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散文作家杨柳

散文作家杨柳

(1)、作者并不反对“向上”,他认为“向上原是好的”。作者不喜欢一般花木的“向上”,只是憎恶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

(2)、做人要谦虚,不能忘了根本,要回报父母,回报家乡,回报祖国,不能为了一点利益而忘了自己的根。

参考资料:

1.积极向上是令人赞赏的,作者却觉得一般花木的“向上”可恶,这矛盾吗?为什么?

答案:不矛盾。作者并不反对“向上”,他认为“向上原是好的”。(2分)作者厌恶一般花木的“向上”,只是憎恶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2分)

解析 此题较为简单,原文第6自然段有明显的句子:“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

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

答案 树的特殊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2分)

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2分)

解析 首先,搞清“春的神意”就是“春的精神”或“和平美丽的春光”即“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其次,根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加以阐释。?

3.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解析 此题要着重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把握文章内容。结合文章内容总结它的作用。改用第二人称的一般作用:一是拟人化;二是便于抒发感情。?

答案 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2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2分)

4.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

答案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2分)行文婉转曲折,自然舒展。(2分)结合原文赏析。(2分)

解析 要概括本文的主旨,从整体上来讲就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并结合散文的特点。本文是一篇咏物散文,文中描写了杨柳的“贱”而有用、“美丽”“象征春的神意”。由物及人,便可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行文上的特点即文章结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