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孔子遇上陶渊明
天道有常,则能人志士尽出仕,每当这时,古今学士无不趋之若鹜,积极从政,但无常之时总是多于有道之时,在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却有许多的人选择了去当一名隐者。
陶潜就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外桃源。他和他的田园在一起,血肉相连,心心相印,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和欢愉。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一缕缕诗意挑高,密密的菊花像一片灿烂的微笑,醉倒了金风,醉倒了世人。
十月的傍晚,风轻云淡,被雨水冲刷过的草木春意盎然,载着孔子的牛车以及其弟子一行人路过陶潜的田园,听到了随风而来的歌声,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孔子问颜回是何人在吟唱,颜回便下车探问,见一老农身披蓑衣,头戴笠帽,在地里耕作,周围是一片密密的菊花,开得灿烂如金,颜回想此人定是隐者陶渊明,便回来报告夫子,陶潜望见孔子的牛车,便放下锄头铲子,见是孔子,赶忙作揖:“想必您就是那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丘老先生吧!”,孔子微微一笑,点了一下头,又点了一下。
孔子面对陶潜,无奈而坚定地说:“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陶潜苦笑,说:“夫子一定很敬爱庄周老先生吧,庄子那样一个梦一般飞翔的灵魂,带着湿漉漉的野味,时而冷漠,时而隐没入迷蒙的草野……孤傲如月的庄周总能引发人的无限遐想,距离产生美啊,比起夫子那些教诲,唯恐庄子的秋水之淡,蝴蝶之梦,更是怪异斑驳,神秘莫测吧。”
“的确如此么?”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
“仁者的美丽如同沉静的山峦,要奋力攀爬上峰顶,拨开杂乱的蔓草才能窥视到几分。在出世和人世这个问题上,怕是夫子的境界略胜一筹吧。”颜回反驳道。
陶潜忍不住大笑,说着:“好啊,好!不愧为师者,连弟子之言语也如此犀利。但夫子啊,在战乱纷飞,民不聊生的世道里,如庄子一般对尘世失望之极而拂袖归隐者数不胜数啊,您何必硬要一意孤行呢?”
子路一听这话,来了气说道:“明知世道无常,却不敢站出来担当自己的一份责任,如鸵鸟一般将头缩人梦境里的桃源乡,让外面那个令人失望的世界自生自灭,即使生灵涂炭又与他们何干!”
孔子挥手示意打断了子路的话,对陶潜说道:“吾弟子十分率直,若有言辞冒犯,丘深感惭愧。在丘看来,千百年中,无数学者为天下苍生请命,为江山社稷献身。文天祥伶仃洋上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铁骨抗元贼;顾炎武跋涉山川,终生为反清复明四处奔走;谭嗣同横刀向天笑,含恨杀贼有心回天无力。知其不可而为之,这至少是一种担当的情怀,君子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回,我们走吧。”
孔子走了,陶潜深深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依旧走进他的金色田园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