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在东北农村长大,从小就有一件重要的任务需要我做,就是挖野菜。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好,野菜经常作为家里的主食和副食。现在每每想起,怀念那时野菜的味道和挖野菜的欢乐。
东北虽然天气寒冷,但是过了正月,就有一种野蒜冒出头,我们也叫它“大脑瓜儿”,有的地方也叫“野葱”,细长园形的小绿苗,比正常大蒜苗稍微矮一些,土里面长着白白的小蒜头,一小撮一小撮的,他们主要生长在田埂和庄稼地还没有开始播种之前,一过完春节,有些地方的学还没有完全融化,这种“大脑瓜”就开始冒头长出来,小孩的眼力好,一会就找到很多,用大镐给跑出来,拿回家洗净,有时会直接沾着大酱吃,味道略带辛辣,非常爽口。或是和鸡蛋一起做成“野蒜鸡蛋酱”,或者炒肉丝,那香味能飘出很远呢!。
野蒜
野菜大量的出现是在四月份,春雷阵阵,春雨绵绵,各种野菜都悄悄破了土,冒了牙儿,真是水灵娇嫩啊,我们常挖的有一种叫“芹蔴菜”,学名叫“小蓟”,叶子上长有小锯齿,幼苗时根部雪白多汁,芽叶颜色略带淡紫色,长大之后就是纯绿色,通常长在“谷雨”,地里的庄稼也刚刚破土,像小手指那么长的时候最嫩,尤其在春天粮食缺乏的时候大家经常生吃或和玉米面混在一起做成菜团子,口感粗放,味道清苦,吃完让人头脑清醒,春天的味道很浓。小蓟本身就是一味中药,鲜菜时吃有凉血止血,有下火的的功效,再加上那年头没什么肉吃,所以人的身材基本都是 健康 体态模式,但吃多了,也免不了满脸菜色绿。
野菜团子
还有一种野菜叫“车轱辘儿”,学名叫“车前草”,叶子宽大,并且长有条纹,形状有点像人的指纹,会开一种麦穗儿似小花。一般都长在道路两旁,经常有马车经过,顾名思义“车轱辘儿”,看来民间有才的人很多呀!这种野菜我们只挖幼苗,开花的时候就很老了。花朵谢了之后,结的籽儿是常见的药材叫“车前子”,有利尿去热功效。
车轱辘菜
另一种野菜叫“苦麻子”,学名应该叫“蒲公英”,这个很常见,叶子细长锯齿状,长大之后也开黄花,他和小蓟一样在耕田里比较多,味道不用说,跟它的名字一样,那是相当的苦,绝对去火,据说它的叶子晒干泡水可治高血压和高血脂呢!你们家乡也有吧?这种野菜拿回去直接喂猪。想想那时候养的鸡鸭猪什么的,都是吃的有机食品呀,过年时它们的肉顿的香味能飘到五里之外的邻村呢!看到这,有没有口水呢?哈哈。。
蒲公英
除了上面说的,还有“灰灰菜”,又名“野灰菜”,要生于田间、地边、路旁、房前屋后。植株长的很高,有一点淡淡的紫色,叶片上有细小绒毛,通常长在野地的草甸子上,叶子灼开水之后,可以吃。野灰菜口感柔嫩,营养丰富,还能够预防贫血,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灰灰菜嫩茎叶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钙等营养物质,天然生长,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
灰灰菜
还有一种叫“马蜂菜”,匍匐地面生长,径蔓很长,紫红色的,叶子圆圆小小的,肉厚,有点像多肉植物的叶子,学名叫“马齿笕”。这种野菜生活力强,在菜园、农田、路旁,田间都很常,这种野菜口感较好,蒸熟直接吃,或依然做成菜团子,口感清甜,爽滑。药用价值也不错,主要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
马蜂菜
当然还有一种不常见的野菜“猪毛菜”,别名很多,例如“刺蓬”等。猪毛菜为绿色,有白色或紫红色条纹,生短硬毛或近于无毛。叶片丝状圆柱形,伸展或微弯曲,幼苗很鲜嫩嫩,广东和广西一带没见过,主要是常在东北和华北以及内蒙地区,清炒味道不错,能清热平肝、降低血压作用。
挖野菜的过程也是很美的,春天的风暖暖的柔柔的吹在脸上;小数大树都刚刚抽出新绿,尤其是杨树叶子像抹了桐油,亮亮的,风吹过“沙沙”的响。不知名的小鸟在树梢跳跃,清脆的欢叫,梨花和杏花也在远处的山披上悄悄的绽放,土壤也变得松软,小草纷纷也钻出来看热闹,一群孩子一边挖野菜,一边漫山遍野的跑,追逐打闹,有的把野菜筐都踢倒了,顺着山坡一直滚呀滚,把刚出洞的野兔吓得不知所措。
童年就像野菜,虽然味道清苦,但是充满了自由,原始的味道,充满了单纯的快乐。现在虽然生活好了,吃的更加丰富,但无论如何也没有以前的味道。那时的生活回不去了,成了一种回忆,一种向往,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