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散文阅读王君

散文阅读王君

——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有感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精神养育的主要场所。其组成既包括了学习用品、桌椅板凳、黑板粉笔、电教设备等物质构成要素,更包括了师、生这一对教与学的矛盾***同体要素。物质的构成要素固然不可或缺,有的还日益显示其重要性。比如多媒体电教设备的引入,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形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更是对当代教育的重大挑战。但是,人的因素,无论何时,都是最重要的。传统意义上,教师当然是课堂的主角,是作为知识的权威、精神的导师面目主宰课堂的。学生,则是作为被教育、被塑造的一方扮演课堂角色的。即是说,从主体论的角度看,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配角。学生的一切学习行为,都要唯教师的“马首”是瞻。十年的课改,这种旧的观点当然已经被时代所修正。人们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固然不可或缺,十分重要;但归根结底,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来进行教学的设计和课程的推进。简单一句话,课堂,要让学生的“学”作为显性因素真的发生。“学”的因素越彰显,则课堂的教学效果越好。应该说,这已成为老师们的理论***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弊端,需要我们辨伪去妄,还其本真。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就是作者徐杰老师基于课堂的现状,对教育教学的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的结晶。假期捧读,获益良多。

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一句空话。“还”,表明课堂本来就是学生的,是我们教师霸占太久了,现在要物归原主。但是霸占的时间太长,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总会有一些似还非还,欲还却又不会还的情形发生。徐杰老师长期扎根教学一线,从事基层教研工作,课堂就是她观察、思考的主阵地。她从教育使命、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评价反馈等多个角度对如何构建理想课堂做出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分析,两相观照,彼此印证的深入阐述。不高蹈,不枯燥,对于指导一线教学,纠正课堂教学的各种弊端确实有很好的作用。

最近刚好作为评委参加了区优质课的评选。下面,不揣浅陋,结合听课的感受谈谈对徐杰老师这本书的体会。

一、吃透教材,抓住特质,精选合宜的教学内容

搞好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而要搞好教学设计,就要认真研读教材。徐杰老师说:“提升语文课的思维质量,教师首先要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吃透教材'。只有教师对教材深入把握了,才有了讲好课的基础。”

吃透教材,意味着对于所教课文内容、思想内涵、写作特色、手法语言、编者意图等的全面把握。在此基础上做出教什么、怎么教的合理选择。这次***有八位语文教师入围决赛,讲课的篇目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杨绛的散文《老王》。从文体特征上来说,《老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性散文的主要特质是: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思、自我个性鲜明、两重叙述视角、追求自我统一性。(王荣生教授语)杨绛通过追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塑造了老王这样一个穷苦卑微,但精神纯正,心地善良,为人仁义的好人形象。但塑造这样一个形象并不是其主要目的,表达自己对老王这个社会底层不幸者的愧怍之心,才是作者主要的行文意图。这个写作意图,集中表现在文章的结尾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所以,教学这篇文章,就不能仅仅把老王的形象作为教学研讨的目标和重点,而是应该把体会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之情作为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文章中实际上有两个“我”,一个是和老王交往时的“我”,一个是几年过去后,渐渐明白自己为什么一想起老王就觉得心上不安的“我”。基于回忆性散文的特质,应该把体会“我”的情思作为教学重点,即“我”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应该怎样认识“我”的愧怍?

应该说,作为一篇已经被众多名家分析并上过很多遍的课文,对于这篇文章的特质和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已经没有多少异议了。能够进入决赛,教材的解读分析、正确把握能力也没有问题。在教学的侧重点上,八位教师没有出现偏差。也就是说,没有仅仅把老王的形象作为重点大讲特讲。而是在前期带领学生分析把握老王的形象和“我”对老王关心的基础上重点研讨作者为什么“愧疚”。首先,八位教师都把第八段当作重点研讨的文字,通过指导学生品词析句来体会老王的善良、知恩图报,以及“我”的何以愧疚。这是对的。但是几个老师把读懂老王和读懂“我”合在一块讨论,显得目标不够集中,思路有点分散。其次,多数老师对于第八段前后那些隐含了“我”对老王不够关心的文字关注不够,没有引导学生找到。这些文字同样是解释作者愧疚之心的标志。包括了不知老王长什么病、吃的什么药、从来没去老王住处看望一下他、不知道他的死讯,等等。这就降低了学生对这一重难点的理解把握程度。个别老师因为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没有安排好时间,导致课堂节奏前松后紧,没有来得及指导学生完成对文章主要写作意图的揣摩体会。以上这些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还是因为研读教材不够彻底,对于教什么、怎么教考虑不周造成的。正如徐杰老师所指出的:“教师要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一一搞清楚,不带一丝疑点进课堂,才不至于打被动仗。”

二、以学为本,巧妙设计,在活动中达成学习目标

教材是师生课堂教学的主要依凭,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把教材内容合理地转化成教学内容,用一定的教学形式呈现出来,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正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君所言:“在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之间,还隔着万水千山。”可见教学设计之难。也正像徐杰老师所指出的,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最主要的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而教学内容活动化,是将时间还给学生,保证以学为本的好方法。在这方面,参赛教师表现得都很出色。

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上,执教教师能够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环节。本身呈现出的,就是一种活动化的教学设计。如有个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活动一:识老王,解“不幸”。

活动二:理事件,悟善良。

活动三:析愧怍,探意蕴。

三个环节,分别用“识”“理”“析”三个字来定位。可以看出,三个环节都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按照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进行设计,其实就是三个学习活动。正是有了这样的活动设计,才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还给学生。

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对环节的合理性与前后安排的顺序进行推敲,做到环环相扣,自然合理。这次比赛课上有位老师抓住课文结尾一句话进行教学设计,牵一挂万,提纲挈领,设计简介,眉目清晰,很有创新。但在详细介绍完作者情况和写作背景后,该执教老师带学生从文中找杨绛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和老王作为“不幸者”的语句。就显得意图不明。杨绛自称“幸运的人”,是体现了一名人道主义者勇于反思的精神,决不能简单地坐实这一点了事。如果教师把头两个环节交换一下顺序,先提问学生:老王作为“不幸者”,不幸在哪里?杨绛自称为“一个幸运的人”,究竟幸运在哪里?试从课文中找到依据。然后再出示写作背景,介绍杨绛在文革中遭受的那些非人待遇,才能加深学生对作者人格魅力的认识。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八位执教教师体现出了很好的专业素养,依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设计出了很多巧妙的小活动。

如有的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把握老王的形象,设计了“选取词句,补充老王档案”这样一个活动。从婚姻状况、身体状况、亲属关系等方面指导学生梳理文本,取得良好效果。

执教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揣摩文本语言,采用了增删替换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如有的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王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悲惨,将原文“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改为“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让学生对比朗读体会。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原文在一起一伏中更能表现出老王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悲惨命运,体会到作者包含其中的对老王的同情。

散文作为表现个性化情思的文学作品,品析语言是最重要的方面,其中,抓住关键词语,涵咏咀嚼是汉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很多执教教师对此点都深有体会。如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第八段时,都能抓住“镶嵌”“骷髅”“紧绷”等词语来指导学生品析作者用词的准确,体会老王在临终之际艰难上门表达感谢的善良仁义。

课文中有些地方没有把话完全说尽,留下了供人深入探究的空间。教师如果能够找到这些空白点进行教学设计,往往能极大地激活学生思维。正像徐杰老师所指出的,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思考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最好的思考情境就是来自于对文本语言的合理选择应用。如执教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王临终之际提着贵重的东西前来感谢我的善良,抓住文中他的一句语言描写“我不是要钱”,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活动:“我不是要钱,我只是要————”。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将老王没有说出的潜台词讲出来,更好地体会老王心地的善良。

设置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好方法。如有位执教教师针对前面对杨绛善良品质的分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杨绛该不该愧怍?”这个问题在学生间引发了热烈地讨论。有的认为杨绛对老王已经很好了,不必感到愧怍;也有的认为杨绛对老王还是不够关心,应该感到愧怍。持两种意见的学生结合课文阐述自己的意见。通过这样一个具有争议性和思辨色彩的开放性问题,促进了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主题意蕴的理解。

有的老师将第八段中老王拖着病体上门的文字变成诗歌形式,配以深沉的音乐,用自己深情的朗诵传达出对老王的同情、赞美,课堂氛围特别好。

以上种种教学活动的设计目的都是为了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在活动中落实语文言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言语表达水平。这些言语实践活动都建立在深入研读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紧密结合,效果不错。但是,也有个别老师在活动设计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为形式而形式,表面看起来活动设计很有新意,但仔细揣摩便可看出,其设计的形式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来说必要性不大,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如有位老师整堂课设计了为文章语言加感叹词的活动。形式简单,意义不大不说,有的地方加感叹词实在是没有必要,这样的活动实在是难为了学生。好几次老师要求学生按照他设计的活动形式表达的时候,学生都忘了加感叹词。不是不想加,实在是没有必要加。像这种剑走偏锋,不顾实际,一味创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关注学情,认真倾听,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课堂是师生双方交流互动,有序推进的过程。在课堂地位上,现代理念主张的是师生双方的主体间性。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错关系,而不是二元对立的双主体关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行为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课堂对话当中,以自身在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指导学生的思考,以有效的对话促进教学良性发展。能否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对话中,是评判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否合格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提前做好精心的预设,对学生回答的方方面面做好预估。正像徐杰老师所说的:“一堂好课就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预估包括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读,彻底把握;还包括了对学生学情的深入分析。教师既要提前了解好学情,也要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及时关注学情的动态发展,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如八位老师在课前跟学生见面后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情况的了解。有的采用现身背诵课文的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采用提问的方式唤起学生对全文内容的感知,有的采用自我介绍的方法巧妙的导入课文学习,指导学生学习回忆性散文的方法。有的老师通过课前互动发现学生对课文的预习不够充分,就及时调整思路,让学生再读一读课文。这都体现了执教教师对学情的重视。

当然,对学情的重视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师要以平等中的首席的姿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或肯定,或矫正,对学生的发言做出及时的评价反馈。课堂对话的质量,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程度。

如在比赛课上,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从文本中探究发现老王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一生找到了“他大概压根没想到这点”这句话,说反映了老王善良的品质。这时候,老师提示他换一个更准确的词语,学生想到了“老实”这个词。正像徐杰老师指出的,错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生成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对话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捕捉,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和备课的充分与否有关,也和老师执教的能力、素质有关,需要教师不断实践,积极训练。有的执教教师表现出这方面的明显不足。对于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错误不加纠正,闪过了事。如老师提问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学生回答“无私奉献”。这明显是一个不正确的答案。但是老师没有纠正。我想,这个回答一定出乎了老师的预料,情急之下,他不知道如何纠正学生。于漪老师在这方面有个很棒的例子。她教《宇宙里有什么》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里有句话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有个学习不好的女生怯生生地站起来问了个问题:“老师,万万是多少?”其他学生都笑话她说,万万不就是亿吗?这都不知道。那个女生一脸羞愧地坐下了。可是,于漪老师却问:“既然万万就是亿,那课文这句话为什么不直接写成几千亿呢?”这一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体会到了作品语言的奥妙。这正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素质体现。我们一定要向于漪老师学习。也正像徐杰老师所言:(对于学生的回答错误)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悟”。

总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回归育人本位,尊重科学规律,真正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育返璞归真,从而构建起合乎当代教育理念的理想课堂,完成教育赋予课堂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