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娟娟
从前的时光慢,慢到每一粒烟火,似乎都定格在光阴里。
有风的日子,烟囱飘出白烟,聚散不定,闲云野鹤般驻扎。空气里是热热的香,贪耍的娃一窝蜂地从各处蹿出,直往家赶。
我更喜雨天。父母难得歇息,掩起半扇门,在室内闲着。不如做点面食吧!父亲提议。他和面,母亲摘菜,我们在屋檐下将小碗小盆,分开又摞起。雨点落着,筷子敲着,叮叮当当,叭叭哒哒,天地间最灵动的声音莫过于此。
玩累了,就到灶台后面休息。几把柴草放进去,锅膛“哧啦”铺展开。红火焰映衬黑色灶壁,显得空荡,放红薯,放玉米棒,拿火叉搅动几阵,便香了,熟了。冬日的锅膛,尤为丰盛。还可以扔进花生、蚕豆,任它们噼里啪啦地跳跃。待掏出,无不白烟缭绕,把小小的厨房装点如仙境。
父亲在灶台前变魔术。一团面,一根擀面杖,圆扁方随意变幻,可做饺子皮。拿刀一切,就生出无数细条条,白玉般躺在桌面上。便捷的面食是面鱼。父亲边用筷子挑面糊,边斜着面盆,让面一块一块地垂落锅中。下雨似的,溅起阵阵水花。起初无形,慢慢地,在撒满碧绿菜叶的沸水浮起身影,各种形状都有,真像水中潜游的鱼儿。
等面鱼盛到碗里,舀一大勺豆酱,淋几滴麻油,贼香!咬在嘴里,有嚼劲。加上心中欢喜,想象是什么,吃起来就是什么。普普通通的白面,经浸泡、揉搅,完成华丽转身。若加上韭菜叶和葱叶,放油锅里炸,就是脆脆的油饼。还可以静待发酵后,做冷锅饼。浸了油的面食甚香,是烟熏火燎的浓烈气息!
无风无雨的晴冬,清冽空明。晨起暮合时,浓浓淡淡的烟气为之增了几分暖色。放学早归的我们,顺着泥路,在夕阳下奔走。路面有溢出的轻尘。跑得快些,脚边绕起一圈土色尘纱,身后留下淡淡的泥纹。此处小径尘埃飞,彼处村落烟气笼。跑跑停停间,村庄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四季更迭,烟火弥漫。它飘飘悠悠,寄托在时光深处,潜伏在乡野四方。它是缕缕清风,是皎洁的月光,是叶尖的露珠,是瓦砾间的白霜,是涌动的河流。是寂静中的感动,是流逝中的安然。
烟火时光不止在童年。凡人三餐,烟火平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温馨的守候;“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热烈的欢聚;“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是舒卷的自由。庭院深深,草木葱茏,烟火气始终在光阴里滋长。
生命短暂渺小,何不剪几段烟火时光,凝眸欢畅。
作者简介:
邹娟娟 ,江苏东台一教书匠。爱读书,喜旅行。写过一些散文、随笔、小说、诗歌,参加征文比赛获过小奖,作品散见报刊、微信平台、网站,在《工人日报》《农民日报》《散文福地》《东台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次。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