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买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的,结果在店书里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估摸是版本太老的缘故吧。在热心店员的助力下,选择了这本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是梁实秋先生关于吃的散文合集。
这本散文合集2018年8月第一次印刷,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而出版社也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重新做了归整,出一系列散文精品,而这本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只是其中一本,全套书的封面都是红底,白字标题外加白色书腰,装帧很是简洁,不过我却很喜欢白色书腰上的水彩画,简简单单,会能突显书中主题。只是这么长的书名总觉太过随意,全没有雅舍谈吃来得别致与情调。
煮一杯茶,阅读这本书,梁实秋先生如数家珍般讲述着他那个年代的吃食,却赫然发现,无论是哪个时代,唯独美食不会变色,梁先生所说的,狮子头,咖喱鸡,八宝饭等等,在今天的餐桌上仍可以享用。
本书分为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朴素的味道,才是清欢,记录了,北方民间早餐小食,其中有一篇,是专讲北京豆汁儿的,很有意思,书中说, 豆汁儿的妙在,一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烫,只能吸溜吸溜的喝,不能大口猛灌。 虽然去过北京好多次,却从来不知有这么一样东西。虽然书上的描写并不美好,却又忍不住想去尝试,对于食物,只有尝了才能明白其中之滋味,就像榴莲,有人觉得臭,有人觉得香。我是觉得榴莲香的人,记得有次去超市,远远的就闻到一种果香扑面而来,寻香而去,却发现是超市大妈正在为一位顾客切榴莲,不喜榴莲之人,都是掩鼻皱眉,速速离开。唯独只有我,不买还站在旁边。站在最后,我也买了一小盒,一直好奇人们说榴莲有一股掖下之味,于是在开吃之前,取出一小块拿到鼻下一闻,呃,掖下之味马上串到鼻子里,还没有开吃呢,就觉不妥。勉强放进嘴里,想到刚刚的气味,却怎么都无法下咽了,虽然如此,到超市每每遇到切榴莲的时候,还是会多呆一会儿,虽然不能吃,闻闻也是好的。
第二部分至味人间,收录了,制作美食所用的各种食材。印象最深的还是讲到海参这篇。每次看到黑黑满身都是刺的海参,特别是发开的那种,咕咕嚷嚷,就觉得咬到口里,一定感觉像在吃软体动物。人的想象太过于丰富后,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梁实秋先生虽然也觉海参不好看,却细说了此物的不同食法,红烧的和凉拌的,而先生首推,凉拌—— 海参煮过冷却,切成细丝放进冰箱待用,然后准备酱油,醋,麻油,稀释了的芝麻酱和蒜泥,上桌时将这些配料浇在海参上拌匀,即凉且香,非常爽口。 看到这里,我已经准备下楼买食材了。
第三部分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饕餮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兽,它是贪欲的象征。先生在书的序言里提到: 罗马暴君尼禄,在大宴群臣的时候,撕下一根根又粗又壮的鸡腿,举起来大嚼,旁若无人,好一副饕餮相。 一看便知这是贬义。突然就想到N前年,自助餐刚兴起时,大多数客人桌子上都是满满一桌子食物,也不管自己的肚子是否能装得下去,只怕自己吃了亏。想想自己以前也是这样,平着肚子进去,顶着肚子出来,胃难受不说,食物之滋味又能体会几何。真真一副饕餮相。
这部分里有篇有讲到炝青蛤, 这道炝青蛤是北平山东餐馆里的名菜,先在沸水中烫过,然后掰开贝壳,洒上料酒姜末胡椒粉,即可上桌,为上好的佐酒之物。 看到这道菜,不禁怀念起外公,记得以前有客人送的一罐用酒泡好的不知名的贝类,外公每次吃饭,都会从罐里取出一些,轻轻掰开贝壳,一吸,肉便进入口中,每每看到外公吃,我就嘴馋,想要试试,可是刚入口就觉得腥臭无比,立刻吐掉,于是被外公嫌弃是浪费美味。我一直很喜欢看外公吃饭,总觉得他无论吃什么都是在享用人间美味一样。
第四部分,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这部分较出彩的应该是八珍里的熊掌了,这款食物,像我这种平凡人是很难吃到了,不过看看书中介绍熊掌之味道,自己想象一下,也是一种乐事。
第五部分,美食与文学,主要收录了先生的对于其它国家之料理,也算是全书的总结了。
如果你是一名美食爱好者,这本书却是值得一读,书中并没有太过华丽辞藻,只是朴素的述说着先生的日常。正如先生所说“ 真正的美食不过是一般色香味的享受,不必邪魔外道地去搜求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