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如何寓情于景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如何寓情于景

这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

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寓情于景,结着景色写出了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

出自宋代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为: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

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考证,欧阳修这首词当作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3年)暮春,是作者早年行役江南时的作品。

思想主题:

此词主要抒写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上阕写行人客旅的思念,展示游子剪不断的离愁。下阕写居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写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百度百科-踏莎行·候馆梅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