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建盏散文

建盏散文

本一不二,难得有趣

? 文/by曦世珍宝

?王小波曾经把人分为有趣和无趣两种,在一个无趣的时代,无趣的社会,做个有趣的人,不容易。

?周国平曾在《真性情》中说到:“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在我眼中,冯唐就是这样的人,生活得有趣又兼具真性情。这本书是我看过冯唐的第四本书。平心而论,经过四年的沉淀后,本书的风格变得通透,世俗,本真了许多。他带领我进入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美器。下面我说一说,这每一器带给我的不同感受。

?眼·耳之器

?说起荒木经惟这个人,我不好评价。一如他拍的照片,情色之外还有一种死亡的迷色,强烈的情感,混沌不堪。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张照片是他死去的妻子,一个女人双腿蜷缩在一条破旧的老船上。我想如果可能的话,他似乎愿意替妻子承受一切苦难。我不喜欢他的照片,但他照片背后的每一个故事倒是很让人感动。另外,我强烈建议冯唐还是把性爱描写放在他的小说里吧,散文集里忽然穿插了荤段子不免媚俗了些,我只能单纯地把这些文字归结为冯唐在拿他的专长来凑字数。

?冯唐对纸书的看法我很赞同,因为有过亲身经历,每次一搬家,我妈就会咬牙切齿地说:“你那一墙的书自己整理啊!”每次我都是呵呵一笑而过,因为实在太多了。即使多,我还是喜欢纸书。写到这,忽然想起来博尔赫斯的那句”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要有个笃定的核,这样在宇宙间才不易被风吹散。”

?鼻·舌之器

?冯唐讲鼻毛很有趣,首先他引入一些具有两面性的例子,再摆上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不同的观念,要入乡随俗。转而引入一个全球惊人一致的观念“鼻毛是露的越少越好”这个我没有过体验,我的鼻毛据我观察还没有长出来过。不过,这样挺好。如冯唐说:“不戴口罩,捂着秋裤,丰满着不露在鼻孔外的鼻毛,来,我们进京去。”

?来看看冯唐用理科的语言总结三只曜变天目盏的***同特点是:“建盏的釉面薄膜层呈现蓝紫色光彩,曜变的光学原理是薄膜干涉。用文科语言总结就是:如锦缎、如孔雀翎、如雨水中的油滴、如珍珠贝母、如后脑勺被闷棍后眼中所见、如夜晚浩瀚的星空,从一只盏里能看到整个宇宙的真相,这真相美得让人落泪。”形象又幽默。

?在《我和伟大茶人之间的区别》中,冯唐说:“我从小睡觉有犯罪感,既然死了的人都没睡醒过,或者时候睡觉就是很吃亏的一件事。一辈子两万天,那么多的书还没读完,有什么资格睡觉?”这句话倒是硬把我混沌的睡意驱散个一干二净。睡觉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可是得持续一生的事情啊!书没读完事小,赔了身体事大。我觉得我天生是属于觉少那类的人,但我又不喜欢熬夜,幸好我的室友们都是效率派,熄灯就可以如梦啦!不用担心灯光、噪音的侵袭。如今越来越发现身体真的很重要,疲惫的时候,睡觉吧,周公会拥抱你。

?火炉对我来说是个很遥远的记忆,还是在我小学时,那时我家开了一个很大的面包厂,住所是一个独立的房间,里面有一个小火炉,住所外面连接着厂房,冬天的厂房很冷很冷。因为太冷,每到冬天我基本上都是住在我外公外婆家,但对于火炉还是有很深的印象,可能是因为我还往里放过蜂窝煤,烤过地瓜吧。

?玉·身之器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随身佩戴玉,无时无刻不是、提醒自己一些必须珍惜的事物和必须坚守的品质。玉仿佛是一种通灵的神物,给予人平静安宁。我身边很多同学名字中都会带有玉,应该是父母们希望她们能像玉一样,美丽、自然,高尚。

?很遗憾,对于高仓健的听闻是通过他的死讯,还是在高三时我后桌的《国家人文历史》一书中对高仓健有详细的评价,冯唐说:“高仓健这个很可能唯一的高冷形象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是:男人要有一些士的精神,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活着不是唯一的追求和最终的底线。特别是在士的精神唯一缺乏的地方,仿佛在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需要一些仙人掌类的植物。”这段话我径直地想到了好莱坞式的英雄,施瓦辛格,梅尔·吉普森,布鲁斯·威利斯……不管敌人战斗值如何,我都有金刚不坏之身。

?意之器

?在这部分中,我觉得是冯唐写过所有散文中,最接地气的文字,之所以说是最接地气的文字,是因为我读到了一个与之前不同的冯唐。相比之前略有迁客骚人意味的冯唐,我还是更欣赏现在的他,没有浮华的外表,没有矫揉造作的词汇,耿直狷介,真实实在。我看到了他的财富观,学习论,人生观,名声论,尤其是他在协和学到的第一件东西:“系统的关于天、地、人的知识。”学习这些有什么用呢?“第一,在大尺度上了解人类,了解我们人类并不孤单。”这使我一下了解到了他为什么那么大尺度了。“第二,所有学过的知识,哪怕基本都忘了,如果需要,我们知道去哪里找。因为我们学过,不容易狭隘。”“第三,是知道不一定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有用。”这个我深有体会,比如说我学习美国文学,我很纳闷考试考的内容和美国文学没有一点关系,为什么还要学呢?我想起有一次feedback,我脱口而出一个英文单词,老师表扬了一下我说那个英文单词是高年级才需要掌握的,后来我琢磨了一下,我是在哪里知道的那个单词的呢?直到讲完美国文学那本书,我把它带回家时,在某篇文章中发现了它。所以,知识很有趣,你学过的知识会潜移默化的隐藏在你的大脑中,不定时的show一下,给你个惊喜。

?有时间要看麦肯锡书籍,没时间也要硬挤时间。

?阿赖耶之器

?这部分讲述了冯唐对于圆寂的看法,原来圆寂不仅仅是对和尚离开人世的尊称,还需要意念的调控。看来圆寂也是一种修行,总之我还没有感受到那些传说中对于生死的主动控制是一种怎样的意志力?

?最近越来越喜欢看现代诗了,北岛,顾城,食指,席慕容……每一段都是一篇动人乐章,沉浸其中,自有一种心灵***鸣。

?炎热的夏天不如读冯唐,读着读着就笑了……

?为什么用美器消磨时间?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有点通灵的精神,否则很容易出溜成行尸走肉,任由人性中暗黑的一面驱使自己禽兽一样的肉身,在世间做一些腐朽不堪的事情。”

?如何看待真正的美?

?“文学首要的追求是求真,探索人性中的无尽光明与黑暗。真正的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真正的美面前,文字常常乏力。白居易说起杨贵妃“芙蓉如面柳如眉”,然并卵,这么多年过去了,白居易这句诗流传下来了,我们还是不知道杨贵妃长得什么样子。”

?如何具备审美观?

?“审美的确需要天赋,但天赋需要点拨,后天熏陶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天赋的不足。多花点时间在这些通灵的事儿,人容易有精神:多用些美器做这些通灵的事儿,人更容易有精神。精神即是物质,物质即是精神,本一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