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春酒的行文思路

春酒的行文思路

《春酒》教案

五峰渔关镇中学 周翠玲

教材把握:

《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无限追思之情。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辉映成一片快乐而感伤的迷蒙。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无数读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和会酒席上氤氲开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

琦君散文构思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为使散文神凝,她很注意“文眼”的安设,却又不露痕迹。“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和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多年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着“家乡的味道”来展开。文末那句从心底发出的深深的感叹足以让所有的游子动心动容“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些内容使这篇散文凝练浓烈,并以它思想的光辉而使读者受到启迪。

琦君善于使用抒情与叙事并用的方式,在娓娓叙事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淌,文笔自然,不雕琢,不粉饰,描绘人物鲜明细腻,母亲、乡邻都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尤其是母亲的宽容善良勤俭得到了极为传神的刻画。琦君就是用这样一种洗净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说着自己对童年、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理解文章围绕“家乡的味道”精心组织素材,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品味浓浓的思乡之情。

3、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

1、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家乡味”,理解蕴含在春酒中的童年、亲情、乡情才是作者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2、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体验思乡之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浓浓的感情,从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学生准备:学生读熟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标上段序,了解故乡有哪些令人难忘的乡风民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要求:一、你觉得哪些生字新词容易读错写错请做上记号,然后提醒大家注意。二、琦君在故乡喝的八宝酒和在美国喝的八宝酒是一个味道吗?它到底缺少什么味呢?

明确:道地的家乡味

2、过渡:这神秘的家乡味到底是什么味呢?下面我们一起随同作者回到她的故乡,来体验她的“家乡味”。

三:精读课文,关注细节,品味语言和情感

(一)民风

1、俗话说“入乡随俗”,我们先看看她的故乡有哪些独特的乡风民俗?

明确:过新年的种种风俗和禁忌,喝春酒,喝会酒

2、跳读课文,分析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怎么样?用具体的语句来说明

3、小结:淳朴的民风乡情

(二)童年

4、默读1——4自然段,看有哪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最能体现儿时的“我”的童真童趣?找出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

5、小结:A、“我”的天真可爱 B、细节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6、过渡

(三)母亲

7、默读2、6、7、8自然段,分析母亲形象

8、小结:母亲勤劳善良能干大方

(四)总结板书,回味理解家乡味

(五)介绍作者,品读最后一节,体会思乡情。

9、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插入介绍作者

10、品读最后一小节

四、拓展体验:依照示例,然后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仿写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故乡,故乡是每个人的根。我们对于故乡都会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

故乡情结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是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忧思;是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沧桑;是余光中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呼唤;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的永不老去的树……

是(琦君 。)

五、结束语

六、欣赏歌曲《望乡》,以便更深切体味琦君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美丽乡愁。

七、板书设计

春 酒

琦君

淳朴的民风乡情

家乡味 欢乐纯真的童年 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