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甚早,但作为一种文体概念,一般认为最早见于南宋时期。如陈飞《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一书说:“(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名称,根据现代学者的考证,实际上在南宋才开始广为流传。为了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的确,南宋时期不少文人著作中都出现了“散文”这一概念,但陈书没有提到究竟是谁首先提出“散文”概念的。杨庆存的《宋代散文研究》一书梳理了南宋文献中的相关论述,并指出:“周必大、朱熹、吕祖谦、王若虚等著名学者是较早提出并开始使用‘散文’文体概念者;杨长孺、罗大经、王应麟是‘散文’概念的积极接受、使用、传播和记载者。……‘散文’概念提出的时间则大约是在公元十二世纪中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8页)。由此可见,“散文”作为一个文体概念,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似乎已成为学界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