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我读文言文”为题写500字左右的作文
从小学起,我们便开始接触文言文,但那时只是“小和尚念经”般摇头晃脑一阵。真正开始学习文言文后,我才觉得感触颇深。
文言文里,我看见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背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守着一片内心的宁静,向往那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让人们的心也随之一次次褪去冗杂,沉醉在那“欲界之仙都”。古代文人墨客亦留下了许多美景于他们的笔墨之中。郦道元的《三峡》,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为我们真实的再现了那些惊心动魄的美。碧水清潭、高山耸峙,一切的一切,似乎美得无以言表,却真切地印在白纸之上。文言文是话中的画,所有的画也都展现在话中。交相辉映,让原本平淡的心立刻被一句一句的“话中画”衬得五彩斑斓。
可是,无论文言文语言如何精美,意境如何深幽,却仍让人觉得学着不容易。
也许是为了积累,课本中每篇文章几乎都要背。文言文的文字规律和用法毕竟和白话文不同,有时读起来都很吃力,更何况要背呢?另有一点,虽有言道“浓缩的都是精华”,但“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太深,读了好几遍都仍不知它是抒情,写景,还是争贬时潮。
不论美还是难,却也是有趣的。有时在这里看见一个“之”字,表示“什么什么的”,可是在另一处就说不通了,于是马上想另一种解释。如此反复几次,竟悟出了几点规律。有时能自己读懂一篇文言文,噫!良多趣味。散文的揣摩重在体味情感;小说的揣摩要从细节入手;戏剧的揣摩重在矛盾分析;而诗歌的揣摩重在意境玩味。文言文中所要表现的思想内涵虽较难懂,但只要稍得点拨,便能找到文中妙处,亦会感叹:古文之美,古韵之雅,莫能及也。还有那许多田园情趣奇闻轶事,只要三五笔便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或诙谐、或深邃、或简约、或豪放,总之文言文能够让人在文字的苗圃里采撷更多,有时甚至会流连忘返。
文言文,“让我欢喜让我忧”。我学文言文,体味到的乐趣亦比困惑多得多。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这只言片语中体现,意味深长,常常让人感慨万千。
2. 以“我看文言文”为副标题写一篇400字的作文诸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将唐代的游记推向高峰,被称为山水文章之祖.其时因提倡新政失败,坐王叔文党而获罪被贬谪至永州的柳宗元,亲友皆与之断讯,彷佛被世界遗弃,这个敏锐的文人看到永州这偏僻之处亦被世界遗忘了的山水,不禁感同身受,遂兴发亲切感,山水成了他投射心情的对象.一日,至小丘西小石潭,看到潭水清冽,不免心乐之,看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但看著看著,又勾起他寂寥的情绪,最后怅然而去.《小石潭记》写著:「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一小段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却是几经折腾的人生经验,凝结而成最精简也最有力道的字句.孩子们读古文,在年少时未必能领悟其中心思,但行过悠悠人生路,再次重逢,便成为心情及际遇的最佳注脚,叹赏之外更有无限温暖,古文字句就这么准确地抚慰了一个寂寥惆怅难言的生命.。
3. 我看课外文言文为题写一篇作文阅读春夏秋冬,我学会了欣赏春的柔美,夏的炙热,秋的深沉,冬的哀思;阅读小溪的奔流,我学会了欣赏爱拼才会赢的果敢;阅读时间的流逝,我学会了欣赏“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那份感叹……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品味,在品味中欣赏.阅读书籍,欣赏的主旋律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阅读过《巴黎圣母院》后,你不会再厌弃卡西莫多的丑陋,而会欣赏他的真诚;阅读过《红楼梦》后,你不会再嫌弃黛玉的无病 *** ,而会欣赏她多愁善感的情怀;阅读过三国后,你不会再怒斥曹操的夺权,而会欣赏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魄力……“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请阅读它,思考它,品味它,欣赏它.伏尔泰说过:“时间真是一个谜,最长又最短,最快又最慢,最能分割又最宽广,最不受重视又最珍贵,渺小与伟大都在时间中诞生.”的确,我们应该懂得时间俄的珍贵,否则,怎么会有海伦的给我三天光明的浩叹?怎么会有非洲大陆上倒计生命的习俗?怎么会有托马斯失去爱妻后的遗憾?那么,请记住,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珍视时间,阅读时间,思考时间,品味时间,欣赏时间.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内在美,是我们值得阅读,欣赏的.鸡胸驼背的孔子为何能赢得今人的敬仰?因为他作风美.而身为中国四大美男之一的汪精卫为何遭今人的唾弃?因为他是卖国贼.我们追求美,追求内在美.让我们阅读美,思考美,品味美,欣赏美.记住: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在阅读中欣赏,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态度;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对话;不是一种模仿,而是一种感悟.让我们在清晨打开窗户的那一刻开始阅读,欣赏……自己改一下开头结尾!缩写一下就行了。
4. 文言文《猿说》的翻译我没看懂,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注:不要物象.有些散文,托物言志,作者着意描写某一物象的某一特点,借此表达思想观点,文中的物象特点与作者的思想主旨具有一致性.如:宋濂《猿说》: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犹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嗟夫!猿犹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这一篇短文,借猿的一系列表现,表达了“猿犹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的主题,形象生动而道理显豁.感情.几乎所有的散文,都充满了作者的感情.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则借助人物.景物.物象或哲理来抒发感情,叫间接抒情.在这方面,作者主要通过“辞色”中的褒贬.冷暖来表达思想感情.如:上文《猿说》,从“毛若金丝,闪闪可观”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猿的喜爱,从“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中,可以体味到作者对猿母爱子行为的歌颂与崇敬,从“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中,可以感知猿子对母亲的亲近.孝敬之情;而从“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取母皮向子鞭之”中可以领会到作者对猎人的痛恨.鄙视之意.全文很多冷色调的词语,让人读来产生一种悲剧性的震撼.阅读散文,我们应从“辞色”即“褒贬.冷暖”四个方面细加体察,把握作者的感情.。
5. 以“我学会了阅读文言文”为题写一篇500字的作文亲,你好,你可以把作文中的《韩非子》改成你学过的文言文我真正学会阅读文言是在学《韩非子》四则的时候。
老师让我们把四则的全篇翻译写在一张纸上。我接到这个任务时,慌了手脚,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开始读第一则,怎么也读不懂。 “这则讲的是什么?我怎么会读不懂呢?再翻译一遍。”
我这样反复想,反复译,还是理解不了它的含义。我越来越急躁,开始左顾右盼。
大家好像都没开始写,可是我写字速度慢,万一他们都写完了,我才写道一半怎么办呢?我正要开始动笔写,突然发现左边同学已经写了一半了,顿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不行,必须要写了。
我着急了,笔不停地写着,顾不上欣赏自己的字,顾不上看他人的速度。写着写着,似乎明白了前半段的意思,原来是学驾马车啊,比赛的结果怎么样?果然,徒弟还是输了。
我发现我越翻译就越理解,文章变得越来越简单,原来不会的现在我都懂了。突然,我停住了书写。
“凡”字不懂是什么意思。怎么办?忽然,我想起来自己带了本词典。
我开始查找“凡”。有这么多解释。
“一般驾马最重要……”,不太通顺。“平常驾马最重要……”,不行。
虽然还说得通,但总觉得不大好。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大概”,这个应该是正确的,因为他本来也不太肯定,而且还带有一些谦虚的成分。
我在书上标记好,又开始继续写。 等写完这则的翻译,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要讲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赛马时总想着自己超过别人,别人超过自己,自己的名次如何,就算技术再精湛,也不能同马协调好,自然会输掉。
接下来的几则,我也这样。“边写边理解,不会查字典”的这十个字,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至少对我自己还是很适用的。
在阅读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认真把其翻译成白话文,乍一看,容易啊!可当你翻起来时会异常困难,此时,我们就应该借助古文字典,资料来翻译,但仍要注意某些介词,代词等。代词必须弄清楚代指什么,而有时名词也要注意,因为它们常常由名词变成动词,大家一定要灵活运用哦。
6. 文言文散文怎么写楼主你好,关于古体散文的发展历程我就不说了,在网上可以搜索得到。其实不管是白话散文还是古体散文,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所想表达的思想,但古体散文多了一份讲究,即语言上的优美,有韵味,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又不是像赋那样一味的追求辞藻的华丽、对仗工整。古散文大多是骈散结合的,乍看如古赋,其实不然,因为它比古赋更容易让人看懂,个人的感情融入很重要。下面是我曾写过的一片古散文《游黄鹤楼记》,被收录于由中国散文学会创办的《当代写作》之中,本人也有幸在不久前申请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华诗词学会。
己丑仲夏,择天朗气清之日,游黄鹤楼。匆瞥而归,应爱姐之迫,闭目思忖。须臾,遂拾笔涂此拙作以记之。
汉水疲乏,投于长江,互渗互融,汹涌奔腾,无泾渭清浊之嫌隙,承华夏兼容之博怀。
割现三镇,山水相映,草木葱茏,舟楫鳞栉。近却止步,仰而观之,展檐如欲飞之鹤,栖矗蛇山之巅。沃水涤其清秀,日月增其灵华。千年毁兴屡屡,虽其制有所变改,而雄伟未逊往昔。
置身其内,似仙幻游,壁画楹联,雅致脱凡,古韵溢然,疑时逆返。轻踏木阶,敛气而上,凭吊古贤,悾悾悼亡。子安遗鹤于壁,报畅饮美酒之恩;太白左迁经此,叹仕途跌宕之愤;崔颢诗题黄鹤去,孰能与之竞才思?骚客接踵不息,江水滚滚不竭,文人叩崇此地,似豪侠拜往长城。华装綷縩,和清风摇叶之微声;鸿儒咳吐,逐江水推浪之璧珠。未经弄璋之雅趣,得于钟灵成毓秀。
攀高登顶,雌霓可触,楼宇峻挺,凭栏骋目。涛声鸣溅,唤古之雄魂;楚天袤阔,容今之粟渺。隔岸晴川,抵访苍穹,不见炊烟袅袅,但闻蝉语嘈嘈。向东之水何时停?卧盘之山何日平?血泪注江续其源,骸骨埋石添其峦。一世春秋数十载,怎与江山赛不衰?
呜呼!乘黄鹤消入日暮,古今皆是此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