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笔名张谋,80年代生于陕西关中,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2006年起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见长。作品散见于《散文世界》《辽河》《家园文学》等文学期刊,并有作品入选《中国散文大联展》《当代优秀散文精品集》《80后印记》丛书等选本。 曾获第二届我和深圳网络原创文学拉力赛(青工精短类)优秀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满城遗爱》(签约起点),《青春浅殇》散文集《心上的秋千》,《我曾这样卑微的爱过你》。 出生日期:1981年12月29日(阴历) 现居地:广东佛山 血型:B型 爱好:码字 星座:摩竭座
编辑本段作品介绍
一:《我曾这样卑微的爱过你》
为什么我们眼里饱含热泪?是因为我们爱的深沉。把你的名字写在烟上,吸进肺里,放在离心脏最近的地方,我用自己的方式怀念你,怀念一段已经逝去的爱情…… 爱情永远有两个答案,一个在童话里,叫“永远”,一个在现实里,叫“背叛”。我于此地划为牢,从此困住心,圈牢所有对你的爱恋引。 第一季:心碎了无痕 我听不到自己的心碎的声音,但看得到那条囚禁在玻璃缸里的金鱼,它的眼睛永远蒙着一层水雾,我听不到它祈求些什么,但看得到自己的心碎成了一片一片,像鱼鳞般的透明和僵硬…… 第二季:网络很近,爱情很远 这是一季关于网恋的文字。每天,我们在网上都会和很多人擦肩而过,而我们对她们永远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我们当中的一个会说,我爱上这个人了。那我现在就告诉你,你产生幻觉了。因为网上的人是无聊的人,无聊的人希望网络给她的是不无聊,而不是爱。其实爱情不上网,爱情和网络正在断开连接。 第三季:遗失的美好 那些记忆,那么清晰的根植于我的脑海深处,让我的心一阵阵的刺痛.我无力反抗,纵然我是罪不可恕的,但也不要这样的折磨我,因为我背负着的是不仅仅是爱情,还有那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为什么握在手中的幸福会流失? 遗失的美好。 第四季:我想我是魔 情天恨海,我逃不出,我想我是魔。 第五季:只有十天的爱情 一个关于网恋的真实故事。这篇文字同时也是我个人写作的分水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的处女作,我在一个陌生城市的网吧一夜之间写下了这近万字。现在,我下面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个聊天室在不久前已经关闭了,但那个ID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没有磨灭:存在的真实。也许一切都不存在,无所谓真实。
二:《满城遗爱》
长篇处女作都市言情小说《满城遗爱》于2010年4月签约起点。小说原名《深圳情色录》,后因敏感更改为《深圳,爱情都已倾城》,最初于2008年10月在天涯舞文弄墨版块开始连载,初稿完成于2009年2月,期间获首页推荐,点击6万人次,得到了部分读者的认可,后在小说阅读网连载,获置顶推荐,同时被多家网站转载。经过数次易稿,最终小说定名《满城遗爱》,以VIP章节阅读收益的方式签约起点引。
三:谋新书:《心上的秋千》
谋新书:《心上的秋千》封面
总觉得心上的某一个位置悬着一架秋千,那秋千轻轻晃动着,像蒲公英的轻,飘忽不定,又像蝴蝶的梦,斑斑点点...... 这是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子,集中了近年来我所写的一些文字,尽管这些文字在我回头看时显得是那么的粗陋,甚至幼稚。但它却是最真实的记录,记录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个人内心的一些彷徨和惆怅,疼痛和担当,以及反省与精神世界。 我常常惶恐的感到自己日渐逼近苍老,原本清晰明朗的事物在窗外深秋的笼罩下渐渐变得模糊,黯淡,似乎终究要消失的无影无踪引。 有时,我很庆幸自己还有一支笔,还能够书写,并用这种方式给生命,记忆留下些痕迹。这样,当我有一天真正老去的时候,还能够回味。我想,这无疑是一种幸福。即便含着辛酸,伴着泪水与伤痛。 我走上了一条比记忆还长的路,陪伴我的是朝圣者那严密的孤独,我脸上有微笑,内心悲苦。 1、心上的秋千(序)——马召平 写作如同日常生活一样,在时间的洪流中,大都是重蹈覆辙的,这种重复既有文字上的,更多的则是情感上,这种宿命的重蹈覆辙也例证了千百年来人性总是相通的,例证了当下的写作只不过更换了对应的人群,更换了个人的生存的经验,更换了时代的标签。所以,写作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灵魂的旅行,是回忆往事,是自身的一种需求和渴望。对于许多文学青年来说,写作的意义不是比谁的文字好,思想深。重要的是在写作中,个人心灵释放了,情感满足了,内心的悲喜有了寄托,这就达到了写作的目的。而这样的写作在我看来才是真实的,有功效的。 张谋的文字就是这样的。他的写作没有宏大的叙事场景和高深的文学主题。没有绚丽先锋的文学语言。他写的是无数人无数遍书写过的村庄,童年和不断消失的亲人,写的是进入城市的惆怅和逃离城市的迷失。但他写得长夜漫漫,酣畅淋漓。在记忆的路上借助文字的力量走的凝重而又坚韧。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走上了一条比记忆还长的路,陪伴我的是朝圣者那严密的孤独,我脸上有微笑,内心悲苦。 读张谋的文章,除了情感上的一些***鸣外,张谋的文章里也有着许多我熟知的气象。他写的齐镇,落星等地方我在少年时代多次去过,那里的山水平凡但不缺趣味。他写得麦黄狼形神兼备,活灵活现,如同我童年时听过的众多民间传说一样,让我感到新奇,充满幻想。他写祖业十三亩地、村头的生产桥、石头河、五圣庙、苹果园。一草一木总是情趣盎然,充满了劳作的辛酸和快乐。这些交织的词汇似乎也就旗帜鲜明的构成了张谋个人的村庄史。他书写秦腔,细节处处可觅,故事细腻动人,他着力写的怀念奶奶一组文章尤其感人。因为完全是真情流露,所以文字显现出很强的感染力。张谋把这组文章叫做心上的一座坟。看得出,他是刻意地用文字的方式来祭奠和缅怀奶奶,让饱经沧桑的老人在文字中复活,在文字中再次温暖他忧伤的心。除此,张谋写村庄里的树:桑树、柿子树、杏树、梨树、樱桃树、枣树、拐枣树。写第一次外出打工的经历;写初恋;写大舅年轻时背着猎枪打猎的传奇经历。当记忆转成文字,文字既有了心理的本质怀旧,也有了还原民风民俗的意义。所以我觉得,在当下喧嚣的写作中张谋的文字显得纯净内省,最少让我感受到了村庄里的许多人情世事,唤醒了我对故乡和过去的许多念想。
所以,读张谋的文字,我感觉到他没有无病呻吟,张谋是认认真真地写字作文,是率直认真,有感而发。他没有超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去写不熟悉的事物。也没有张牙舞爪地混淆于所谓的80后呓语化写作潮流中肆意渲染炒作。而是安安静静,淡淡然然地回忆,追忆,忧伤和愤懑。读张谋的文字,也不难发现,他的追忆和书写是明亮的,没有颓废和埋怨。是一往情深的。 由此,我觉得,在文学前赴后继的人流中,张谋有着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热爱文学倾注大量心血。他没有作茧自缚,也没有有好高骛远。在泥沙俱下的潮流中,他把握了文字的本质,写出生活的情趣,在文字中实现了自我情感的蜕变,疗了伤,冷暖自知地生活着,感恩着一切铭记着一切。我想,这些就够了。这样的写作就有了现实的意义。 我和张谋并不熟悉,至今没有通过电话见过面。我们在网上认识,互相认了乡党,知道喝过同一流域的水,赶过同一盛大的庙会。因此,张谋就托咐我为他即将出版的文学集子写点文字,我推辞了很久,张谋仍是坚持,我就内心愧疚起来,觉得好像辜负了什么似地。所以匆忙写下了以上的文字。其实,在和张谋断断续续的交流中,我知道他一直在南方打工,辗转了几个城市,生活并不怎么如意。知道他经营文学已有很多年,至今还在坚持。知道他攒足了劲要出自己的第一本文学集子。这些交织起来的信息使我对张谋的写作有了更多的尊敬。在祝福他写作取得更大成就的同时,我也希望张谋在文字的书写上有更多的节制,在思想的表达上有更多的锐度,希望他能有时间多读书,多思考,在未来写出更有厚度和深度的文章。 2、心上的秋千(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