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散文喝酒作者

散文喝酒作者

月 下 独 酌(作者半瓢秋水)

伫立窗前,我沐浴在月光下,与它真切地对望。月光一点一点地浸入肌肤,潜入心灵,渐渐地洗去我心中郁积的浮躁与惆怅,让我回归久违的安宁与静穆。月光又像秋霜,几十年来,染白了我两鬓的发。像我这个年龄,经历无数的世事与风霜,人生应该早已定型,可人老了,却时常滋生孤独之感。今晚读李白的《月下独酌》仿佛倾听到月光有种难以言说的声音,仁慈、温和、缥缈、直抵心灵。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像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在李白的笔下流淌却是那么自然。他月下独酌,明月和影子在幻觉中成了三个人的画面。他用独白的方式,在内心深处掀起层层的情感波澜,起伏跌宕却又率然纯真。走进他的诗歌,便走近他孤寂而高傲的心灵,感觉他莫大的孤独。李白追求自由,但又想走仕途,得以济世。酒和剑表现出他桀骜不驯、豪迈不拘的英雄气概,花和月可以看出他清幽浪漫的世俗情怀。外显旷达,其实内心孤寂。酒和月成了他一生的知音,这首《月下独酌》营造出独特的浪漫而又悲凉的境界,将孤独情结发挥到极致。

诗的起句,让我们感觉李白身处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幽静宜人的环境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如此的良辰美景,他却独自饮酒。没有知己,来陪他一同欣赏温雅的月亮,一同品尝美酒的醇香,分享无穷的乐趣。既无人作伴,只能自斟自饮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然而他没有沉浸在孤独中,灵机一动,邀月亮和身影相陪,从落落寡寂的无相亲到三人对影。是何其的潇洒自在,这种飘逸的气质又岂是寻常人所能摹仿。天上的月亮是李白永远的知己,月亮可以对他不离不弃,他生活在自己纯粹、浪漫的精神境界里。而这意境与我今晚又是何等的相似,只是我不会饮酒,也断然写不出这等飘逸风神的诗行。这给我将至日暮的人生,又添了些寂寥。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可叹的是,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饮。影子虽近在咫尺,却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与他真正的交流。此情此景,李白的内心仍然是孤独寂寞。我想起杜甫《梦李白》句中写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像李白这样的天才诗人,他的追求与思想常人是无法理解的。他不肯为唐明皇、杨贵妃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涂脂抹粉,京城里的荣华富贵他不享,锦衣玉食他不要,待诏翰林他不干,非要浪迹江湖,酒剑慰平生。他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骨气,让我倾慕。而今可以在花间月下,饮酒赋诗,岂不是赏心乐事?不如在这美好的春夜里,与月亮和影子为伴,及时行乐。人生短暂,像这样美好的时光更是要好好珍惜。这种感觉我也曾经有过,到如今,才明白这一生其实错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也许只有到老的时候,才会懂得,不过我也平静了。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此时的李白,酒至半酣,渐至佳境了。他亦歌亦舞,月亮被他的歌声感动了,徘徊在身边不肯离去,影子随着他醉态的舞姿而摇曳不定。这一切其实是那般的凄凉寂寞,趁着清醒一起同欢,醉后不免又要各自分散。只要一醉倒,月亮和身影都要回到原来的形态,这种亲切的临时组合就不复存在了。其实,李白的独酌,并非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他选择的人生道路是流离寂寞的,月亮、影子、美酒为他一生的知己。可以想象李白当初在长安待诏翰林任上,肯定有不少的人逢迎吹嘘,可是离开京城、身陷囹圄之际,也一定尝尽了世态炎凉。透过这花间月下的独酌,显示出当时人情的冷暖,李白在历经挫折,却依然豪迈旷达,依然潇洒地自娱自乐。与不沾染世情的月亮影子交游,在高高的银河间,才是纯情真挚的。超脱了肮脏丑陋的尘世,返归人天和谐、心灵自由之真美境界。

全诗感情跌宕起伏、率性纯真,从“无相亲”的冷清转到“成三人”的热闹,李白顺着虚幻的想象给我们展现一幅灵逸的画面。在自得其乐忘我的境界里又感到些许的悲凉,月亮与影子毕竟不是完美的,醉后便会离散。他的情感几经轮回,最后与月亮和影子做出长久的约定,他不离不散的执着情怀,也只有对李白的追求与思想真正的了解后,才能明白。也只有亲身与月亮对望,用心灵去感触,才能真的领悟。他厌恶社会的黑暗与污浊,追求光明与纯洁,所以才对明月寄托了那么深厚的感情,以致连他的死也有传说,说他是醉后入水中捉月而死的。他对月思故乡,引发出对生命的悲叹。李白诗歌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境界,让多少文人墨客忘尘莫及,他的孤高、寂寥,只有明月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