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春天的诗句 - 十番音乐的历史渊源

十番音乐的历史渊源

又称十欢、十番 ,是福州主要地方音乐。清乾隆初年,侯官郑洛英《榕城元夕竹枝词》云:闽山庙里夜人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其乐器用笛、管、笙、椰胡、大小锣、大小钹、云锣、狼丈、木鱼、檀板、清鼓等13种。

十番音乐从龙灯舞的打击乐发展而来,它的曲牌大多取材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现一定的意境,有的还表现了古老的传说故事,最早只有击乐“福套”、“滴流水”、“干牌”等几个锣鼓曲牌,后“福套”发展成为“福、禄、寿、喜”四套;“干牌”发展成为“文干”、“武干”二套。 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十件乐器演奏而得名。客家十番音乐是历代 客家民间艺人传承的民间器乐曲,其乐曲标题多描绘大自然及客家人生活习俗情趣,如《碧水山涯》、《湖光柳色》、《好花圆月》、《梅兰菊竹》、《莺歌燕舞》等。

十番溯源

十番音乐由于在真实史料记载中有多个版本,因此它究竟产生于哪个年代,至今还无法考证。据传,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在福州市区南校场就有“十番”赛会,演奏福、禄、寿、喜等各种曲牌,在八闽十邑流传。这个时期,它已经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民乐,其乐器有笛、管、笙、椰胡、大小锣、大小钹、云锣、狼丈、木鱼、檀板、清鼓等13种,后加入丝竹管乐。 “十番”的发源地在福州茶亭一带,明朝时有一王姓乐人,从事乐器制作,店名为“天华斋”,前店后厂,那时音乐爱好者常聚一起,以乐会友,切磋技艺,促进了“十番”音乐的发展。当年盛况仍被很多老人有滋有味地提起,茶亭附近有祖庙戏院,露天南校场,便于各路班社竞相打擂,参与人数达上千人。每逢乐社节目上演,台上,各路班社鼓乐齐鸣、龙虎争斗、热火朝天;台下,市井百姓群情沸腾,如痴如醉,想想这热闹的场面,高亢悠扬、明快流畅的曲调似仍在坊间,从来不曾流散。

据清乾隆年间郑洛英《耻虚斋诗抄》中的《榕城之夕竹枝词》记述: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由此可见,当时十番音乐在福州民间受欢迎的状况。很早以前,福州民间盛行舞龙灯。后来为龙舞伴奏的打击乐逐渐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使用的乐器有狼杖、大小锣、大小钹等五种。人们为了避免五件乐器组合的单调性,在其中加进管弦乐器笛子、逗管、椰胡等,同时还加进了清鼓和云锣。为求得音量上的平衡,每种管弦乐器皆配以双数,形成双笛、双管、双胡,***约十种,乐队即由此基本成型。

福州十番音乐的发祥地在茶亭,它位于台江区的北部,是福州城有名的手工艺街。据清乾隆年间郑洛英诗集《耻虚斋诗抄》中《榕城之夕竹枝词》描写十番的诗里曾记载道: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这些诗句足以体现当时十番音乐在福州民间热闹、欢乐的盛况。并记载了福州十番音乐在清乾隆年间已极具规模,流行于福州城。很显然,它最早形成流行于城市,并逐步向周边农村及福州的五区、八县。还流传到宁德、建阳、南平、古田、福安、柘荣、霞浦。

时代发展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流传的年代久远,其间又不断地吸收融汇了当地畲瑶古乐、汉剧、楚剧、潮剧、采茶戏、木偶戏音乐甚至宗教音乐等来充实丰富自己,形成十分深厚的艺术积淀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据称曲调总数曾多达1000余首,但许多现已失传。至今仍可找到的古“工尺谱”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搜集、记谱、油印流传下来的,不到300首;而如今尚在民间流传演奏的,更不到百首。

福州十番音乐的扩散速度是惊人的。它以“城市包围农村”的方式,逐步占领了广阔的农村市场。以至于到清末民初时,它不仅遍及福州各区县,还流传到宁德、建阳、南平等县。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州十番音乐经历了发展中的一个高峰期,那时十番的班社不仅到过北京、上海、香港、台湾,还远赴新加坡、东南亚等地演出、授艺。直至陈英木这一批十番艺人登上舞台后的半个世纪里,仍屡屡碰撞出火花。至于参加什么省、市、区级文艺晚会、民俗表演甚至获奖、接待全国及海外音乐界专家等,陈英木可以随便举出一大堆。那些来自中国各地和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专家们对充满乡土气息的十番音乐几乎达成***识:十番音乐很有福州地方特色。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在闽西城乡广泛流传并深得群众喜爱。不论城镇和乡村,几乎都有演奏十番音乐的班社,多为业余自娱娱人的组合。一些地区的班社还颇有名气,如上杭的“上杭民间音乐小组”和永定的“老苏区国乐团”等。并涌现出连城的黄花孜、上杭的温福霖等一大批著名的民间艺人。20世纪50年代初期,“上杭县民间音乐小组”演奏的十番音乐名曲《高山流水》,被省遴选赴北京参加会演,得到高度评价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