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增加排比段法
假如你写的是散文或议论文,你不妨试着给文章再增加一个或几个排比段,
让文章的内容更充实。如《理想的阶梯》一文,作者用排比段的方法写成: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假如再增加一段,我们可以这样写:“理想的阶梯,属于与时俱进的人……”或“理想的阶梯,属于敢疑善问的人……”
第二招:插叙引用法
所谓插叙法,是指在叙述主要事件(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主要事件有关的另一件事,把这一件事叙述完之后,再接着写原来的主要事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充实文章的内容。如课文《羚羊木雕》,作者在叙述父母逼“我”去同学万芳家要回羚羊木雕的过程中,不惜花费占全文1/3的篇幅,插叙交代“我”之所以把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万芳的原因——“我”上体育课时,刚买的新
运动裤不小心
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万芳为了不让“我”回家挨骂,就把她的新运动裤换给了“我”,以致她回家受了妈妈的惩罚。这段插叙不但交代了“我”送羚羊木雕的原因,而且富有悬念,对中心事件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也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而引用还能够增添语言的厚实感。如一位同学在《青春,就是幸福》中这样写道:“青春是公平的。上帝把她均匀地分给每一个人,不论富贫智愚,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因而才有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慨叹,才有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的劝勉,也才有了‘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的忠告。”这里的引用就显得言约意丰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招:设问过渡法
有时作文写不下去,可以针对所写的内容设计一两个设问句,通过自问自答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开篇两段写了清朝留学生在东京不务正业的留学生活后,运用了一个独立成段的设问句:“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自然地引出下文作者在仙台的所见、所闻与所感。又如一位同学写的《微笑的记忆》一文,中间就有这么一句:“你也许会微微一笑,微笑能让人心潮起伏吗?”自然地引出下文:“当一颗心走到绝望的边缘时,一个微笑能唤回他对生活的渴望……当理想的羽翼遭到风雨的摧残时,一个微笑能让翅膀再次充满翱翔的力量……当一个人背着追求的行囊在迷惘中徘徊时,一个微笑能使那颗迷失的心重新找到前进的方向……”具体地阐述微笑的价值、作用和意义,鼓励人们用微笑面对生活。
第四招:增加事例法
写记叙文,增加事例可以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写说明文,增加事例可以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加清晰、更加具体;写议论文,增加事例可以使论据更加充分、更有说服力,如果前文举的是正面例子,接下来就可以举反面例子,反之亦然。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就叙述了7件事来表现阿长的性格和她对“我”的关爱。
第五招:环境描写法
有时可以插入适当的环境描写,来烘托现场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进一步丰富文章内容。如有一位同学写《走进秋天》篇末再次进行环境描写:“趁着灿烂的阳光,抬头一望,好一片蔚蓝的天空!高高的,远远的,像平静的湖面。几朵白云飘在湖面上,悠然自得。天空时而飞过一只小鸟,越飞越高,最后小鸟的影子缩为一点。白云仍是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偶尔,天幕降下来的时候,天地间浮起一层灰沙,空中飘起了濛濛细雨。在朦胧的雨雾中,天与地的界线已不分明,只听见秋风柔柔地吹着,透过脸颊,钻进衣领。”让读者再次感受秋景,既照应开头又升华主题。
第六招:议论抒情结合法
不少同学有一个通病,就是在叙事写人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议论和抒情。其实,在一件事记叙后,你总得有一个态度或评价,把它们写出来就是议论,它是记叙的深入和升华;同样,针对某人、某景或某物抒发内心的感受,则是抒情,它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体现。如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在叙述韩麦尔先生给“我们”上“最后一课”的过程中,就有这样一段议论:“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这段深情的议论,生动地表现了“我”对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课”的感受和评价。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无病呻吟,而是饱含着“我”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从而进一步表现小说的主题。
当然,还会有其他一些方法,只要大家善于运用与总结,说不定你的作文还真能够出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