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散文英雄死后的屈辱事件

散文英雄死后的屈辱事件

1951年5月18日上午9点,在湖南沔阳县中,九名在动乱年代作威作福的乡村恶霸汉奸被解放军战士押送到沔阳县的刑场当中,在周围一片群众的谩骂声中,这几名往日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恶霸汉奸个个都垂头丧气,有的在想到他们接下来的将要面对的结果更是面如死灰,但是在这群人中,就有这么一个列外,从始至终,他都是那么的坦然,哪怕挂在他胸口的牌子中写有大汉奸的字样,他依然无所畏惧,甚至他的眼神中还有那么一丝丝解脱的味道,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作为一个汉奸大多都是贪生怕死,又或者想要荣华富贵的人,然而在这名刑犯的眼中,他无惧、无畏,有的仅仅只是坦然,难道他对命运屈服了吗?终于随着事情后来的发展,一代谍将的辛酸往事终于浮出了水面。

1895年, 黄标 出生于 湖北省沔阳县峰口镇《今洪湖市峰口镇》张家台村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黄标的出生也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多少的欢乐,反而因为多出一个黄标反而让这个家庭过得更加的艰难,最后不得不将黄标的二哥过继给了亲戚才能勉强糊口,但这也仅仅只是能维持,到了黄标 1 1岁时,由于连年的军阀混战导致饥荒遍地, 因此黄标的母亲不得不带着仅仅只有11岁的黄标到城里去进行乞讨。但是天不遂人愿,在乞讨的过程中,黄标与母亲不幸走散

痛失爱子使得黄标的母亲深深地陷入了自责当中,整日以泪洗面,没过多久就把一双眼睛生生的给哭瞎了,黄标在与母亲走散后,孤苦伶仃的她原本以为此生无法在见到母亲,幸好一位好心的道长收留了他,并教授他武艺,但是黄标的心中始终也牵挂着自己的母亲,害怕母亲担心自己,于是在跟随道长学了三四年的学艺后,年龄增长的他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于是他便向道长请辞回家看望自己的娘亲。

1910年,下山后的黄标匆匆往家的方向走去,此时他的心情是十分的激动,他想到如果母亲见到他还活着是怎样的高兴,但是当他推开门的那一刻,他呆住了,他的母亲瞎了 ,而当他通过哥哥们知道了母亲为当年因为自己走失而哭瞎的双眼时更是自责不已,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他下定决心要留在母亲的身边,给她端茶送饭,每天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中间他还娶了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的女儿束新安为妻,并育有三子。

但是这样平淡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1925年,随着当时当地政府克扣赋税严重,导致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黄标 眼看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于是便于好友 田二天、丁耙头 一起打算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由于 黄标 平时为人好爽仗义,加上身手十分的不凡,因此他一号召就有不少人纷纷响应,很快规模就达到了上百人的规模。

但是无奈,由于没有紧密的计划, 黄标 的起义计划失败了,但是他并没有气馁,反而顺势将队伍一起加入到了革命事业当中,在参加革命的时间里, 黄标 也开始逐渐成长起来了,他骁勇善战的同时也变得足智多谋了起来,会分析问题的所在,加上不小的号召力,在1930年到1931年间 ,黄标先后担任了沔阳县苏维埃政府经会主席、湘鄂西省委会海关登记处主任等职务 ,黄标都干的头头是道。

1932年随着我军的势力不断壮大,湘鄂根据地针对红军的“肃反”运动也开始了,也波及到了 黄标 ,无奈之下, 黄标 只能带着队伍突围出去,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黄标沉着应对,中间还顺手救下了金华寨寨主的侄女,但同时黄标也与组织彻底失去了联系,于是黄标带着剩余的队伍也留在金华寨。

在金华寨期间,由于 黄标 的身手不凡,帮助金华寨解决了多次危机,加上豪爽的性格,使得很多金华寨的弟兄都对黄标钦佩不已,当金华寨宣布黄标成为金华寨的接班人时,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对,黄标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掉帮规,让手下的人开始劫富济贫,不准欺负平民百姓,金华寨也个更名为洪帮,一个专门路见不平的帮派。

因此 黄标 在民间的声望得到了大大增长,百姓称呼 黄标 为四哥、四爷,仁义大哥等称号,但是 黄标 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虚名,他想要改变的是千千万万个国人的命运,所以他对于打听组织消息的情报从来没有听过,在打下一定的声望过后他甚至开起了一间茶馆,让自己的家人一边做生意一边帮他打听关于组织的消息。

1937年, 日军 发动了震惊世界的 七七事变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而 黄标 左等右等都没有等来组织的消息,却等来了日军全面侵华的消息,国难当头,组织没有任何的消息, 黄标 报国之路无门,只能带领洪帮的兄弟对日军进行小打小闹的袭扰,但是相比训练有素的日军, 黄标 带领的洪帮弟兄实在不堪一击,这使得 黄标 的心中沉闷不已。

1938年,日军占领 沔阳县 黄标 与洪帮的弟兄更是苦不堪言,打又打不过,生存空间又一度被无限地缩小,可以说 黄标 与他手下的洪帮就是日军口中的一块肉,日军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但是日军攻下 沔阳 县城后却反而对黄标以及他手下的洪帮不管不问,这着实让黄标十分的不解,甚至当时黄标的心中都有了如果日军来犯,他必定要与日军同归于尽的想法了。

直到后来,当沔阳县的汉奸 雷筱圃 找上 黄标 时, 黄标 才明白为什么日军迟迟没有对黄标下手了,原来是日军看中了黄标在当地的声望,想要黄标出任沔阳县保安队的大队长,但是都被黄标给回绝了,甚至到后面当汉奸雷筱圃前来找黄标之时,黄标都避而不见。直到1940年,这一天,几名仪表不凡的人找到了黄标,起初黄标还以为是前来拉拢他的日伪军,正准备开门将他们打发走,谁知一开门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老领导天汉地委书记顾大椿,沔阳县委书记王全国以及我军襄南军分区李人林等人,苦寻已久的组织,在如今自己危难之际,主动找上门来,黄标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当几名领导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来意时,黄标从惊喜到惊恐再到不可置信,因为李人林等人前来找黄标,是想让黄标趁机打进敌人的内部,为我军提供可靠的情报,但是心中充满热血的黄标,在看到日寇自入侵中华大地以来犯下的种种罪行,想让他投靠日寇,当一名汉奸,哪怕是假的,黄标都是万分的不愿,但是经过李人林等人苦心开解和经过内心的不断挣扎 ,黄标最终为了能够更好的牵制敌人,解救更多的同志,他同意打打入日军的内部,成为一名他曾经最为痛恨的汉奸。

当黄标从一个铁骨铮铮的英雄变成了一个大汉奸,沔阳县的百姓们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从一个英雄到人人唾骂的汉奸,可以想象黄标的心中有多么的痛,他很想大声说道他不是汉奸,但是为了任务,他只能咬牙隐忍,背负骂名,而他的真实身份却只有仅限的几个人知道,当昔日的一同打游击的好友余清得知黄标成为汉奸时,心中的怒气不打一处来,认为黄标贪生怕死,于是打算刺杀黄标,但是不幸的是刺杀失败了,余清被日军抓获,当得知余清的身份是我军战士的同时还是黄标的好友时,日寇们为了考验黄标投靠的决心,于是便打算将余清交给黄标处置。

一边是昔日的好友兼同志,一边是日军的考验,黄标的内心是十分煎熬的,如果对余清既往不咎,那么日军同样也不会放过余清,而且自己还容易暴露,任务也彻底宣告破产,那到底如何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从日军眼皮底下救出余清,而自己又不容易暴露呢?最终黄标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定,那就是要偷天换日, 他首先抓住了一名恶事作尽的土匪,然后将这名土匪打得满身的血污,又将余清也严刑拷打一番,次日他发出公告,声称余清刺杀自己失败,要当众对他处以极刑。

就这样这名土匪成为了余清的替死鬼,而日军也相信了黄标投靠的决心,在充分取得日军的信任后,黄标如法炮制,以扫荡游击为由抓获了不少土匪,李代桃僵的救下了一批批的战士。

一天,一名汉奸到沔阳县的陈庄中抓获了三十多名青年妇女准备献给城里的日军,当黄标得知后他匆匆赶来,黄标深知,他如果不能救下这些妇女,那么这些妇女的命运可想而知,赶路的途中, 他想到陈庄最近发生的传染病,因此他便折到返回,事先买通好军医,然后向日军的军官阐明了陈庄正在又慢性传染病的缘由要让军医检查这些年轻妇女的身体,果不其然,在这30多名年轻妇女中,仅仅只有6人 健康 ,其余的都染上了传染病 ,这让沔阳县的日军司令十分的气愤,除了6名 健康 的妇女能够放走外,其余染病的,这位日军司令官竟然要活活将他们烧死。

这可把黄标吓得,真的是刚出狼窝又要进虎口呀!第二天,在日军准备烧死这些妇女时,不得已, 黄标继续站了出来,并声称不能烧,不能烧,日军司令见此一幕自然火冒三丈,直接将东洋刀架在黄标的脖子上,并要黄标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但是哪怕黄标被刀架在脖子上,他没有丝毫的害怕,反而一副处处为日军着想的模样说道,这个不能杀,杀了会激起民愤,那么往后皇军该到哪里去纳粮呢?而中国对付传染病的办法也不是火烧,而是隔离,因此这些人将他们放回去隔离好就行,而且日军的口号是建立大东亚***荣圈,如果这个时候激起民愤,那么皇军的形象可就没有了。

终于在黄标的一番说教下,沔阳县的日军司令觉得黄标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将这些妇女统统送回陈庄。

随着黄标的汉奸名头坐实,消息也传到了他的老家张家台,一时间黄标卖主求荣,贪生怕死的声音也在张家台中传遍开来,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对黄标唾弃不已,而他的家人们,母亲自从得知儿子成为了汉奸,从此拒不相见,族人用剪刀将他的名字从族谱中剪去,他的妻儿因为他是汉奸,儿子在学校中被人嘲笑,抬不起头,妻子遭受乡里乡亲的白眼,但是对于这些,黄标却是有苦难言,在外受人唾骂,在家妻儿也均不待见自己,儿子更是从自己当汉奸时起就没有叫过一声的爸爸。

或许是对儿子太过于失望,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晚上,黄标的母亲请来了亲家束老书写遗书,在昏暗的灯火下,黄标的母亲诉说,亲家束老书写。

其中的一字一句无一不是对儿子的失望和恨铁不成钢,写完后的两个老人抱头痛哭,而黄标的兄嫂们也从这一天开始害怕母亲想不开而日日夜夜轮流守护,但是无奈,最终黄标的母亲还是趁他们不注意自缢身亡,当黄标得知消息匆匆赶回家中时,迎接他的却是兄嫂那吃人的目光,当哥哥拿出母亲写给黄标的遗书时, 黄门之败类,炎黄之孽种”等字眼深深的刺痛的着黄标的心,无奈他的身份不能暴露,一切的一切只能埋藏在心中,只待革命胜利时才能对着母亲的灵位诉说。

母亲因为自己而自缢使得黄标深陷愧疚之中,记得儿时因为与自己失散,导致母亲哭瞎了双眼,晚年时没有能够好好尽孝也就罢了,还连累母亲蒙羞自缢,因此黄标特意建造一座玄灵宫,算是给母亲的一种安慰,同时也可以作为我军的一处秘密联络之地。

1941年,为了隐蔽性,在玄灵宫开光之际,黄标特意请了沔阳县的日军司令前来参加盛典,由于当时的这位沔阳日军司令也信奉佛教,因此欣然应允,有了日军司令作保,玄灵宫成为了一个十分坚固的联络基地,李人林、顾大椿等多次前往玄灵宫获取情报,商讨抗日大忌等。

同年,因为皖南事件的爆发,新四军的粮饷被彻底断绝,因此在沔阳县一带的新四军第五师约有6万正规军以及30万的民兵的生活处境十分的困难,当黄标得知这一情况时,立即每个月筹集了800大洋转到前线的根据地,但是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前线的指战员们依然只能吃糠咽菜,800大洋还是太少了,根本于事无补。

如何能解决困境呢?心思缜密的黄标瞄上的内荆河,因为他明白,自古以来,内荆河都是江汉平原的水上交通要道,一旦能够控制住这里,那么新四军的粮饷就有了,为了解决好我军的粮饷问题,黄标自告奋勇,为日军的物资运输船保驾护航,当得到日军的首肯后,黄标在日伪军的协同下,快速的扫清了内荆河上的土匪,并派人设卡收费,这一成果很快就见到了效果,过往船只多,光每天的税收就是一大笔的收入,日军见此自然是很高兴,对黄标也更加的信任。

而黄标呢?利用手中的权利,偷偷地从每个月的税收中抽出了20万的银元,交给后方的根据地,为了隐蔽性,这些行动当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因此当时几乎不管是日本人还是我党的人员,都不知道第五师的粮饷是从哪里来得,因为黄标做得太隐秘了。一直到1978年,当时的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在接见《重返洪湖》的电视剧组时透露,人们才知道黄标以及他的特别党组究竟做了什么样的贡献,黄标的一个月20万的银元也是当时第五师的主要财政支柱。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黄标率领部下600余人,20多条船,浩浩荡荡地向襄南军分区的驻地进发,时隔13年的时间,黄标终于再次回到了组织的怀抱中,被任命为襄南军分区汗沔副指挥,享受副师级的待遇,但是没过多久,内战爆发,黄标所在的第五师被国军围剿,在战斗中,黄标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被迫退下了隐蔽休养,但是在养伤期间,黄标的警卫员叛变,独自丢下重伤的黄标逃跑了。

从此黄标再次与队伍失去了联系,伤好后的他身披袈裟,在湖南益阳等地一边化缘一边等待队伍的到来,可是随着战争的进程,部队改编整合的太多了,仗也越打越远了,1949年5月,湖北解放,但是黄标的部队早已经不知道被调往何方,甚至由于部队的扩编整编,他已经连部队的番号都不知道了,无奈之下,黄标只能前往武汉寻求一位战友,最终经过介绍,黄标在武汉市某得一份公安局政保处情报站的站长工作。

在工作期间,黄标毒辣的眼睛快速地侦破了两起特务案,因此受到了嘉奖,但是似乎老天爷根本不愿意给黄标一个平淡的生活环境,1951年春,沔阳县政府为了响应镇压反革命的号召,决定将旧 社会 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恶霸汉奸进行正法,黄标自然成为了沔阳县的头号目标,因此沔阳县公安亲赴武汉对黄标进行抓捕。

面对沔阳县公安的指正,黄标百口莫辩,因为他已经离开组织四年了,党籍没有恢复,而他的身份又是仅仅只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但是如今知道他身份的人却在何方都不知道,他还能怎么办,就这样黄标被沔阳县的公安带走。但是由于黄标的秘密身份,时任武汉市的公安局局长朱涤新立马将情况报到省部,省公安厅厅长陈一新也觉得事有蹊跷,于是立马以需要黄标配合破案为借口,将其从枪口救下。但是由于当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黄标就是我党派入日伪军的谍战人员,因此黄标仍被以叛变革命,充当汉奸的罪名被判十年的有期徒刑。

1953年,或许是背负了太多太多,加上早些年遭到的创伤,黄标从入狱时起,精神状态就一直不佳,终于在8月3日病逝于武昌的监狱之中,一代谍将就此陨落。

1955年,黄标的儿子黄忠汉在无意间翻看《洪湖革命史》时突然发现其中的一句话令他久久不能释怀,“为了工作的需要,我们秘密派遣了工作人员到日伪军的内部当中,如黄标、刘凤亭等,他们忍辱负重,在敌人的心脏与敌人进行没有刀光剑影的搏斗。

这一句话深深的刺痛着黄忠汉的心,想当初,他不理解父亲,甚至任何人都不理解父亲,为何好好的就跑去当汉奸,殊不知他父亲一生中最憎恨的就是汉奸,但是为了革命的胜利,他忍辱负重,忍受所有的唾弃,当自己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时,因为误解父亲的关系,对于他的去世既然没有感到一丝的心痛,甚至一丁点的悲伤感都没有。

如今 哪怕他去世了,但是依然背负着汉奸的罪名,可父亲并不是汉奸,反而是战斗英雄,于是黄忠汉坐不住了,他开始四处奔波,只为找寻为父亲正名的证据,哪怕后来他被打成了右派,黄忠汉依然没有放弃,对于黄忠汉来说,父亲在世时他已经背负了太多了,死后决不能在背负一个汉奸的名头。

终于在黄忠汉的不懈努力下,他从父亲的战友刘凤亭那里得到关于父亲的点点滴滴,从此他一遍一遍地写着父亲的事迹,有小说,有散文,有剧本,而黄忠汉这样做无非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明白,他父亲那英勇而又落寞的一生而已。

1979年9月15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详细的复查,确定了黄标在抗战时期为我方谍战人员的身份,故而撤销原告,宣判黄标无罪,1980年,武汉市公安局为黄标平反。

2014年8月3日,距离黄标遗恨而去已经过了整整六十一载,这一天,黄标迁葬于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中。

在战争年代,像黄标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为了胜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敌人的心脏位置与敌人斗智斗勇之余,还要承受家人,乡里乡亲的不理解,甚至自己人的刺杀,身为一个谍将,他背负常人难以背负的重任,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委屈,向伟大的谍将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