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春天的诗句 - 在古文中“义子”怎么说?

在古文中“义子”怎么说?

螟蛉之子,即义子,俗话指干儿子、干女儿,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小苑》的诗句“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说有一种叫蜾蠃的小虫,只有雄的,没有雌的,只好把螟蛉衔回窝内抚养。后人根据这个典故,把收养义子称为螟蛉之子。南北朝时医学家陶弘景,不相信蜾蠃无子,决心亲自观察以辨真伪。他找到一窝蜾蠃,发现雌雄俱全。这些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其身上产卵。原来螟蛉不是义子,而是用作蜾蠃后代的食物。通过有针对性的观察,揭开了千年之谜。

典故:《三国演义》刘封谓孟达曰:“叔父被困,如之奈何?”达曰

:“东吴兵精将勇;且荆州九郡,俱已属彼,止有麦城,乃弹丸之地;又闻曹操亲

督大军四五十万,屯于摩陂:量我等山城之众,安能敌得两家之强兵?不可轻敌。

”封曰:“吾亦知之。奈关公是吾叔父,安忍坐视而下救乎?”达笑曰:“将军以

关公为叔,恐关公未必以将军为侄也。某闻汉中王初嗣将军之时,关公即不悦。后

汉中王登位之后,欲立后嗣,问于孔明,孔明曰:‘此家事也,问关、张可矣,’

汉中王遂遣人至荆州问关公,关公以将军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劝汉中王远置将

军于上庸山城之地,以杜后患。此事人人知之,将军岂反不知耶?何今日犹沾沾以

叔侄之义,而欲冒险轻动乎?”封曰:“君言虽是,但以何词却之?”达曰:“但

言山城初附,民心未定,不敢造次兴兵,恐失所守。”封从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