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提到:读书的功用是可以怡情、博采和长才,关乎人之生活与思想,大有裨益;读书要讲究方法,要联系实际,要有所取舍: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着,多数只需大体浏览,少数则需认真阅读、仔细消化;书如明镜,可以映照出多种人生样态;书如良药,可以疗治各种心智缺陷,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 培根的这篇文章如夏青老师在导读中提到的:行文流畅,立论清新,如高山流水,似晴空浮云。我在阅读的过程中,透过那幽默隽永、透彻精辟、意趣盎然的字里行间,我的感触很多。然而“书到用时方恨少”,实在因为自己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所以我今天仅就其中的一点“读书使人充实。”浅谈自己的感想。希望不会有断章取义之嫌。著名散文作家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使人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读一本好书,她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沐浴着我,牵动我的心,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陶醉,在悄然无声中领略生活和教育的真谛。美国诗人狄金森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读一本好书的感觉真美。它如清酒,醉人的甜香让灵魂飞舞,让生命入梦,让宁静打鼾。在宁静的鼾声里,品味着生命的好梦,欣赏着飞舞的灵魂。书中,那些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哲学家、思想家们超脱的情怀,都会使我们的生命变得特别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鲜亮;使我们的感情特别丰富和细腻,特别饱满和高贵;使我们永远不满现状、不断进取、大胆创造、革新自我,永远追求那种令学生激情满怀的生命境界;使我们的教学产生那种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 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无不都是爱读书的人,他们爱好读书的故事也数不胜数。 闻一多先生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都说他一看书就要“醉”。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这些名人的能力和水平非我们常人能比,他们竟能做到爱读书到如此地步,更何况平凡的我们呢?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有阳光,那就加入到读书人的行列吧! 有人说:读书真那么有用吗?可能读一、两本书无助于让你讲清一个数学公式,巧解一道物理题,也不会让你一下子成为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在这里用得上秃头原理:拨去一根头发不会成为秃子,拨去两根头发也不会成为秃子,拨去三根、四根……,这样坚持下去,最终会使一个满头浓发之人真正成为秃子。读一本书不会使我们变得博学,读两本书也不会使我们成为教育家,作家。但坚持下去,至少会使我们逐渐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最后,我想用一位教育前辈的一段话作为我今天演讲的结束语,以此和在座的各位老师***勉。他说:“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自我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精神世界更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这一切的途径就是读书。一本好书,能改变一片天地;一句经典的格言,能鼓舞人的一生。愿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好读书,读好书”。使自己真正充实起来,真正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好境界!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