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张爱玲李清照散文

张爱玲李清照散文

我突然被中国文学史上两位奇女子所震撼。一位是李清照,一位是张爱玲。她们都称得上是天才女性作家。她们的经历和遭遇也都惊人的相似。

? 从宋朝的李清照说起,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表姐夫是蔡京,表妹夫是秦桧,还有个远亲叫王安石。她未沾过他们一点儿光。

?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喜欢藏书,生活也很富有。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她晚年的词表达她的孤苦生活和爱国情怀。《武陵春》《醉花阴》《题八咏楼》等。

李清照17岁,与宰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 她和丈夫赵明诚在青州收集古董,写诗做画度过了最美好的13年时光,那时她们相亲相爱,夫唱妇随。然而好景不长,建炎三年(1129)二月,面对叛军围城,作为一城守官的赵明诚(时为江宁知府兼兼江东经制副使),却置家人与城中百姓于不顾,连夜脱逃,城中将士奋力抵抗,打败叛军。这让李清照很受伤害。

? 身边的这个男人,让她越来越看不懂了,关键时刻,怎么连个娘们儿都不如。夫妻间就产生了疏离感,为此也影响到两人的夫妻感情。

? 赵明诚因渎职被罢官后,又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金石录后序》)。舟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李清照有感于项羽宁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而不愿苟活的壮烈史迹,挥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该诗表面是在吊项羽,其诗外之意是表达南宋统治者的逃跑政策不满,更是对身边这个男人的一种讽喻。之后,赵明诚心里一直颇有愧疚,郁郁而终。

赵明诚离世时49岁,李清照46岁。

? 后来李清照为了赵明诚的遗愿,完成了他的著作《金石录》。

? 丧偶后李清照,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身体多病,生活十分艰难。此时,遇到了渣男张汝舟。

张汝舟比李清照小14岁,也是他年前,有一点赵明诚的影响,诱骗李清照和他结婚,实际上是看重李清照的古玩字画。那时的李清照由于战乱逃难,藏品被人连偷带抢已经散尽,张汝舟逼迫她交出藏品,不给就对李清照拳脚相加。李清照受不了家暴,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当时的制度女子与丈夫离婚,自己也要坐2年牢。李清照以她的刚烈性格,依然决然的和张汝舟离了婚,也背叛坐牢,后被朋友搭救,关押9天获释。出来后她顿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给她的暮年又添上屈辱的一笔,实在是一代才女的人生不幸。

? 晚年的李清照可谓是孤苦伶仃,回想当年在青州与赵明诚的快乐时光,她写了那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亡国之恨,丧夫之痛,霜居之苦,一时涌上心头,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得尽!

虽然经历了一场场灾难,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

《打马赋》: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谴责宋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复河山的无能。

公元(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时年72岁。

再说另外一位近代的天才作家张爱玲。

她从小出生富贵之家,她的父亲吃,喝,嫖,赌,吸鸦片,与她母亲感情不和,又娶过两房姨太太。她四岁母亲就去了欧洲,她8岁时候妈妈回来送她去上学,她写了一部小说叫《快乐村》;10岁的时候妈妈又走了,她经常住在学习里,她酷爱画画和写作,那时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后来,她的愿望基本上都实现了。

? 14岁写了《摩登红楼梦》。

? 她17岁那年由于去看妈妈和继母发生争持,被继母痛打,然后被父亲关了半年不让出去,她得了病也没人管,后来佣人看她可怜,告诉他父亲再不治就死了。她父亲这才给她治病,病好后她从此逃离了那个家,去投奔她母亲。

? 张爱玲在她的作品里记载了这一段经历,她说:“没有风,只有阴历年左近的寂寂的冷。街灯下只看见一片寒灰,但是多么可亲的世界呀!我在街沿急急走着,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她觉得自己能够逃离魔窟一样的旧式家庭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

? 在母亲的帮助下她考取了英国伦敦大学,由于二战爆发,就读于香港大学,开始了她文学巅峰创作。

? 22岁的时候,《风藻》校刊杂志上刊登了她的作品《不幸的她》,这应该算她刊登出来的处女作。之后又发表了她的《牛》《霸王别姬》这些文章。

23岁24岁是她创作的高峰期,写了《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传奇》等。她说:“出名要趁早。”

? 也正是这个时期认识了她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胡兰成是个没底线的人,走到哪娶到哪。还没和他老婆离婚就和张爱玲在一起了。

? 胡兰成和他老婆离婚以后,张爱玲和胡兰成他们自己立了一个婚书,前半段是胡兰成起草的,写的是:“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后面一句是张爱玲写的,“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就是一个小女孩心中的所想。那一年胡兰成39岁,张爱玲24岁,张爱玲真的迷上了胡兰成。

?

像 张爱玲这种女孩没有好好谈过恋爱的,再加上她有自己的家庭问题,她跟她的父亲从来没有好好地交流过,不知道什么叫被关爱。因此,如果真的有一个渣男跳出来,对她好一点点,这个女孩就沦陷了。所以张爱玲深深地爱上了胡兰成,她给胡兰成写情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非常著名的情诗。

? 后来胡兰成投靠汪精卫,张爱玲也因此有了污点。汪精卫叛变胡兰成逃跑,每到一处就娶个老婆。在温州时,张爱玲费了好大的周折去看胡兰成,他和另外一个老婆在一起,张爱玲还和他们***住了几天,然后回到上海。两年以后他们离婚,张爱玲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但张爱玲一直接济胡兰成,直到他死去。

? 1981年7月29日,胡兰成死于东京。在张爱玲给她的朋友写的一封信中,她说:“在我生日当天,收到了7000美元的稿费和胡兰成的死讯,难免会觉得这是一个生日礼物。”

1956年,张爱玲在美国申请了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当时写作很不顺利,她遇到65岁的赖雅,对她有很大帮助,他们坠入爱河,也很快结婚,那时张爱玲36岁,结婚不长时间赖雅就中风了。赖雅的后半生,基本上是张爱玲在照顾他。对于张爱玲来说,这给她带来非常非常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张爱玲的英文创作又不顺利,这更是雪上加霜。直到1967年赖雅去世以后,张爱玲的生活才有转机。

? 在学术领域,张爱玲开始研究《红楼梦》,她后来写了一本书叫《红楼梦魇》。张爱玲说人生有几件恨事,哪几件恨事呢?第一个叫海棠无香,第二个叫鲥鱼多骨,第三个叫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第四个叫高鹗妄改——死有余辜。张爱玲特别恨高鹗,因为他瞎改曹雪芹的文章。后来她自己研究《红楼梦》,写了《红楼梦魇》这样的研究著作,晚年做了很多学术方面的研究。

晚年的张爱玲变得闭塞,紧张,不喜欢别人打扰她,她住在出租里,地址连她姑姑都不告诉。只有一个叫林式同的人照顾她,需要的时候就给他打电话,平时没有往来。她不做饭,她也不会做饭,吃的东西都特别可怜,就是随便买一点东西,牛奶、面包,给自己吃。她整天抱怨时间不够用,因为她有很多事情要做,张爱玲说:“剩下的时日已经有限,又白糟蹋了四年工夫,在这阶段是惊人的浪费。想做的事来不及做,生活走不上轨道,很着急。”

? 她在诗中写到:人老了大都是时间的俘虏,被圈禁禁足,它待我还好——当然随时可以撕票。一笑。”意思是,时间绑架了我,但它随时可以撕票,就是我随时就可能会死亡。

1995年的9月8日中午,林式同接到了张爱玲的伊朗房东打来的电话,伊朗房东打过来电话说,你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可能认识她的人,你的这位朋友可能已经去世了。然后林式同就赶到了张爱玲的家里。

张爱玲去世的时候,她身边堆了一些纸箱子。她写作是趴在纸箱子上写作的,就是过着这么简单、奇怪的生活。她的身体一直都不好,尤其是牙不好,眼睛也不好,她写作的时候,眼睛里面经常会流出血来。她的眼睛有疾病,牙齿也非常糟糕,但最后是一个心血管的疾病攻破了她,时年75岁。

她的一些朋友,就是在美国的一些中文系的教授凑在一起,把张爱玲的骨灰洒向了大海。刘川鄂在《张爱玲传》中说:“(她)避世而不弃世,执着而不自恃,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对生活负责,所以她还认真做她应该做的事,拒绝她不愿意不喜欢的事,她没有拒绝人生,她只是拒绝苟同这个和她心性不合的时代罢了。”

? 两个具有相似命运的天才女性,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绝世文章。生活给她们太多磨难,她们把这些苦难都化作了自己的金石之作,催人奋进,警人向上。

记得有位名人说:人生是一场相逢,人生又是一场别离。在相逢与离别之间,用华美笔调记下的俗世,最终幻化成了最久长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