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晓光
图:来源网络
逛菜市场,几乎成为我的一大爱好。每天天不亮,听着小商贩的电动三轮车经过,想着他们不管刮风下雨,天天贩运叫卖,并非乐此不疲,只是为了生计。
退休了,我不仅把我们两口人的伙食管了,而且把女儿一家一日三餐的伙食承包了,为了一家三代吃好喝好身体好,菜市场,也便成了我一个天天绕不开的地方。
秦皇岛海港区河东新开路早市,约定俗成地存在几十年了,自从我们搬到煤港里居住至今,餐桌上的花式菜品一直来自于此。虽然菜市场的场地几经变迁,商贩和顾客双方向来不离不弃,你走到哪,我跟到哪,就像双方事先签署了互利双赢的约定一样。
早晨五点多钟,车马劳碌的摊贩陆续到位,卸货、摆摊、互致问候,等着有人光顾。六点一过,晨练完毕如我等人士涌入市场,往来之人已如过江之鲫。有买完了菜提着大袋小袋往家走的,更有拉着买洗衣液赠的拉杆箱从家里刚出来的,还有一手拎着菜一手抱一盆花的。每当遇到这样的人我都要多看两眼,总觉得这样热爱生活又懂得装点生活的人,应该享受我的注目礼。
早市上从北往南一溜排开,卖鱼的、卖菜的、卖干鲜果品的、卖板鸭和卤肉的,基本上各占各的摊位常年不变,还有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卖床上用品的、卖药酒药草狗皮膏药的、十块钱的布头二十块的衬衣随便挑随便选的,零用小商品一元一件的,林林总总,列之不尽,都是一些和小老百姓的小日子息息相关的东西。
一般情况下我只光顾蔬菜水果摊位,说不上与小贩有多熟稔,不脸生而已。厮混得太熟络了,个别小贩容易在蔬菜斤两上做手脚,你又不好与他一般见识戳破西洋镜,无形中纵容了人性恶的一面。半生不熟的买卖关系,今天看他卖得“手紧”,明天故意在他旁边的菜贩那里买,他自然也就明白了自己的小把戏损害了自家小买卖,对小贩的长远利益有好处。
受我青睐的常是乡下菜农的摊位,他们那里常常摆着几捆令人眼前一亮的惊喜,比如刚刚开春的时节,有香椿、野葱,有嫩得不能再嫩的大地菠菜,香得不能再香的地牙子韭菜,还有土头巴脑的原生态荠菜、蕨菜……
野葱用一根稻草捆束一小把,我买了,看到野葱就自然看到了野外的春天,看到了农村老家百草生发的南疆地和漏荒地。不远的摊子上有鹅蛋,一堆米糠里卧着拳头大小一个个的蛋。用事实戳穿了机场附近农村鸡不下蛋、鹅下鸡蛋的谎言。老乡们卖蛋是不洗的,洗了的放几天臭了,于是见到的蛋都是生下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无一例外的要带点粪,甚至还有挂几缕血丝的开春第一蛋呢!从这些蛋上很自然地就看到了老家莲花湖边摇摇摆摆的鹅鸭。买点,一定要买点,中午野葱炒蛋,让一家老小尝尝春天的味道,尝尝晒甲坨老家的味道。
豆腐摊子吸引着我的目光。嫩豆腐盛放在长方形的木盘里,划着整齐方格的豆腐盖着纱布,若隐若现的撩拨着人们的食欲。看到这些豆腐自然就想到当年生产队里做豆腐,光线暗淡的灶房,有人正往灶膛里添柴,升腾的热气飘逸着豆腐香。我身不由己地凑过去嗅一嗅这些豆腐的味道,如果是卤水点的豆腐,我就非要买一块不可了,因为这就是我小时候豆腐的样子和味道。中午回去嫩豆腐拌香葱,白白的豆腐,青青的葱段,营养、爽口、开胃,好吃看得见,生活的好滋味,就是这么简单。
菜市场,一头通向一粥一饭,一头连接着大地春光。菜市场也是市井 社会 的缩影,这里上演着人生百态,菜摊的背后,演绎着小贩的辛苦与快乐,菜篮子里,盛放着一家一户餐桌上的风味菜谱。我想,一个爱逛菜市场的人,一定热爱生活的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