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张凯的简介

张凯的简介

张凯简介

张凯:男,1967年12月生于安徽省怀远县,大学中文系毕业。作家、诗人、广西小小说学会副会长、海南散文诗协会富秘书长。

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报》、《诗版图》(香港)、《小说界》、《飞天》、《小说月刊》、《安徽文学》、《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广西文学》、《北方文学》、《小小说月刊》、《香港文学》、《山花》、《草原》、《黄河文学》、《文艺生活》、《当代小说》、《文学港》、《滇池》、《辽河》、《芒种》、《春风》、《野草》、《短篇小说》、《厦门文学》、《延安文学》等百余家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小小说130余万字,散文、随笔近30万字,诗歌600余首。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路家大事》、《活吹》、《都是一辈子》、《下一个就是你》,短篇小说《天堂与地狱之间》、《男人的悲哀》、《女人的悲哀》,小小说《淮源人物》系列、《酥皮糖糕》、《牛跪》、《赌王》,散文随笔《男女心事》系列、《瓦四词典》系列、《郁达夫尚在人间》、《千古绝色王昭君》等。

作品入选《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名家精品小小说选?探戈皇后》、《2008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感动你一生的微型小说全集》、《最具阅读价值的小小说选》等选刊或作品集,多篇作品获各类文学奖项,小小说《酥皮糖糕》、《牛跪》、《赌王》入选高等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

张凯自白

我是淮北平原上一个农民的儿子,1967年农历腊月初八,一个嗷嗷待哺的生灵偏偏降生在两间小屋住着两户人家的茅草房里,那是安徽省怀远县陈集乡瓦四村年庄,因此给人的印象就是太土气。奶奶一生没得过上一天安宁的日子,故唤我来安,实则希望我来了以后平平安安,爸总希望张家繁荣,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为我取学名兴旺,然而却自名为凯,实无他意。

命运对我不公。其实,命里本该和列祖列宗一样“汗滴禾下土”,但阴差阳错,和文学换了命。淮北那黑褐色的泥巴村落没飘过多少“阳春白雪”,只有《大红袍》、《杨家将》、《王三姐住寒窑》之类的评书流传……这些被乡土气同化了的文学元素与大豆高粱中的维生素A、B、C一起植入了我的身心,心甘情愿的被“魔鬼”引上了一条泥泞坎坷的文学之路,可至今未悔这种选择。文学,是我潦倒时的一根精神支柱,是我拼搏时一串激昂的鼓点,数年来,我从人生中提炼文学,也用文学编织人生!

回忆我的童年,实在很糟,还在小学读书的时候,就成为父亲生活之车的一个帮套,因此淮北平原那淳厚的乡情哺育了我。上世纪80年代初年的金秋我考取了怀远师范学校,应了算命瞎子那句“这孩子是吃皇粮的命!”。后分配到一所中学任教,由于学浅才疏,故破釜沉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到到大学中文系进修,虽一度贫困,但决未后悔过,因为多少使我长了见识,学到知识。大学毕业后随十万人才漂洋过海,来到千古流放之地海南,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二次选择,随后放弃了舒适的政府职员,赤身裸体下海,最终呛了海水,差点没能上得岸,也几乎葬送文学的梦。

1986年我的第一篇作品《小鸡学艺》在《蚌埠日报》上变成铅字,接着陆续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报》、《诗版图》(香港)、《小说界》、《安徽文学》、《山东文学》、《广西文学》、《时代文学》、《飞天》、《北方文学》、《小说月刊》、《小小说月刊》、《黄河文学》、《文艺生活》、《当代小说》、《草原》、《香港文学》、《文学港》、《山花》、《青年文学家》、《滇池》、《辽河》、《芒种》、《春风》、《三月三》、《野草》、《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厦门文学》、《延安文学》、《椰城》、《今日南国》、《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安徽法制报》、《海南日报》、《特区时报》、《南宁晚报》等百余家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小小说130余万字,散文、随笔近30万字,诗歌600余首。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路家大事》、《活吹》、《都是一辈子》、《下一个就是你》,短篇小说《天堂与地狱之间》、《男人的悲哀》、《女人的悲哀》,小小说《淮源人物》系列、《酥皮糖糕》、《牛跪》、《赌王》,散文随笔《男女心事》系列、《瓦四词典》系列、《郁达夫尚在人间》、《千古绝色王昭君》等。

作品入选《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名家精品小小说选?探戈皇后》、《2008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感动你一生的微型小说全集》、《最具阅读价值的小小说选》等选刊或作品集,多篇作品获各类文学奖项,小小说《酥皮糖糕》、《牛跪》、《赌王》入选高等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

现为广西小小说学会副会长、海南散文诗协会副秘书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度过了“苦恼期”,多少明白了一点文学是什么,于是,我发现了我的归属,我应该到故乡那沉睡的土层寻找能耕耘收获的文学种子,但是,我能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作家,目前还不敢吹牛。

张凯小说

《牛跪》

张凯

古城淮源,水陆畅通,舟车络绎,商客趋之若骛。

城有郑屠,祖上三代,宰牛卖肉为生,方圆百里皆知。

一日,郑至乡下买一牛,体健,腰圆,肥硕。郑屠观其型,视其膘,乐津津,牵牛回村,一路思量,稳赚一笔。

翌晨,郑屠差下人,端盆、倒水、放盐、搅动置于牛前。少顷,郑屠提壶喝酒,捉刀近前,欲开宰。

郑屠目视牛面,忽见,牛双目泪水盈盈,悲戚戚。

郑屠思忖,牛通人性,已预感其厄运。但他还是举起屠刀,欲刺之。瞬息,牛两前腿“扑通”跪于屠,头叩地连连。

郑屠为之一怔,愕然。

郑屠寻思,宰牛三十余载,倒于刀下之牛,数以千计,死前掉泪常有,但下跪、叩首之牛,惟今一见。为生计,郑屠不再多虑,决然动刀向牛,牛颈顿时鲜血汩汩流出,盈于盆。

牛去,净牛肤。

稍息,郑屠操刀划牛,手中之刀忽“咣当”落地,轰然双膝跪牛,连叩三头,呆若木鸡。

原来,剥皮开膛,见牛腹一小牛。

郑屠猛醒,牛知己有孕,下跪、叩首乃为子哀求。

母牛爱子,深触郑屠,肉不卖,将其埋于旷野,立一坟丘,焚香下跪,叩头祭拜。

从此,郑屠户收刀洗手,立下规矩:郑氏后人不许杀牛。

《酥皮糖糕》

张凯

一绝巷紧靠淮河码头。因淮源人没有忘记王拐子门前那块“清宫御点”牌匾,楞是把酥皮糖糕当做一绝。

就像天津卫的狗不理包子云南的过桥米线一样,一绝巷的酥皮糖糕也是有历史典故的。若不,县志办的人也不会左三番右五次地来找王拐子,非要他在地方美食这一章节里,把酥皮糖糕的来龙去脉说个仔细不可。王拐子今年六十有八,是酥皮糖糕的正宗传人。他做人也同他制作糖糕一样,斤是斤两是两,从不含糊。他清楚,虽说这“清宫御点”的牌匾挂在了自家门前,可王家并没有资格独享专利。

光绪年间老佛爷慈禧路经这里时,为她做糖糕的是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他们都早已作古,一个是王家的先人,另一个便是对门街坊仇俊发。为争这块匾额,两家人明争暗斗了几辈子。自从王拐子被爹打跛了腿,仇家人带着痴恋上王拐子的独生女儿远走他乡,这“清宫御点”牌匾才算稳稳当当地挂在了王家的门口。如今,挂着它招揽一下生意倒还可以,真要是白纸黑字地入书立志,王拐子自觉问心有愧。

王拐子如果不说,这酥皮糖糕的故事怕真的就要失传了。晚清时节,这巷子口原本有两家糖糕铺子,做出的糖糕各有特色,难分伯仲。刚好那一年老佛爷巡游四方,船泊码头,她一时心血来潮要品尝一下民间小吃,王仇两家便遵旨把糖糕奉上龙船。那天老佛爷玩得高兴,胃口大开,把仇家的糖糕一口气吃了三个,连声称好,端上王家的糖糕时,不知为何她只咬了一口便放下了。自此,王仇两家糖糕孰高孰低算是被老佛爷的金口玉牙一咬定了音,“清宫御点”的牌匾此后便一直挂在仇家门口。

王拐子自小就能体察到王家人对仇家人的敌视。他倒觉得仇家人蛮好,仇家的糖糕也蛮好吃的。尤其仇家妮子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常引得他伸着脖子往街对面望。她不明白,老爷子为什么会动那么大的肝火。那天,他只不过想给仇家妮子送一担荆山白乳泉里担回来的泉水,还没挑到仇家门口,竟被发了疯似的老爷子失手打残。人丁不旺的仇家无意再与王家对峙,一天夜里便搬出了家什人去屋空。

残了腿的王拐子更是倔强,他一辈子没有结婚,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报复了只剩他一根独苗的老爷子。

近日对面新开了一家糖糕店。店主是个中年汉子,姓卜,朝鲜族人。这店一开,王拐子的“清宫御点”便一日不济一日。这天趁顾客多的时候,王拐子也混进店里看了一眼,一看顿觉耳目一新。小店洁净温馨,雪白的桌布,锃亮的桌椅,墙壁上挂着些极富民族特色的小饰品。为糖糕佐餐的是口味极佳的朝鲜族咸菜、辣白菜、道拉吉……还有白白嫩嫩的豆腐脑。姓卜的店主认出了王拐子,热情地请他就坐,叫上糖糕小菜让王拐子品尝指点。王拐子本意是来刺探情报,这一来倒叫他愈加羞愧。店主说本来在延边生意做得挺红火的,可寡母年纪越老越怀旧,非要回到淮源开店不可……王拐子一震,刚咬了一口的糖糕掉在桌上。店主并未察觉,仍旧侃侃而谈。他说办这店全凭阿妈早年的手艺,只不过后来融进了打糕的做法,多了几道工序,口感就更没说的了。

王拐子不知自己是怎么走出店门的。从此一绝巷的人们再也没有见到他做过糖糕。他家门上的那块“清宫御点”牌匾也不知何时摘掉了。

这日,王拐子从城郊的荆山白乳泉里挑了一担泉水下来。此刻他才明白了老爷子当年为何下那狠手。用这泉水和面炸出来的糖糕格外酥软香甜,仇妮的手艺虽然无人能比,但细细品尝口味还能觉出水管子的铁腥气和自来水里的消毒剂味。王拐子一瘸一拐地挑担走过一绝巷,当要叩响卜家大门时,万千感慨涌心头。嘿,送这一担水,竟然足足走了半个世纪。

张凯散文

《家中事三章》

■张凯

家中书

我大学毕业后,每天都被大堆大堆的书包围着,就像活在书的海洋中,一直叫人喘不过气来。十余平方米的办公室,四壁皆书,家中靠墙的地方,放满了书柜,挤满了书。有些过时的书和杂志,就一包一包堆在地上,摞起来足有半人高,不知道的看了,还以为我们是书贩子呢。

有时候买书是出于兴趣,但更多时候却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为了要及时掌握一些新的知识,看见新书就想据为己有,总之,买书有瘾,看书却犯困。教书的时候,买教学参考书,从政的时候买为官之道书,经商那年月就买经济类的书,但文学类的书是我一直未间断买的,肯定也是我一生中不会放弃买的书。夜深人静的时候,每每看着这些书,家徒四壁对于我来说竟然成了奢侈的渴望,多少有些压抑感。

我最怕搬家,因为书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书是最头疼的事情,书是超级的噩梦。迁出时将书打包装成近百箱,可以塞满搬运车,真是泛滥成灾。迁入时,每次都要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才能清理妥当,简直是活受罪。于是希望有一天,我要搬家了,将书完全清理掉,还我一个轻松自由的空间。

其实,在我的书架上也没有非看不可的书了,一切讲求荣枯随缘,遇合尽兴,总之,盼望着有一天,眼前有书,心中无书,重返自然,其乐无穷。

杯中酒

朋友聚会,能够旨酒嘉肴,当然高兴。其实不饮酒,如果能谈若悬河,也是一样尽情。正是酒令列诸将,有一股催情的香气,引人入醉,谈锋摧辩客,有一腔热血的豪情,使人陶醉。

有些人滴酒不沾,看起来当然健康,但也很难进入一个幽玄无阻的世界,引发一些无谓的遐想,点缀姿采;对于生命来说,孰得孰失,我不敢妄评,只能尊重他的选择而已。对于一些刻意饮醉的人,大抵是想逃避现实,忘怀得失,当然也是绝顶聪明可爱的人了。他可以自由出入于两个完全不相属的世界当中,时醉时醒,醒而复醉,就像魏晋高人王弼、何晏、嵇康、阮籍等名士一样,生命必然精彩。

人生难得几回醉,此时不醉何时醉,在胡闹中沉睡,在醉酒时畅所欲言,追求绝对的超脱和自由,以至寂静,不受拘管。陶渊明有云: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醉人醒来又是一条好汉,不必再痴等十八年,醉酒之人能体验到由生而死,死而复生的感觉,何乐而不为?

现时社会世故日深,你难以摆脱世俗,其实我没有非喝不可的酒了,未必遗憾,但我也没有拒绝过饮酒,自然而聚,尽欢而散。

对于杯中酒,这往往代表一份热情,代表一份情意,难道你不珍惜吗?

戏中人

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朋友: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大庭广众之中,总有点秀丽的感觉,清新脱俗,令人眼前一亮,简单说了几句不着边际的话,不是假话,也不见得是真话。与之萍水相逢,过后烟消云散,什么印象都没有了,连电话号码也不必留下,留下了,也不会打。近来,我在谈判过程中相识了一位朋友,过后我就想连连点头之交的朋友都不想做了,只有在谈判时面对面才有一点点真实的存在。

我还真没想到,在茫茫人海之中,没几天竟然会在街上碰面了,他居然认出了我,咋就这么巧。对于他,我当然也有些印象。我这新相识的朋友说道他有一些疑难,让我帮他解决,但要解决这个疑难,必须查书,而恰好他又住近咫尺,于是贸然地随着新相识的陌生人上楼去了。在楼上才逗留十来分钟,讨论了一些问题,彼此都有些得意。可是对方突然接了电话,好像赶着要办一些事似的,心不在焉,话题才刚展开,马上又得戛然中止。未几脸色一沉,更好像要下逐客令似的,毫无情趣可言,我也不想留下来了。

走到街上,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心情马上好起来,这次相遇,我们还是没有交换电话号码,他的住所淹没于楼层之中,再也记不起是哪一间房了,于是就想,人与人之间如果只剩下利用关系时,不要朋友也吧。上帝宽恕,希望不再遇上他。

现代的师生关系也很淡薄,没有以前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概念。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是一样,毕业考试一过,离开母校,以后再也没有任何联系。就像听戏一样,戏完了,大家各自回家,互不相干,戏中的男欢女爱,幻像而已,完全不必执着。

其实,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大抵也没有非交不可的朋友了,即便这样也无大的缺憾,但我绝不拒绝新朋友的到来,有缘自然成为挚友,无缘我便是那戏中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