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散文老冰棍

散文老冰棍

顾君义

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极目鸟频没,片时云复轻。沼萍开更敛,山叶动还鸣。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

2020年10月13日傍晚,寒雨霏霏。湿冷的空气从办公室玻璃窗的缝隙透进屋内,身上穿的夹克已经不能抵御秋寒。窗外,雨中纷纷落下的秋叶,让我不仅感到时光匆遽,人生易老,更体会到叶落归根的意蕴。若说叶的归宿是根,是滋养其成长的泥土,那么,当一个人辗转他乡、渐渐老去的时候,他精神所牵、灵魂所系的地方,恐怕便是他的老家——那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了。

此刻,当我的思绪正化为一片叶翩然飘向老家的时候,《我的故乡在天地之中》一书的主编、我的文友杜向东先生通过微信约我为本书写上一点内容,我便欣然答应了。这本书,是2018年底年杜向东先生与范家门景区的范战标兄弟、高晓文经理和文友张国昌先生等人一起发起的“梦回老家”征文活动的文集。这次活动虽然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有关这次活动的一些温暖的情节依然感动着我。

范家门的外婆桥一直在我的梦里摇荡着。为了响应此次征文活动,2019年元旦,我和向东、国昌、燕方、淑霞、巧红等20多位文友,一同来到“山村老家”范家门体验、采风。那天,雪后初晴,天蓝云白,恰是新年伊始,大家心情十分雀跃。来龙洞里曲径通幽,外婆桥上长风呼啸,核桃树高大挺拔,天心洼宛如世外桃源,石屋石洞彷佛原始部落,如今想来,历历在目。这些美丽古朴的乡村景致勾起了文友们对老家的回忆;尤其是摇摇晃晃的外婆桥荡起了人们对故土的眷念之情。情之所至,诗文顿生。参观之后,大家创作了诸多作品,刊登在当时向东先生主编的《登封时讯》上,成为登封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以此为引子,有更多的文友也参与到“梦回老家”征文活动中,大家纷纷拿起笔来,或歌咏美丽乡村建设,或抒发对故人之思,或倾诉故乡难归的怅惘,创作出了很多有分量的作品。

倾诉,只因故乡拨动了心灵的琴弦。王银贵老师在《梦回老家》一诗中写道:“石窑、石碾、石桌/铭记着古老的乡愁/古寨、老井、土墙/倾诉着纯朴的情话。”宋代词人李清照也曾用悱恻缠绵的诗句感喟:“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热爱故土,思念家乡,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种委婉感伤的诗句开始,到现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种直抒胸臆的流泪倾诉,每每涉及故乡,总有诸多”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诗章让人念念不忘。我个人认为,这世界上再没有一块泥土、一间房屋比老家让人刻骨铭心的挂念了。而当老家这些景物人事或消匿或故去,再也无法在现实中寻觅时,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疼痛感便会汹涌而出。

王纪强在《扁豆花开在故乡的心窝》一文中用极其抒情的文笔写道:“老家的扁豆花,开满了故乡的菜园,那些疯狂的枝蔓爬满了故乡的篱笆,一如我的幼稚的思绪,爬上了小院的墙头。一季季的繁花,开满了我的心房。那扁豆的香味,氤氲了快乐的童年时光。”这种繁花满心的记忆,怎不让人留恋?“灰灰菜、抓地龙、鬼圪针、老鼠愁等等,每一样叫起来都能让人马上想象到它们的样子。‘狗尾巴’也一样,形象而生动,而我觉得‘汪汪狗’则更加绝妙,如果说‘狗尾巴’用的是比喻,那‘汪汪狗’用的就是通感了,它让我们从狗尾巴联想到萌态可掬的小狗,且还从视角继而转向了听觉,使人仿佛已听到‘汪汪’的狗叫了。”(赵呆子《汪汪狗》)品味着这精妙的文字,仿佛每一棵野草都是一个精灵,每一株野菜都会呢喃。

读着本书中的每一篇诗文,宛若回到了梦中老家,一幅幅世俗的乡村画面在我们读者面前徐徐展开。仿佛沿着《家乡的小路》去寻觅藏在心底的故乡。曾记否,那里《明月千里照王河》,那里《梦里白云抱幽石》。我们跨过《童年的狂河》,穿过《洧水沟畔的柿树林》,来到《家乡的打麦场》。打麦场上,犹记盛夏时节,扇着芭蕉扇啃着老冰棍在这里乘凉,犹记《冬游范家门》,搬着长条凳,在这里观看来自《家乡的老虎社》。只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你看,《汪汪狗》依然在土崖下摇曳,扁豆花依然在田野上盛开,《老院的大树》依然在风雨中挺拔,可是随着《老屋的变迁》,已经物是人非。那些围着煤火烤红薯拉家常的老人们已经与故乡的泥土融为一体。《故乡是一根刺》呀,看着老家变化得已经认不出的“妆容”,我们浅唱着《游子吟》,轻吟着《绿叶对根的思念》,心里有欣喜,更有莫名的惆怅。故乡是一根刺呀,它扎在我们的骨头里,心坎上,时间越久,扎得愈深愈疼!

本书是征文汇编,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体裁多样,风格各异。有的如黄土般质朴,有的似山溪般缱绻,有的似星月下唠嗑,有的似卢崖瀑布飞溅。但无论是何样文笔,无不是作者用款款深情奏出的心灵乐章。听着这些发自肺腑的天籁之音,我又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田野,回到了蝉鸣声声杨树林,回到了蛙声阵阵的小河边。

在本书付梓出版之际,也恰逢疫情形势趋紧,冒昧地为该书出版“线上座谈”,深知自己文辞拙鄙,不能够表达出向东先生殷殷期望之情。只愿以此为砖,引起大家***赏美玉之情。

(作者系登封市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