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玲,集批评家、散文家和编辑家于一身的女性作家,1963年生于广西贺州,1984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还在大学时代,张燕玲就表现了对文学执著的热爱与出色的组织才能,是广西师范大学诗社、文学社的创建人。大学毕业后,张燕玲曾在广西一所高校任教多年,在系统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同时,1987至1996年先后担任《广西文学》、《南方文坛》的兼职编辑,直至1996年调任《南方文坛》。
张燕玲同时从事散文创作与文艺评论写作,有专著《大草原——玛拉沁夫论》(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其文艺评论主要收入《感觉与立论》(接力出版社1996年版)、《静默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此岸,彼岸》(河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和《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张燕玲卷》(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等集子。其《耶鲁独秀》(《羊城晚报》2002、9、25)、《此岸,彼岸》(《人民文学》2003、11)等数篇散文入选《年度最具阅读价值散文随笔》以及国内十几种优秀散文选本,其中《此岸,彼岸》入选“2003年度下半年中国当代文学排行榜”散文第二名。她主编的《南方文坛》在中国文论期刊界率先改版,不仅将中国最优秀批评家“一网打尽”,而且“催生了中国新生代批评家的成长与成熟”,被誉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文艺报》2000、10、31)。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光明日报》《文艺报》《文艺争鸣》等报刊发表百余篇文论与散文,出版论著四部、散文集三部,一批散文作品选入20余种中国年度选、优秀散文选和《大学语文》读本,并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著作获奖多项。由于在中国文坛的影响力,参与了近十几年中国文坛许多重要文学活动和奖项评审,如连续四届是茅盾文学奖初评委,第六、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委。此外,张燕玲还主编出版了《南方批评书系》三辑***9部,其中《当代文学关键词》(洪子诚、孟繁华)、《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张钧)、《无名时代的文学批评》(陈思和)、《学人本色》(夏中义)和《无边的挑战》(陈晓明)等均在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南方批评书系·无边的挑战》获鲁迅文学奖。她主编的《南方论丛》包括了陈祖君的《两岸诗人论》、顾凤威的《美的解放》、黄伟林的《文学三维》、江建文的《美的解读》、徐治平的《散文春秋》、吕嘉健的《兼美的文化批评》、朱慧珍的《民族文化审美论》以及张燕玲、张萍选编的《南方批评话语》等八部文艺评论著作,这是继1996年《接力评论家丛书》之后最大规模的一套显示广西批评家阵容的文艺批评丛书。
作为国内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学桂军迄今为止在全国影响最大的评论家”(《文学桂军论》),张燕玲无论是工作,还是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数十年勤勉敬业、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尤其在困难中创立文论品牌杂志《南方文坛》,推出广西乃至中国新生代作家批评家,为文学桂军走向全国乃至中国文学发展贡献良多,国内外60余家媒体有良好的评介。1996年起主编《南方文坛》,锐意改版,使之迅速成长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16年中,有11年没有办刊经费,身为评论家、散文家,却以强烈的敬业与奉献精神,四处奔走,争取各方支持,尤其促成与广西师大出版社签约七年合作办刊,走出了一条品牌***享、书刊互动的社刊双赢之路,深受业内好评。16年来,《南方文坛》一直致力于“人文理想,前沿批评”的办刊理念,立足广西,走向全国。以高品位、大视野、重新锐的学术风范备受瞩目,尤其张燕玲坚持理想、坚守专业精神的做人做事作文,深受尊敬。杂志不仅推介广西的文艺家,“催生了中国新生代批评家的成长与成熟”(《文艺报》),而且“集结起中国一支有生气的批评力量”(《人民日报》),使《南方文坛》“业已成长为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文论园地之一”(《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