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的孟子的文章议论风发,文辞华赡,气势磅礴,奔放不羁,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是极富感染力的文学散文。他有杰出的口才,善于说明事理,总是能用各种方法把抽象的道理通俗浅易的说清楚。郭沫若将其列为“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钱基博、游国恩、袁行霈、徐北文、褚斌杰、谭家健、郭预衡等现当代专家的文学通史、断代史、散文史都对孟子散文评价颇高,胡念贻、谭家健、李泽厚等人的评孟之文也论之甚深,赞许颇多;但像郑振铎那样注意到孟子“比喻赡美而有趣”、像刘大杰那样指出《孟子》文章在说理论事时,“偶尔举例取譬,时时露出一种幽默”,“显示出散文的活泼和机智的,尚不多见。何况即使他们,对孟子幽默特点也只是点到辄止,一带而过。所以本文对孟子散文的幽默特征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些探索。孟子生当战国中期(约前372~前989),其时天下更加混乱,“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对此,孟子走上了与他人唇枪舌剑的主战场,其多辩、在辩论中多阳性幽默的特点也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孟子的幽默不及庄子阳刚阴柔,始终表现为方法及形式方面,而不像庄子那样在人生观方面也是幽默。诚如林语堂先生在《论幽默》中所说:“孔子既殁,孟子犹能诙谐百出,逾东家墙而搂其女子,是令时士大夫所不屑出于口的,齐人一妻一妾之喻,亦大有讽刺气味,然孟子亦近于郁剔,不近于幽默。理智多而情感少故也。”但“诙谐百出”就是幽默之一种,虽不同于语堂先生最喜欢的孔子、陶渊明的幽默,仍不失为有个性,有存在价值,值得研究借鉴。来源:学理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