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夜读书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明媚的阳光把整个世界照得透亮。从冬寒料峭里走出来,春风一吹,顿时耳目清新,通体舒泰。特别是宁静温暖的春之夜,洗浴完毕,一天的疲乏都烟消云散,此时,斜卧床头,读几页自己喜欢的书,自是无比惬意。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光大好的日子,也适合读书。当夜幕降临,远离了白天的纷繁喧嚣,此时,我便选择隐于屋内,与书作伴,独享一份孤单的美丽。春意浓浓的夜,室内气温正好,不似寒冬那般冷得直哆嗦,离开火炉和被窝便手脚发麻,也不比那酷夏的炙热,不开空调,一坐就一身汗。春夜里,尽可披一套纯棉薄睡衣,或坐或躺,轻轻翻动书页,书香弥漫,心情于是大好。
好时光,必要读好书。很多时候,我选择读唐诗宋词。读一读那些远古的文字,可以涵养性情,陶冶情操,塑造性格,平和心态。李元洛说得好:“与那些出色的唐诗与唐诗人相对,炎炎酷夏,手捧的是一握使人心肺如洗、尘俗顿消的清凉;凛凛寒冬,身拥的是一团即之也温、生机不息的炉火。”读李白,被其豪放不羁和浪漫的性情所折服;读杜甫,伤感于他的郁郁不得志;读苏轼,感慨于其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透过一篇篇精美的诗词文字,那些性格鲜明、才华横溢的人物,在头脑里一一鲜活起来。
暖春之夜,窗外或有蛙鸣如潮,或是如丝细雨,却丝毫不会搅了读书的兴致,反增添了静读的雅趣。这样的时候,找几本优美的书集来读,最合适不过。国内近代优秀的作家很多,但有些作家的书,是不可不读的,比如鲁迅、林语堂、梁实秋、老舍、沈从文、张爱玲、汪曾琪、钱钟书、王蒙、王小波这些人。读这些人的书,切不可性急,每个夜里翻读几页,细细品味,才能读出境界来。字如其人,一个真正优秀的文学家,在其政治抱负、精神追求、社会实践及生活态度上,一定有着非凡的造诣,或是独有的特点。我们读一部好的作品,读一个好的作家,这个过程,实则是一个学习积累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在文字里可以经历另一种人生”,我们读的书多了,身心体验便更丰富,心智也更成熟。人们通常说爱读书和多读书的人表现出的一种气质叫“涵养”,这便是知识在一个人内心日积月累之后的自然体现。
也有精力旺盛和心情别样好的时候,读了不少古诗词,觉得尚不过瘾。这个时候,我通常不贪恋,而是选一些活泼有趣的题材来看一看。比如,有时夜深了,却仍无睡意,我便找一本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看看大作家在柴米油盐的生活里,是个如何的吃法。如果觉得一本厚厚的书稍显沉重,我干脆直接从书柜里找一些《读者》、《散文选刊》、《辽宁青年》之类的期刊出来,读一两篇闲情逸致的短文,缓释一下略显倦意的视觉神经,待有了睡意,再钻入被窝美美酣睡。
一直觉得,读书是个艺术活。读书如品茶。好茶知时节,最清香的茶叶发生在清明前后,那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读书也一样,一年之中,读书须趁早,春天便是天赐人们最好的读书时光。
与书失散的日子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被单位抽派到挂点帮扶的一个小山村蹲点工作半个月。挂点领导告诉我说,那个山村条件很艰苦,考虑到单位的具体情况,只有派年轻的同志去,希望我理解。既如此,我也不说二话,点头就应允了。
收拾行李时,除了简单的几件换洗衣物,最不敢忘记的就是去书房选几本书带上。为防止书在路上损坏,我特意把书装进一个塑料袋,放在汽车后备箱里。时逢阴雨天,车子一路颠簸,在湿滑的山路上折腾了近两个小时才抵达一个山脚下。见到几个村民骑着摩托车侯在那里。匆匆下车,换乘摩托车在险峻的山路上又颠簸了近两小时才来到目的地。淳朴的山里老表拿出珍藏的水酒来招待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几碗水酒下肚,我便昏昏乎乎了。待到一觉醒来,整理随身物品时,才发现那一袋书落在车后箱里了。
没有书,这半个月日子可怎么过哪。我顿时傻了眼。
这是个偏远小山村,整个村庄约莫三十户人家,绕村走一圈,只不过半响功夫。头两天,我和几名村干部走家串门,感觉挺新鲜。几天之后,我便再也难耐那份无书相伴的寂寞。回到住处,每每习惯性地想随手拿一本书来翻读几页,桌前却空空如也,寻觅四周,只在床头柜上看到一本泛黄的被主人遗忘的《故事会》。白天还好,待到晚饭过后,我便如丢了魂一般,心里头仿佛有只爪子在挠,憋闷得发慌。百般无奈,我只有拿起那本泛潮的《故事会》来看。
我的`阅读胃口岂是一本陈旧的《故事会》所能满足?我开始了一段艰辛尴尬的寻书之旅。从村委会到村民的家里,我几乎逐家逐户去讨书,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除了村委会办公室里找到一些报纸和几本《半月谈》,便再也没有寻着值得静心一读的书。读书,其实于我只是打发闲时的一种习惯而已。茶余饭后,或是闲得无事,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我便喜欢找本书来,惬意地读上几页。我极少刻意去珍藏书籍,但家里找几本值得一读的书也并非难事。我从未料想过,读书会成为一种奢望。一次偶然的蹲村之行,让我遭遇了与书失散的痛苦。那些天,没有了书的陪伴,我着实难受,心烦意燥,像一条在沙滩搁浅的鱼。
驻守山村的半个月时间,陪伴着我的,只有一本泛黄的《故事会》。那段无书可读的日子,百无聊赖,精神几近虚脱。回家之后,我专门买了一个四方形的休闲包,包里有一个隔层,正好放下两三本书,这个包是专备出差或是下乡时使用的。我对书也愈加珍爱起来,只要遇见好书,我通常就要买回家。每读到一本好书,我都有一种喜逢知己的快慰,并不吝啬把这份愉悦与喜欢读书的朋友分享。家有好书,如若遇到真懂得读的朋友,我还会慷慨赠之。我再也不想与书失散,也希望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处处书香弥漫。
安守在那一方麦地——我眼中的安然是我想象中的样子,精致的衣着,爽净的语气,白晰的皮肤,灵性的眸子。咖啡馆里,对面而坐的安然,淡定的姿态,极容易就会让人想起秋天金黄的一片麦地。
仓促之间能有心情喝咖啡。这种情景,不用费心思,极容易猜出这是种怎样的氛围。屋外春雨乍寒,馆内却空气热烈。神交甚久的几位文友幸运邂逅,让这么一个平常的初春之夜显得格外清新。
我选择在一个靠窗的位置,隐在几位文友之中。馆内的灯光懒散而随性,我这个位置,正好映在半明半亮的光晕里,是个适合聆听和观察的角落。静静地,我目光游离,一次又一次,每到最后,目光如约在安然的身上定格。
我不是崇拜主义者,没有追星的经历。至今为止,我没有对哪位明星或是人物表以“崇拜”之意。对安然,我亦如此。但我不得不承认,我被她的文字深深折服。就在不久前,我从文友手中取过安然的新书《麦田里的农妇》,那一刻,我有感觉,捧在手里的那本装订精美的书册,沉甸甸的。
读安然的文字,除了文采,我更喜欢去感受她那份淡定的,浸满真情的心。安然的创作,以自己的真实生活为创作基点,以一个女人的眼光和感受,解读人性,剖析生活。有关安然作品的诠释,我已看得太多,听得太多。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心理,我更愿意去琢磨,喜欢写这样的文字的女人,是不是真的,和我想象中的一样,安守心灵,淡定坦然。
从见面到接触到暂别,只有短短几个小时。匆促之间,读懂一个人几乎没有可能。但我相信,我至少可以给自己一个答案。断续之间的闲聊,文学话题的沟通,处事态度的探讨,安然总是保持着一份平和,脸上的表情透着真诚,当然,真情流露的同时,我有注意到,有一种骨子里的清高。这种清高,在我的眼中,是一份保持,坚持。这种清高,让人悠然而生一种敬佩。
人是很难脱俗的,心可以,身却不能。很多人写字,除了悦心,谋生,更是为了给自己寻求一个庇护的去处,安顿自己浮躁的心。现实里,这样的地方是几乎找不到的,但文字里,很容易就找到了。问题是,绝大部分人只能选择在文字里躲避,却不能在文字里重生。安然却能做到。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愿意做一个简单纯粹的女人,只求做一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此而已。她甚至可以放弃高收入的金融工作。
在闲聊起,安然坦率地说,作为一个女人,她不喜欢从政,不喜欢做女强人。我开玩笑说,你可以做一个在家做饭带孩子的女人吗?做得到吗?安然说,能做到。我怀疑。她再重复,我真能做到。
这样的闲聊很世俗,几乎和文学不沾边。但我却喜欢将这些世俗和写作的安然联系在一起。在写作这件事情上,安然的态度是值得欣赏的。纯粹的写作,纯粹地追求。写作之初,作家的心态几乎一样。成名之后,再能安守之初的心态,其实太难。短短的聚会过程中,几次听到安然说,我无所求,所以,我较之于别人,少了很多烦恼,也多了很多愉快。无所求!安然的这种“无所求”,值得多少人去“求”?
走进任何一个圈子,要做一个圈内的“净者”就不会太容易。在文坛这个圈子里,安然显然给自己的定位同样是纯粹的。这对安然自己是一种福。相信不仅是我,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
安然总是很怀念在榕树下网络写作的那些时光,简单快乐。这种快乐,却是那么不容易。我不知道,如今的安然,是否能再重拾那份愉快了。
谈到安然的新书《麦田里的农妇》,短暂的时间里,没有谈及书中的内容,却多次提及书的名字。安然对这个书名用意之深,少有人能解。有意思的是,安然说到这么一个话题,她对农村并不熟识,却做过一些农活,只是对稻田十分厌恶,因为稻田里总是有蚂蝗、稀泥之类。安然坦言,她更喜欢麦田。其实,我不知安然对麦田有多少了解,一个生自南方的女人,却对根基不深的麦田如此钟情,这是否可以理解为,麦田和稻田,在安燃的眼中,麦田更浪漫美好得多。
有人说,安然取这么一个书名,是因为书中节选的文章,有一篇《麦田里的农妇》。安然自己说,不论书中是否有同名作,她是坚定了这个书名的。倾心在文学的麦地里,播洒文字的种子,坚定自己的追求,丰足精神的世界。安然告诉我们,她就如此简单,甘作一个麦田里的“开心农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