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晚年时期的拓跋因常服食“寒食散”而变得喜怒无常

晚年时期的拓跋因常服食“寒食散”而变得喜怒无常

道武帝拓跋晚年,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其中矿物质的提成物对人体很有害,使得这位不到四十岁的皇帝屡屡病发,或数日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他整晚整晚地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见的鬼物说话。

白天上朝时,他又喜怒无常,追思朝臣旧恶前怨,大加杀害。见到大臣脸色有异,或呼吸不调,或言辞失措,就大叫而起,亲自殴打致死在大殿之上,尸体都一字排开摆放于天安殿前。

这一来,朝野人心骚动,各怀忧惧。

拓跋年青时,在贺兰部见到自己母亲贺太后的妹妹很漂亮,就对母亲说明心意,要娶小姨为妻(拓跋部起自沙漠,礼仪人伦不同于汉族)。当时贺兰太后坚决答道:不行!我这个妹妹太过于漂亮了,必有不善不吉的兆头。而且她已经嫁人了,不能夺抢别人的妻子。

拓跋绍自小就凶狠无赖,喜欢打劫行人,剥光人家的衣服取乐,又常常杀猪剁狗,荒悖无常。拓跋很生气,曾经把他头朝下吊在井里,垂死之时才放他出来。

公元409年的某一天,性情无常的拓跋公然大骂贺兰妃,把她关在宫里,要杀掉她。贺兰妃派人向儿子拓跋绍求救。当时这位小王爷才十六岁,凶猛性格酷似其父,夜里与宦官宫人密谋,跳过宫墙,冲入天安殿。周围侍者惊呼有贼,拓跋四处摸索半天也找不到弓刀,被冲进来的逆子拓跋绍一刀杀死,时年三十九岁。

拓跋鲜卑,在道武帝拓跋之前,确实是鲜卑种群中文化落后的一支。行军作战,拓跋部均是以部落组织为单位,即军事部落形式。北魏登国九年(394),拓跋鲜卑内部才采取类似 *** 屯田制的分土定居。随着道武帝四出征讨的节节胜利,大部慕容鲜卑、中原 *** 、高丽杂虏等等各族人民均被北魏迁至塞上,给以耕牛,计口授田,为拓跋鲜卑军队提供兵源以及军粮。

渐渐地,拓跋鲜卑从氏族形态转变为地域形态,日益仿效中原汉族政权形式,奴隶制形式慢慢转化,军事贵族也渐渐成为汉地郡县制的统治类型(也就是国内一直延用的封建制说法。其实,封建制一词极其不准确,自秦以后中国社会各王朝一直是以郡县制为统治样本,皇族、贵族即使有封国也是食俸而不食邑,对封地内人民没有实际统治权。特别是在西汉七国之乱后,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制在中国已经消亡)。

恰恰是拓跋鲜卑制度的汉化和兼收并蓄的灵活化,田租户调日益成为拓跋北魏的主要统治形式,原来的鲜卑军事贵族也都逐渐成为类似中原汉族的大地主,由此,奠定了日后赫赫大魏的强大的经济、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