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张爱玲为什么要和母亲老死不相往来?

张爱玲为什么要和母亲老死不相往来?

她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她具有傲世的血统,出身于贵族家庭,然而她却比任何人都不快乐,她就是冷眼看世界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是清朝重臣的名门千金,她喜欢西方文化,原意到国外接受先进的思想教育。黄逸梵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全身上下都散发着新式教育下的女性魅力。然而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固守传统的老封建,他生活腐朽,自甘堕落。

包办婚礼的弊端逐渐显示出来,这个家庭中矛盾纠纷不断,黄逸梵忍受不了丈夫的恶习,终于在张爱玲四岁的时候选择前往国外留学。四年之后,母亲在父亲的央求下终于回国了,八岁的小爱玲欣喜若狂,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给朋友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表达激动之情。

母亲经常弹钢琴给她听,她是那么地崇拜母亲,多么想成为像母亲一样精通琴棋书画的人啊,小爱玲看着高高在上的母亲在胸前别上翡翠胸针,她想等她长大之后也要这样做。小爱玲面对母亲是既高兴又谨慎,她害怕自己会惹母亲不高兴。

母亲教张爱玲弹琴,教她礼仪,教她如何在上流的舞会中保持淑女气质。但是张爱玲始终没有达到母亲的期望,她不会笑不露齿,也不会在走路时迈着纤纤细步,她也不喜欢参加聚会……

黄逸梵开始用挑剔的目光看着眼前的女儿,女儿在处理人际交往之间的事情就好像是一个白痴,她甚至不敢去理发,不敢见陌生人,这让母亲大失所望,母亲逐渐放弃了对她的培养。

而这,恰恰正在慢慢吞噬张爱玲对母亲的爱,母亲甚至在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朝她大吼,并且不止一次地说希望张爱玲去死,这让本来就敏感脆弱的张爱玲感觉到无助和痛苦。尽管这样,张爱玲还是爱着母亲,那个如神一般存在的信仰。

张爱玲提到过,和母亲一起上街时,不小心碰到母亲的手后感到一股陌生与冰冷。她对女儿没有温情,仿佛是一个陌生人一样的存在。

张爱玲和母亲渐行渐远,在极度缺钱的时刻,张爱玲终于赚到了自己的800元学费,她兴高采烈地拿着这800元去找母亲,却并没有得到母亲的赞赏,母亲只是冷漠地让她把钱放在桌子上。

过两天再看的时候,那800元已经被母亲输到了赌场上。这对于张爱玲来说无非是一个晴天霹雳,这份爱竟然已经如此体无完肤!

张爱玲暗自下定决心将母亲花在她身上的钱全部还给她!她要攒钱!

张爱玲终于把钱攒够了,换成了两条金条,她小心翼翼地等着“债主”母亲的归来。终于等到母亲从国外回来,张爱玲陪着笑把两条金条递给母亲:“感谢你为我花了这么多钱,我心里过意不去。”这并不是感恩母亲,这更像是一种“两清”的方式,更像是陌生人的客套。

母亲潸然落泪,她知道她们之间已经存在一个无法跨越的峡谷。母亲再次出国,张爱玲此后和母亲再也没有见过面,母亲曾在去世前给张爱玲写了一封信:“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见你一面。”

最终张爱玲还是没有见母亲的最后一面,在她把金条递给母亲之后她已经准备和母亲老死不相往来了。

她和母亲相爱相恨,矛盾的感情搅合在一起,爱得有多深,恨得就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