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国庆期间,有幸和友人去了一趟滕王阁。
十月三号这一天清晨,我们便轻装出发。抵达滕王阁的时候,刚好九点左右。初秋的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洒落大地。哪怕我们身上穿的仅仅只是一件T恤,却依旧感觉炎热,再加上拥挤的人群,不一会儿,肌肤上就渗出细密的汗水。起初我们都有些烦躁,待我们穿过挂满红灯笼的绿荫走廊,一座耸入云端的高大阁楼闯入眼帘,心湖难免波荡。
为了保持滕王阁的神秘感,我们在到来之前都没有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照片。所以当那座阁楼突兀地出现时,那感官上的冲击是何等强烈。我和友人对视一眼,默契地点头:这滕王阁,我们一定要登上去!
在登临滕王阁前,需要穿过大理岩铺就的广场,这广场大概有两三百米长。呵!多么短的路程啊,走过这个广场,恐怕只需几分钟。起初,我们步伐轻快,迫不及待地想要接近它,可到了后半程路,我们不得不放慢脚步。那仅剩的一百来米似乎变得无比漫长,每迈出一步,视线中的滕王阁便高大一分。当我们就站在它脚下,仿佛蝼蚁在仰望巨人,心中仅剩下严肃与敬仰了。这时,我们已经看不清滕王阁的全貌,抬头只依稀看见几层楼,低头是一层又一层的宽大台阶。走上台阶,正中央是一座鹤的石像,它高展双翼,目视前方,作振翅欲飞状。我们齐齐转过身来,寻着它的视线,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一只只白鹤在滕王阁飞舞、盘桓,我的思绪也忍不住飞扬起来。
我们开始登阁了,一楼内的展馆并不足以让我和友人驻足,我们一开始的目的也不在于此,目光仅仅停留了一瞬,就急切地拾掇起脚步,更上层楼。未登阁时,我在阁外艳羡地望着楼上的人,登上阁时,阁外的人亦在看我。二楼、三楼、四楼……越上楼,广场上的人越是渺小,在登上六层时,就只能看到攒动的黑点了。而此时,吸引我们视线的已经不再是广场上的人群。绕到阁楼另一侧,双手撑着栏杆远眺,目之所及,是一条滚动的青色襟带——赣江!一群飞鸟掠过江面,远去再飞回,仿佛眷恋着波光粼粼的江河,我对着天空伸出手,想把太阳摘落西山,这样就能领略一下“秋水***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绝美画面。至此,我觉得我们有些急于登楼了,于是便和友人商量好下午再登一次。
此时,我们耐心地入阁观览。镂空的门窗,夯实的青砖,两人合抱的红漆木柱,还有被搁置在玻璃展柜里的历史,在品味古色古香的同时,我又感受到时空的错乱。我似乎看到封地之王在宴请宾客,多少文人骚客皆聚于此,举杯对饮,高声诵文章。又见一长衫青年,毫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下一篇《滕王阁序》,惊艳满场嘉宾。回过神来,我的心情也随之激荡,恨不得满腔的文采喷涌而出,化作华章。可我终究胸无点墨,只能惭愧地收敛心思。
下楼后,我们又逛了两边的园林,有锦鲤池,有假山,有写满诗的墙。园林里还藏着雕塑的石像,友人说:这是鼠,这是龙,这是牛……有趣有趣,竟然集齐了十二生肖的塑像。在悠闲的游玩中,我们忘却了时间,也忘却了疲倦与饥饿,直到日落西山,我们再度登阁,那一刻,我才真正地置身于那千古名句的美景中。
纸上谈来终觉浅,于登滕王阁前,我只能从序文的字里行间去遐想,直至亲眼见证,才知其观。滕王阁经受住历史长河的洗刷,依旧矗立在岸上,看岁月在更迭,看生命消亡又诞生。它活着,它的文章也一直活着。领略他乡古迹之秀美后,再回想故乡名胜之壮阔,不禁感慨:心之所向,何处不有滕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