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春天的诗句 - 含袈裟的诗句

含袈裟的诗句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是顺治皇帝说的。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句出自《楞严经》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是佛家经典《楞严经三阿难赞佛偈卷》中的一句。

全经:

《楞严经》概述 三、阿难赞佛偈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佛顶首楞严,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金刚藏菩萨。

这就是阿难赞佛偈,阿难听佛说《楞严经》,必须要转妄心为真心,其中包括很多道理,比如“七处征心”、“八还辩见”等。阿难听后,赞扬佛说,所以有此偈。

关于阿难的事迹,大家应该知道。

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两侧,一边有个年青比丘,一边有个老比丘。年青比丘就叫阿难,老比丘叫迦叶。他们都经常在佛身边,不同的是,阿难多闻,智慧很高,特别聪明,佛讲经说法,他就记在心里,因此多闻第一。迦叶修头陀行,就是苦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穿百衲衣,持戒精严。

扩展资料: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

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宣化上人:若是明白楞严经,就是明白佛的顶。若是明白法华经,就是明白佛的身。但这还不算完全,若能融会贯通华严经的道理,便将佛的全身和慧命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