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散文美在哪里

散文美在哪里

我以为,美在:真,文,味。

“真”是什么?真体验、真感情、真识见之谓也。

人们之所以爱读散文,喜欢散文,全在这里。因为它体现了作者的真经历、真感受、真性情、真见解,读起来就像与老朋友对唔,一点虚假也没有。当人们看够了那些虚情假意、装腔作势、无病呻吟、花里胡哨、故作高深的东西之后,是多么向往真、渴望真啊。所以,一读到抒真情、写真历、存真意的作品,一读到那些本真、本色的东西,自然就感到亲切,感到清新,喜欢它,愿意读它了。

惟有真情实感的东西,才有生命力。

当前散文创作的毛病,在于失“真”。本来是个贪欲之人,却作忧国忧民状;本来是官迷心窍,却故作高深状;本来是男盗女娼之徒,却装作良家子女。就像古代那位潘安仁一样,一面见了大官儿就“拜路尘”,一面又高吟“闲情赋”,其人格和作品发生了严重的裂变。

当然,这种情况,不能说普遍。要说普遍的、大量的,是剽窃人家的思想,套用人家的感情,而恰恰没有自己的独得之思考、独有之体验、独具之感情。文章一读,就好像碰见了老熟人,经常见面,毫不陌生。

散文不是小说,虚构是基本上不允许的。喜欢虚构,写小说算了,何必折腾散文?但是,绝对真实,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散文不是照相。即使照相,也未必完全真实。既然是创作,主观的东西,总是少不了的。合理的想象,真实的虚构,应该是允许的。什么叫“合理的想象”“真实的虚构”?只要读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明白了。范仲淹没到过岳阳楼,没见过洞庭湖,全凭想想写出,但是,谁又说它不真实?因为,他想象是合理的,虚构是真实的。

那么,什么是“文”呢?

“文”,即文采。现在真的是好多散文千篇一律,缺乏文采。即使是所谓散文年编,里面也有许多文章无文采可言,不忍卒读,老和尚的帽子,平塌塌。

由于缺乏文采,都运用相同的词语,相似的句法,一样的说法,结果是,许多散文,像是出自一人之手。从语言里,看不出作者的个性,看不出作者自己的语言习惯、语言色彩。

古人可不是这个样子,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一样吗?韩愈和柳宗元一样吗?三苏都有一样的遗传基因,写的文章也大相径庭。

现代的大家,也不一样。鲁迅和周作人一样吗?赵树理和老舍一样吗?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都写农村,也不一样。为什么到了当代,句子阁,就像从一个模子扣出来的一样,千人一面了呢?

第三,说说“味”。“味”是什么?不好说。打个比方说吧,就好比文章里的佐料,呸!佐料也不对。那是什么呢?就是文章叫人读了以后,觉得有意思,也呸!“意思”也不全对。这样说吧,就是文章读过以后,觉有“暗香浮动”,叫人品砸不尽,低回不尽,唏嘘不尽,久久地不忍释手。至少叫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这种东西,叫“味儿”。它是感情的?是,又不全是;它是理性的?是,又不全是;它是智慧的?是,也不全是。“味”从思想来,从情感来,从行文的格调中来,从语言的组合中来。好的滋味,绝不是单一的,它应该是复合的。这种复合,又不是物理的掺和,而是化学的溶合。它们各自接纳了对方,并改变了自己,于是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滋味,叫人百品不尽的滋味。

有了滋味,散文就有了嚼头,就有了魅力,句子阁。

否则,如毛泽东所批评的“语言无味,像个瘪三”,谁还想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