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开水瓶散文

开水瓶散文

开水瓶如今是农家人必备的生活用品。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水瓶在乡下可是稀奇物件。据一位八十岁的老乡讲,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当地还闹了一个笑话。一位老乡在山上砍柴时发现一个开水瓶,以为是特务投放的一颗炸弹,小队里还安排几个人守了好几天,并逐级上报到县里,县公安局安排人查看确认后才解除警械。只是这个开水瓶不一般,是当年日本人侵略中国丢弃的。

 在我小时候,家里老人很早就起床烧水、弄饭,没喝完的开水就倒在三耳象鼻土陶茶壶中,口渴了就喝一碗凉开水,到了夏天就在茶壶中放几片林杏叶,这就是当地有名的林杏茶,有解暑的作用,放两三天不会变味。平时只有来了稀客才会烧水、泡茶。

 农村的娃娃习惯喝冷水,特别是年青人夏天多半是喝的从泉水井取来凉水解暑。在学校不少同学抱起水龙头就喝,只是后来有一次下暴雨污染了水源,导致近百人腹泻,引起了学校对水卫生的重视,才配备了几个开水桶。到了上大学时家里才为我买了一个开水瓶。早晚成百上千的同学一起打开水也成了记忆中的一道风景,有时同学生病了,帮忙打一下开水,也会让同学感到一丝温暖。

 但凡用过开水瓶的人都知道,开水瓶用久了,内胆会生一层淡黄色的水垢,除了让人看了不舒服,多了还会影响保温效果。开始不知道如何除去。母亲告诉我,倒了一些食醋在内胆里,再盖紧木塞使劲摇了一通,反复几次就没了。一试果然胆内光洁如初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时,农村拥有开水瓶的'人家还是很少,有的大部分还是竹制的外壳。记得同学结婚时我送的就是一对红铁壳双喜的开水瓶,现在算不了什么,也不会再有人送开水瓶了,可那时工资低,一对开水瓶也是一笔不小的人情。女儿出生后因没有奶吃,只好用牛奶替代,可麻烦多多,特别是晚上,你冲好了牛奶,娃娃又睡觉了,让人心疼。后来请人帮忙弄到一个可装500毫升的开水瓶,才解决了问题。

 到二十一世纪初,电用开水器时尚、流行,我家那开水器就是我搬进新家后同事送的贺礼,一用就是近十年,有了孙子后,女儿说,长期喝这样的水不好。

 查资料才发现,目前国内开水器市场大部分产品均为传统型浮球式电热产品,生水与饮用热水不能完全隔开,生水与饮用热水混合在一起就变成阴阳水,水温根本达不到100摄氏度,那就说我们都是喝的“半生半熟”的水。营养科专家特别提醒,没有烧开的水里含有多种微生物、病原体以及大量的细菌,人长期喝这种水容易感染细菌,严重的甚至会感染上肝炎。于是我又重新启用了老开水瓶。

 前些日子,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婆婆对我说,主任啊,初次接触你好像冷冰冰的,接触时间长了就像抱的一个开水瓶,心里热乎乎的。你说,这婆婆批评人是多么有艺术性。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开水瓶在那一代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开水瓶是用来装开水供日常生活饮用的保温用具,它平凡,没有什么稀奇,但从一个普通的开水瓶也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几十年过去了,开水瓶的外壳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可它还是那样一颗心,那样一个内胆,可时时刻刻把爱藏在心里,当人们需要时默默地奉献,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使人们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