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庄子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宗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一书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和高超文学水平都给后世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巨大的影响。后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可以开出很长的名单,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论,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
庄子的文学著作:
庄子的作品被编入《庄子》一书。《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司马迁说“庄子著书十万余言”,《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而今本《庄子》仅三十三篇六万五千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这三十三篇已经由晋代郭象注《庄子》时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其余篇目可能是被郭象删除了。
以前一般认为《庄子》全部为庄子所著。从宋代起,这种看法受到质疑。后来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或为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或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