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我读《她们》

我读《她们》

写一篇读后感,比人家写一篇小说还繁难。

是听小盆友说的,知乎上有人认为当代作家里面,阎连科的文字是最好的,不管这种评价客观与否,我好奇心起来了,好像还没怎么看过阎连科的书。想找找他的代表作,结果却买回来这本《她们》,新出的散文集。

书早就读完了,连带着读完了莫言的《晚熟的人》,毕飞宇的《推拿》,但写读后感这事,迟迟没有动手。我动过心思,想把这三本书的读后感一并写,都是当代作家,阎连科和莫言都有部队经历,语言风格上还有点可比性,应该会蛮有意思的。但是,仔细一想,我哪里有这个能耐啊?也太自不量力了。就算一本书说一本书,也不过记录些零碎的感想,只是对自己有个交代罢了。

《她们》,首先以“她们”这个名字吸引了我。自不量力的我,也曾经想过书写女性系列。而男作家,专门书写女性系列,更是一下戳中我。阎连科在自序里的第一句话是:写一本薄薄的散文,需要十年的等待,这是一种微笑的隐痛。他接着写道:有的写作,其实就是念念不忘的煎熬和等待。十年等待,才摘下了这颗“粉苹果”。如此慎重的书写,笔端饱蘸着深情厚谊!怎不令人好奇!

除去自序和尾声,本书一***七个章节,第一章和第七章的题目都是“她们”,书写的是家族女性之外的女性。第二章到第五章写的是姐姐们、姑姑们、娘婶们,以及母亲和嫂子,第六章名为:第三性—女性之他性,以论说为主。每个章节里面,都穿插了独特的阎连科式的“聊言”,他的解释是:信马由缰的闲话。似乎书写那些女性需要太多心力,总是需要停下来歇一歇,内心里再寻思寻思。但是读聊言的感觉挺奇怪的,阅读的延续和沉浸被打断了,与作者企图让你更加贴近他的意图背道而驰。我个人的感觉是“聊言”并非必要。或许,这是阎连科对于书写女性的一种过于慎重的态度吧。

而阎连科的文字,确实极好。举重若轻,简洁、质朴,既漾着灵动,又很有力量,仿佛秋天的田野里吹来的风,混杂着泥土和成熟的稻子麦子、果子的气息,令人只想沉浸其中。同时,这些文字还是极其自由的,从眼前到过去,从过去到未来,从一个片段到整个人生,甚至不同视角,自由切换而丝毫不觉得生硬。这样的文字是否是当代作家里最好的,我说不上来,但确实令人欢喜啊!

在所有章节里,我喜欢的还是那些作者作为主要角色和“她们”发生紧密联系的部分。第一章“相亲对象”,每个形象不着几笔,便如刀刻斧凿一般鲜活。这一章里,通过“我”和“她们”之间发生的相亲、“恋爱”故事,“我”的人生经历,以及对于生活的思索也有了充分的体现。在写和妻子的故事时,笔端是无法释怀的凝重和深情。我不知道,如果是更年轻一代的人来读,是否还会被打动?在写家族女性的章节里,最打动我的还是“母亲”,尤其是“过年搓澡”那一篇更是给我很多感触,最浓烈的亲情最自然。文字也是简单自然到了极致。就像是最本真的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手法来烹制。阎连科的文字细细咀嚼,总是体现着这样的追求:返璞归真。

再说说我眼中的阎连科的女性视角吧。整个集子对于女性的书写,贯穿着他关切珍重女性的态度。相比于尊重、敬重,珍重更有“爱惜”的成分。即使是第七章中与他自己没有关联的女性书写,虽是更加客观的态度,但笔端仍然流露着对女性充分的爱惜。这种爱惜,包含着理解、宽容和悲悯,是非常温暖的。而从第六章“第三性—女性之他性”的“聊言”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些“爱惜”的源头:女性承担了太多!他认为,女性,尤其是他家乡那片土地上的女性得到的所谓平等,不过是时代对劳动力需求的产物,不过是女性屈从于“物望”的产物,女性,从而被“异化”出“他性”—如男人样劳作,充满了“男人气”!这样的平等,既称不上是平等,或许还可以说是另一种“掠夺”。男性作家能够有这样的视角,确实令人感佩!

而作为女性读者,掩卷沉思,无数个“她们”的身上,是否也闪动着我们的影子?反观我们自己,处于时代的洪流、社会的缝隙中,是否确切地知道身为女性该有的价值?我们是否真正关注自身的成长,还是经常被“他们”的视角和评价所绑架?我们,真正了解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