 *** 性和兴奋性食物,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
睡前宜梳头,宜用热水浴足。 谨防劳伤 包括慎房帷及劳作伤。
慎房帷,这是保肾固精、避免生理功能失调的重要措施。一方面要顺应天性,不宜禁欲,但另一方面也要节制房事,保精养生。
防劳作伤,这是维护强壮机体、避免形伤的重要措施,在劳作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适度的劳动,不能逞强斗胜,切忌久视久坐。 居处适宜 人离不开自然环境,中医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相生相应的“天人相应”学说。
《内经》在总结环境对人体健康与长寿的影响时指出,“高者其气寿,低者其气夭”。说明住处地势高的人多长寿,而地势低的人多早夭。
为何地理环境不同,寿命长短不一呢?因为地区不同,水土不同,水土与水质对食物构成成分及其对人体营养的影响很大。同时,气象条件的差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一样。
在寒冷的环境中,细胞代谢活动减慢,人类的生长期延长,衰老过程推迟。我国人口普查表明,居住在高寒山区的新疆、西藏、青海,无论是人群中百岁老人的比例还是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都要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此外,居室的采光、通风、噪音和居室内外的环境美化和净化,与人的健康和长寿也密切相关。 衣着宜忌 衣着服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与衣服的宽紧、厚薄、质地、颜色等密切相关。
古今养生学家认为,服装宜宽不宜紧,并提出:“春穿纱,夏着绸,秋天穿呢绒,冬装是棉毛。”内衣应是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节气变化认真选择。
同时,要特别强调“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增衣”的春捂秋冻的养生措施。
2. 养生,古文相关问题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妥善处理生活细节,保持良好习惯,建立符合自身生物节律的活动规律,以保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方法,谓之生活起居养生法,又称起居调摄法。
生活起居养生涉及起居有常、安卧有方、不妄劳作、居处适宜及衣着宜忌等内容。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阳气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规,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否则,会引起早衰与损寿。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夏宜养阳,秋冬宜养阴。因此,春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成秀”;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有所得”。
安卧有方
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人在睡眠状态下,身体各组织器官大多处于休整状态,气血主要灌注于心、肝、脾、肺、肾五脏,使其得到补充和修复。安卧有方就可以保证人的高质量睡眠,从而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若要安卧有方,第一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一般说来,中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以8~10小时为宜。二是要注意卧床宜软硬适宜,过硬,全身肌肉不能松弛得以休息;过软,脊柱周围韧带和椎间关节负荷过重,会引起腰痛。三是枕头一般离床面5~9cm为宜,过低,可使头部血管过分充血,醒后出现头面浮肿;过高,可使脑部血流不畅,易造成脑血栓而引起缺血性中风。四是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一般都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平放,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这样,心脏位置较高,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负担,同时,由于肝脏位于右侧较低,右侧卧可使肝脏获得较多供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在长寿者调查中,许多长寿老人都自述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古谚也说:“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屈股侧卧益人气力”。五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晚饭不宜吃得过饱,也不宜吃 *** 性和兴奋性食物,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宜梳头,宜用热水浴足。
谨防劳伤
包括慎房帷及劳作伤。慎房帷,这是保肾固精、避免生理功能失调的重要措施。一方面要顺应天性,不宜禁欲,但另一方面也要节制房事,保精养生。防劳作伤,这是维护强壮机体、避免形伤的重要措施,在劳作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适度的劳动,不能逞强斗胜,切忌久视久坐。
居处适宜
人离不开自然环境,中医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相生相应的“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在总结环境对人体健康与长寿的影响时指出,“高者其气寿,低者其气夭”。说明住处地势高的人多长寿,而地势低的人多早夭。为何地理环境不同,寿命长短不一呢?因为地区不同,水土不同,水土与水质对食物构成成分及其对人体营养的影响很大。同时,气象条件的差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一样。在寒冷的环境中,细胞代谢活动减慢,人类的生长期延长,衰老过程推迟。我国人口普查表明,居住在高寒山区的新疆、西藏、青海,无论是人群中百岁老人的比例还是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都要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此外,居室的采光、通风、噪音和居室内外的环境美化和净化,与人的健康和长寿也密切相关。
衣着宜忌
衣着服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与衣服的宽紧、厚薄、质地、颜色等密切相关。古今养生学家认为,服装宜宽不宜紧,并提出:“春穿纱,夏着绸,秋天穿呢绒,冬装是棉毛。”内衣应是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节气变化认真选择。同时,要特别强调“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增衣”的春捂秋冻的养生措施。
3. 关于养生的古诗词养生诗词
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4. 文言文养生记道,用自己的话简述养生之道打扫干净一间房子,在南边开窗户,八扇窗子采光。不要多摆放供赏玩的器具,(以免)引诱心神,扰乱视线。安放大床、长几各一张,笔、砚摆放整齐,旁边设小几一个,挂字画一幅,频繁更换字画,几上放喜欢的书一二部、古人字帖一本、古琴一张。心眼之间,常要一尘不染。
早晨进入园林,种植蔬菜瓜果,锄草,浇花,栽药。回来进入净室,闭上眼睛安定神情。时而读愉快的书,使神气快乐愉悦;时而吟好诗,使幽情得以畅达抒发。临摹古人字帖,弹奏古琴,疲倦了就停止。知己朋友聚会,谈话的内容不涉及时事权势,不褒贬人物,不争辩是非。有时相约悠闲出行,不讲究穿戴,不因为遵循礼节而劳心苦力。少喝点酒但不要喝醉,舒畅快乐就够了。假如确实能这样做,也可以娱乐志趣。
5. 管子里修身养性的文言文40字带翻译《管子》论修身养性 《管子》认为,“人者,身之本。”
那么何以“为身”?《管子》说:“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道血气”就是自我修身养性,这是“为身”的方法。
而目的却是“长年”,即延年益寿:“长心”即增长智慧;“长德”即提高道德水平。《管子·权修》还说:“有身不治,奚待于人;有人不治,奚待于家;有家不治,奚待于乡;有乡不治,奚待于国;有国不治,奚待于天下……身者,治之本也”。
如果世上的人们都自觉地修身养性,一切行为都顺乎规范,那么,天下大治唾手可得。君主更应该成为修身的楷模。
修身养性,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与风范。 《管子》中有四篇专门讲修身养性,这就是《心术》上下、《白心》和《内业》。
文章中反复论述“道”、“精”、“气”、“神”、“性”等概念,论述“心”的功能。“心术”,意即心的功能;“白心”,即纯洁心灵。
“内业”与“心术”相通,“内”即“心”,“业”即“术”。因此,《管子》讲的这些玄妙道理就是“内心修养术”。
因此,《心术》上开宗明义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空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
嗜欲充盈,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不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
动则失位,静乃自得。” 意思是说,心在人体,处于君的地位;九窍各有功能,有如百官的各有职责。
心的活动合于正道,九窍就能按常规工作。心充满了嗜欲奢望,眼就看不见颜色,耳就听不到声音。
所以说:在上位的脱离了正道,居下位的就荒怠职事。不要代替马去跑,让它自尽其力;不要代替鸟去飞,让它充分使用其羽翼。
不要先物而动,以观察事物的运动规律。动则失掉为君的地位,静就可以自然地掌握事物的运动规律了。
《管子》认为,通过内心的修养应该达到理想的境界。 善心——“凡道无所,善心安爱。”
定心——“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可以为精舍。” 治心——“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
然则天下治矣。” 全心——“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知)于形容,见于肤色。”
“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 大心——“大心而敢,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
能守一而弃万苛,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云气意行似天。”
(《管子·内业》) “心”是“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的器官。以上是“得道之人”的心理状态,达到以上各种修养标准,就算是做到了“敬除其舍,精将自来”,而不至再发生“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的毛病。
怎样才能把“心”修养到理想的境界,《管子》提出了四种方法。 一曰正静。
“正”指“四体”言,“静”指“血气”言。《管子·内业》说:“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专心。
耳目不肖,虽远若近。”四体都能端正,血气都能平静,一意专心,耳目不受外界的迷惑,这样,对于遥远事物的了解就像对于近旁的事物一样。
思索产生智慧,懈怠疏忽产生忧患,残暴骄傲产生怨恨,忧郁产生疾病,疾病困迫乃导致死亡。一个人思虑过度而不休息,就会内生困窘,外受胁迫,如不早想办法,生命就离开他的躯体。
又说:“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中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
外形不端正的人,是因为德没有养成,内里不虚静的人,是因为心没有治好。端正外形,修饰内德,如天之仁,如地之义,那就将渐渐达到神明的境界,明乇地认识万物。
内心守静而不生差错,不让外物扰乱五官,不让五官扰乱内心,这就叫做“中有所得”。 《管子》认为,人如果能进到正和静的境界,身体也就盘韧而骨强,进而能顶天立地,目视如同清水,观察如同日月。
只要不失掉这正静,其德行将与日俱新,而且能启蒙知天下事物,以至四方极远的地域。内里有一个完整周全的心是不可能掩蔽的,这将表现在形体容貌上,也能在颜色上看得出来。
善气迎人,相亲如同兄弟;恶缺陷迎人,相害如同刀兵。这种不用自己说出来的语言,比打雷击鼓还响亮震耳。
这完整周全的心的形体,比日月还更光亮,体察事情比父母了解子女还更透彻。达到正与静的境界,圣人裁定事物,不受事物所支配。
保持心安,国也安定;保持心治,国也治理。治理在于内心,安定也在于内心。
内里有一个治理好的心,口里摩拳擦掌就会是“治言”,加于民众的就会是“治事”,因而事业振兴而人民顺服,百姓就算治理好了。就能达到“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的境界。
二曰平正。平正就是和来中正。
它的对立而是“喜怒忧患”。《管子·内业》篇说:“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
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性将大定”。
意思是说;人的生命,一定要依靠平和中正。 生命有失,一定是由于喜怒忧患,可以说,罅仇怒,什么都比不上诗歌,消除忧闷,什么都比不上音乐,节制享乐,什么都比不上守礼,遵守礼仪,什么都比不上保持敬慎,保持敬慎,什。
6. 关于养生的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脉经 等古籍,首先你要确定能够看得懂文言文
建议先从简单易懂、容易操作的开始读起——
察颜观色、自己的身体会说话(作者是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王鸿谟,关于中医色诊的,即看面色、外观判断健康状况)
把健康彻底说清楚、从头到脚说健康(作者曲黎敏,一般都知道)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出版的关于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的参考指南)
营养圣经(国际营养学权威的著作,了解身体的运作、健康和疾病的条件、解决方案等)
YOU身体使用手册(不懂医学的人,也可以看的懂的“身体百科全书”)
医生没有告诉你的(了解医疗、医药内幕)
家庭保健小百科(很实用)
7. 有关教养的文言文句子,求回答必须是中国的古籍中有关教养的文句实在是多如繁星,以下仅采摘几句:如果感兴趣我可提供文本。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 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古之学者,在心上做工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 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工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 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喜来时,一检点。
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
放肆时,一检点。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人争求荣乎,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人争恃宠乎,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
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
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必谄必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立朝不是好舍人,自居家不是好处士。
平素不是好处士,则小时不是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
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 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辄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可拘之权。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不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 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到处枢偻,笑伊首何仇于天? 何亲于地?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富儿因求宦倾资,污吏以黩货失职。 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
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
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 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
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 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
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助义举,此用财也。 靡苑囿,教歌舞,奢燕会,聚宝玩,此伤财也。
用财者,损而盈:伤则者,满而覆。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
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养身也。 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
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