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是自己撰写的一篇文章《试论中国书法与篆刻的关系及其文化属性》,2015年8月发表在中国篆刻杂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的书法与篆刻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门密不可分的姊妹艺术。清代邓石如曾提出“印从书出”的创作理念,即篆刻要从书法(尤其是篆书)中汲取精华和营养,离开书法,篆刻就成无本之木。若追溯到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形态——殷商甲骨文(目前考古学证明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形态),我们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印从书出,还是书从“印”来。就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经典问题一样耐人寻味而难以断定。众所周知,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在远古时代,毛笔还未诞生之前,我们的先人是用石块等为主要工具在龟甲、兽骨、石壁上记录历史的。这样的记录方式虽谈不上是篆刻,但是这种契刻形式的记录方式和之后出现的印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今天所谈论的书法、篆刻艺术,它们最初都是以实用为目的出现的,并不具备今天人们所赋予的艺术特征和艺术使命。通过对中国书法、篆刻的学习与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书法与篆刻在其各自的发展进程中通过各自的载体形式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加以继承和弘扬, 在体现艺术美的道路上发挥了异曲同工的作用;另一方面, 两者又因彼此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而展现各自的艺术特征。作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书法与篆刻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性,这种***性又因为汉字这一***同的载体而愈发凸显起来。
一、书法与篆刻都是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艺术形式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同汉字的发展紧密相关,它是以汉字为载体,按照外在的形质美和内在的意蕴美法则对汉字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形式。随着篆、隶、楷、行、草五种不同书体的演变及汉字形体的阶段性变化,中国书法的艺术风格趋于多元化发展。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汉字古文字阶段的篆书形态为主要载体的。篆书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形态,具有极高的象形意味,形体的可塑性强,为篆刻艺术展示方寸之间的万千气象提供了有力保障。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两种。大篆是指秦始皇统一东方六国之前所有的文字形态,如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石鼓文等;小篆是指秦始皇统一东方六国之后在先秦文字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文字。
古代先贤曾云:“篆印必先习篆,以求篆体之笔法,得笔法则得字法而章法随之”。“治印者必先识篆书,不然尺幅之中尚未能平稳,况方寸之间乎,其欲求妥贴者难矣”。由此可见,篆书对于篆刻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书法与篆刻的发展均与汉字的发展密不可分,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文字的发展是较为同步的,而篆刻艺术的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却停留在了篆书上,入印文字并未随着汉字形体的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虽然篆书形态稍有调整变化,但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到了隋唐、宋元官印阶段以及进入文人篆刻之后虽然有很多新的尝试,如用隶书、楷书、草书甚至是美术字等入印,但是因为这些文字象形性和形体可塑性的削弱,入印文字、边框未能进行更好的印章化处理,此种印风未能被太多的人认可和接受。但是在当代篆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方面,此种印风因为它的不完美却留给后人更多的探索空间。
书法和篆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互相包容,互相影响。从刻在龟甲、兽骨及陶器上的符号、文字到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吉金文字、凿刻在石头上的先秦石鼓文, 这些文字形体的演变都与刀(或者硬质器物)这一主要的“书写”工具紧密相关, 彰显了契刻文字的古朴之美。随着汉字形体的演变,毛笔、纸张、墨等文房用品的相继出现,书法则以多姿多彩的面貌行诸于世。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在《中国玺印的起源[1]》中进一步确认现藏于台北故宫博院的三方铜玺为“商代古玺”;在中国的儒家经典作品《尚书》中,记载着商汤给伊尹印章的事;《周礼·地官·司事》中有“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的相关记载,可见印章的历史悠久。中国的实用印章在秦汉时期达到第一个历史高度,之所以会出现秦汉印风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和文字形体的演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书法与篆刻都是由实用性逐渐向艺术性过渡的艺术形式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最初的书法、篆刻和今天我们所理解的书法艺术、篆刻艺术是完全不同的。文字是记载历史的工具,汉字是记录华夏民族历史的符号。“书法”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宣公二年》当中:“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当时“书法”一词的含义是指古代史官修史的原则和体例,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谈及的书法艺术。
书法是什么?几千年来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至今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不同的人却又能说出自己心中的书法为何物。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许正是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方有无数人魂牵梦绕般地喜欢书法,爱书法。如果说书法就是写字的规律和方法,那么毫无疑问它是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无以伦比的实用性。如果说书法是艺术,它是在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逐渐赋予其艺术特性的,其艺术性主要表现在笔墨有法、结体有形、布白合宜、神朗气清、宣情达意等诸多方面。书法的美表现为外在的形质美和内在的意蕴美两个方面。外在的形质美表现在笔、墨、纸所创造出的黑白空间中,富有律动感的线条、多变的造型结构以及形式多样的章法布白等。内在的意蕴美是通过外在的线条、结构、章法所影射出来的书家的思想情趣、文字的含义以及情感上的***鸣和升华使人通过欣赏书法而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及情感波动的。书法的美不像绘画、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那样塑造具体生动的美,它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而汉字又是从生活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产物,所以书法是抽象的线条和造型艺术。书法艺术所体现的美是由无数个看似矛盾的对立因素和谐地组织在一起,体现出来的对比美,如大小、方圆、长短、浓淡、干湿、虚实、相背、俯仰等等。没有对比就没有美,如何将这些对比的因素有机地和谐地组织在一起是关键,这就需要艺术家要具有高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处理手段,这是所有艺术都具备的***性。
和书法艺术相比,篆刻艺术虽然同样是以汉字(篆书)为主要载体的艺术形式,但因其以刀代笔,工具发生了变化,所以既要有笔意又要有刀趣。印章入印文字是一种通过线条、结构造型来表现的抽象艺术,充分体现出篆书文字的象形性和可塑性。古人有佩戴印章的习惯,印章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篆刻起源于印章,印章的出现还是因为生活的需要。古时的印章有官印和私印之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文字形体的制约,印章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在秦汉时期的官印、私印虽出自工匠之手,但是其艺术水准却相当高,迎来了中国印章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汉印阶段。自商玺出现一直到元朝末年,世间所有的印章绝大多数都是由印官和工匠所铸凿、琢刻而成。相传元代赵孟頫是第一个自己设计印稿的人,王冕是第一个以花乳石为印材的人,到明代文彭、何震的出现,开始进入了文人篆刻时代。篆刻由纯粹的实用性逐渐向艺术性发展转变。之后,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开始喜欢并深入研究篆刻艺术,从此中国的篆刻艺术也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明清流派印阶段。文人雅士们开始把印章钤盖在自己的书画作品及信札上,并能够根据自己书风、画风的不同开始设计、镌刻相应的印章与之相得益彰,出现了文彭、何震、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等众多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他们把中国的篆刻艺术推向了一个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新高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版、印刷、摄影、互联网等多种宣传媒介的使用推广,以及考古学研究成果的日益繁荣,中国的篆刻艺术达到了第三个高峰——当代篆刻阶段。在这个时期,印章的实用性逐渐削弱,逐渐向纯粹的艺术性发展。除了应用于书画作品、碑版、器皿的传拓钤印方面,还有一部分就是纯粹的收藏鉴赏,逐渐演变成一种阳春白雪般的艺术形式。但是,印章的实用价值并未完全消失,依然在签署合同、文书等重要环节发挥着作用。这种印章大多是以楷书、隶书等比较工稳、端庄文字形态入印,且多为机械刻制的工艺印章。
三、书法和篆刻艺术具有浓厚的文化性
文字是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的结晶,作为以汉字为表现载体的艺术形式,中国的书法和篆刻艺术必将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这两种艺术形式无论是在书写工具、表现方法、表现内容还是创作者个人素养方面处处彰显着特有的文化特质。
(一)书写和镌刻工具
书法是以文房四宝为主要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造就了书法艺术的与众不同。笔、墨、纸、砚等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笔、墨、纸、砚是中国伟大的创造和发明,每一项都彰显出独特的文化意蕴。中国的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伟大的魅力,和书写工具是密不可分的。东汉蔡邕在《九势》中讲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2]。意思是说书法用笔起笔藏锋,收笔回锋,将劲力贯注在点画之中,锋毫运用体现出充足的力度,字形就会显示出绮丽的光彩。势来运笔时应当挥洒自如,不可犹豫滞止;势去收尾时也应顺其自然,避免急切阻遏。只有柔软的毛笔才能写出这奥妙无穷的书法来。奇特的笔锋构造和丰富多变的用笔方法造就了绚丽多彩的书法艺术。中国墨的发明和使用对促进书法发展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墨色纯正,有光泽,永不退色。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增强了中国书法的艺术表现力。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以及造纸技术的不断改良,宣纸的发明与使用,笔情墨韵在宣纸上得到了更好地发挥与展示,使得书法艺术有了最佳的呈现形式。不同石种的发现、挖掘与使用,推动了石刻艺术的发展,形成了“居无石不雅”、“石不能言最可人”的中国石文化。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除了笔、墨、纸、石头,所使用的其他各种材质都有着独特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并呈现出一定的文化意味,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二)表现方法
中国书法是通过笔法、墨法、章法等为表现方法的线条书写和造型艺术。不同的书体在用笔技巧上各有不同;墨法上有干、湿、浓、淡的轻重对比变化;章法布白形式多样,计白当黑变化无穷。篆刻是通过篆法、章法、刀法来表现方寸之间的万千变化的。所谓篆法是指用字要符合“六书”不用错字,且印面文字要风格协调统一,融通和谐;章法布局要疏密得当、穿插腾挪使印面文字印章化;刀法表面上看指的是用刀的方法,但它还包含着用笔的方法,透过刀锋看笔锋,要刀笔相融,既有笔墨韵味又要有刀石之趣。
(三)表现内容
书法既可写在纸上, 又可以写在木头、石头、竹简、碑板等材质上,还可以先书后刻,便于流传和保存。书法的表现空间强大,同时也扩展了其表现内容的丰富性。书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文学修养可以尽情挥写自己喜欢的内容。诗词歌赋、经文妙语、名言警句、散文随笔皆可作为书写内容而进行创作。而篆刻艺术就不同了,篆刻艺术是一种在方寸之间展现万千气象的艺术,印章所拥有的空间相对于书法而言是有限的,这大大限制了篆刻艺术所能表现的内容。在“凭信”这一种用途上,无论是官印还是私印,一般在印章上刻的内容无外乎是人名、年号等内容。随着篆刻工具、材质的发明与拓展,印章在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上的广泛使用,所刻内容较之以前单纯的姓名、斋号等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内容,名词佳句、吉语肖形皆可入印。但是印章印面的狭小在多字印的处理上还是具有超高难度,尤其是古玺一路的写意印风,章法上难以融通,很难创作出多字印的佳作。中国的书法和篆刻,它们在表现的内容上都具有一个***性,用于艺术创作的内容大都是具有高格调的名词佳句,均表现出高超的文化内涵。
(四)创作者的品德和文化修养
纵观中国的书法史和文人篆刻史(实用印章阶段除外),凡是在史册中名垂千古的那些书家、篆刻家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修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所以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不仅仅是因为字写得好,所撰序文言辞优美、情感酣畅淋漓,同样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颜真卿能够被后人所学习和敬仰,除艺术修为之外,与其刚正不阿、大义凛然的人格魅力密不可分。当代著名艺术家齐白石先生在诗书画印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艺术成就。但老人刻有“老夫也在皮毛类”一印自用,尽显老人低调、自谦之品格。作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门姊妹艺术,缺少了品德的支撑和文化行为的滋养肯定走不远。也许有人会在某一阶段某一特定历史时期靠着小聪明小伎俩而风光无限,但是若将其放置到艺术长河之中,若干时间后你根本就看不到他的任何影迹。
综上所述,中国的书法和篆刻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都是以汉字为主要表现载体、由实用性逐渐向艺术性过渡、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和智慧的结晶。篆刻艺术离不开书法的支撑和滋养,同样当今的书法艺术也离不开篆刻艺术的烘托和渲染,书法作品中的用印,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内容适宜、格调高古的印章会为书法作品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2004年7月第,6次印刷;
2.寒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8月第二版,2014年4月第4次印刷;
3. 何炳武.论书法与篆刻艺术(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6-9;
[1]《中国文物报》1992年7月6日刊登,后收入《缀古集》第78-8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7月第六次印刷,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