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差异:比喻的表达效果《孟子》的散文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其中的比喻贴切而巧妙,蕴含哲理又不失通俗亲切,散发着朴素而迷人的艺术光彩。如《离娄章下》中:“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一连串的比喻,形象地勾勒出君与臣的关系,只有君对臣关心、爱护,臣对君才能忠诚,反之则不然。比喻通俗明晓,紧贴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庄子的比喻从来就不是直接道破其旨意,而是以事喻理,只有通过联想,方能了解其中蕴含的喻意。庄子用离奇宏伟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编织了大鹏及学鸠的寓言故事,不仅是为了喻托自己“有所待不算逍遥游,逍遥游必须无所待”的思想,而且还隐含着用自然界中的大小两方面的鸟来影射人类社会的两个德能层次的人。孟子和庄子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不管是孟子的平易朴实的用喻,还是庄子的汪洋恣肆的比喻,他们的寓言以其深刻的哲理性,广泛的包容性和启示性闪现着智慧的光芒。他们都用生动凝炼的语言写人记事、精辟入微地分析事理来表达各自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与评论,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第二个差异:比喻的表达方法孟子的比喻语言自然晓畅,情节生动有趣,多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动人形象。在《离篓下》“乞_乞食”的故事简短精炼,描写齐人向妻子夸耀自己到妻子对丈夫地怀疑,再到妻子对丈夫的跟踪和齐人坟场乞讨的真相,以及妻妾在堂前的愧泣,最后写齐人回到家后仍然恬不知耻地在妻妾面前大摇大摆的丑态,情节完整而曲折,对齐人妻子怀疑、羞愧、哭骂的语言描写,齐人夸口、乞讨洋洋得意的神态描写,一个栩栩如生的无耻之徒马上就呈现在人们眼前。庄子的比喻富于变化,新颖奇特。如《大宗师》写“子来有病”一段,使用了三个比喻:“父母与子”一喻,“镀金”一喻,“寐觉”一喻。前两喻,中间加一段正论,如层峰起伏;后一喻两句陡住,如峭壁斩然。《天运》写“孔子两游子卫”,接连使用“古今非水陆”、“周鲁非舟车”、“桔槔俯仰”、“柑梨柚可口”、“_狙衣周公之服”、“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六个比喻,作六层转换,愈转愈活。由于运用六个比喻,便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礼仪法度”必须“应时而变”的道理。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