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怎么办我发现我读不懂很多文章!!

怎么办我发现我读不懂很多文章!!

这位同学,以下这篇文章会对你有所帮助,仔细看看吧。

如何理解文章的语境意义

摘要:阅读中要想理解文章的含义,一定要读懂语句。这样理解文章的语境义就成了关键,而许多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语境义,往往觉得食之无味。怎样理解文章的语境义呢?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一、语言环境。二、社会环境。三、自然环境。四、文章的中心。

关键词:语言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章中心

在语言表达中,词语往往表现为两种含义:词汇意义和语境意义。词汇意义是指词语本身的含义,是固定的,大多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例如,“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句话里除助词“的”以外,其他词的词义都表现为词汇意义。语境意义是指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产生的新意义,它变化无定,不易捉摸。所谓“言简意丰”、“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些成语都是说词语的语境意义。例如赵树理的《老杨同志》,当老杨来到阎家山村公所时,看到村长广聚正在和人下棋,便说:“你们忙得很,等一会闲了再说吧!”这句话的“忙”字表面是说村长正在和人下棋,但弦外之音表达了老杨对村长玩忽职守的不满和责备。

词汇意义和语境意义的关系是“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一定的词汇按照语法系统组成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便是语句;但词句一旦进入这种表达的特定情境中,其意义往往是灵活多变的,决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语言最迷人之处就在于它能以有限的形式表达无限的内容,因此,准确地把握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真实含义,就自然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如何根据具体的题旨情境正确地理解词句的语境意义呢?必须将词汇意义作为向导,透过词汇意义去把握语境意义。具体作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语言环境是指某一词句跟上下文的联系。把某一句放在文中读一读,结合上下文及具体的语气、语调来确定词句的语境义。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聪明”本是褒义词,可我们反复读一读却一点儿也感觉不到作者沾沾自喜之情,相反地,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深深的自责之情,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因此这里的“聪明”应有自作聪明的意义。这些理解便是利用语言环境取得的。

又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迷惑。”这句话中“弱国”与“低能儿”没有必然联系,作者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加以强调,我们联系上下文可知,鲁迅先生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正是要表达对帝国主义者把弱国的人看做低能儿极为愤慨的感情。因此“也无怪他们迷惑”,不是不怪而是很怪。

二、社会环境指根据文章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及特定场合等确定语境义。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一文的结尾处:“雨住一会儿,又下了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中的树叶。”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在写祥子被雨淋后的状态,但是要联系祥子所在的社会背景来想,那就不仅如此,而是写出他生活在人压迫人的社会环境和伦理中,这些卑微的底层劳动者就像风中的树叶一样不能自控,摇摆不定。这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再如,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高。”有人这样分析,这“悲”字含有八层悲愁: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在萧条的秋天作客,四可悲;亲朋不在,独自登高,五可悲;登高远眺,更添愁思,六可悲;带病登高,悲愁难遣,七可悲;百年易尽,来日不多,八可悲。当然,秋天与悲愁并无必然联系,但是这些语言让人产生如此多的联想,就根据杜甫只身漂泊在外,以及他所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及特定的场合引发的。

三、自然环境是指文章所描述的自然环境,通过它的提示理解语句的含义。如,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横七竖八”“压得很低”说明今年粮食丰收了,但“泡沫”又预示着粮食丰收带来的却是一场空。这些环境描写对我们理解“多收了三五斗”的含义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再如鲁迅的《孔已己》:“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这里的环境描写为孔已己的的出场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预示孔已己的人生将走到尽头,这句自然环境描写为我们理解“大约孔已己的确死了。”一句中“的确”的判定提供一个依据。

四、文章的中心对语境意义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难免带有主观色彩;把握的程度往往与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成正比,因此,我们深入研究,细心琢磨,必须找到词句的语境意义的客观依据,力求理解与作者的原意相符,避免牵强附会,望文生义。如,毛泽东的《七侓﹒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对这两句的理解有不同说法,主要是对“腾细浪”和“走泥丸”的理解分歧,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认为指物,是描写五岭和乌蒙山脉的;第二种认为指人,把“腾细浪”解释为“红军越过五岭时,看上去像小的细浪一样忽高忽低”,把“走泥丸”解释为“红军行列翻过高峰下山时,快得像泥弹子在山坡上滚下去”;第三种认为兼指人和物,“细浪”、“泥丸”指山,而“腾”“走”则是人的动作,这就是说,红军翻越五岭时,像是腾跃于细浪之上,跨越乌蒙山脉时,则如走泥丸一样。

上面三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哪种说法最妥当呢?第一说法较妥。因为:第一,解释为指物,便与上面的“逶迤”、“磅礴”一贯,联系比较紧密自然,意思是五岭虽然逶迤,但在红军来,却只像细浪在腾跃;乌蒙尽管磅礴,可是在红军眼中,也只像小小的泥丸在跳动。第二,用“逶迤”形容五岭的绵延千里,用“磅礴”形容乌蒙的广被四塞,都是极力往大处说。愈说得大,愈见远征之难;愈说得小,愈见不怕难的红军的顽强、豪迈。两句有映衬,又有抑扬。第三,用细浪腾跃、泥丸跳动来形容红军脚下的五岭和乌蒙,既能收到化静为动、生动传神的效果,又突出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磅礴气势。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中心就是歌颂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