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和小说最大的不同在于散文在一个贯通的甬道里是零散的细碎的。至于阅读技巧,首先细看一遍,至少文字内的东西要全部读到;然后要知道你读的谁的,然后了解作者,了解作者作此文时的背景状态,最后再一遍一遍的细读。最后细读的过程很漫长,不是一次又一次连续的读,要把它当一把旧蒲扇——读完之后把它放在那里隔世经年,你不知道下次会从哪里翻出来,但是你下次见到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中的那一味亲切,从那一份亲切中得到更进一步的认同和理解。
当然前面的步骤是通说。其实这里有一个前提是这里的散文本身是完整的,这里的完整是说作者个人和散文本身能连成一气,散文本身是创作的而不是制作的。若以画比,小说的个人成分会相对较弱,而散文个人的成分会强得多,前者的极致近于《清明上河图》,后者的极致近于朱耷的作品——中国画史上突兀的一笔。我自己还年轻,不能完全概括,但是从我出生以后(90)诞生的散文能符合前面条件的就已经寥寥无几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销声匿迹了(史铁生《我与地坛》在这个点上,强作算90前)。至于其它不完整的,不敢说太过,当说明文来读一下至少是可以的。散文是作者个人的缩影,读散文其实是在读人,和他们交朋友,同情他们,怜悯他们,或者和他们一起同情和怜悯世人,怜悯我们自己。
再说点实际的吧,我个人觉得,你可以先读一些叙事笔法写的散文,像归有光《项脊轩志》,沈从文的散文,张爱玲的散文,这些散文都有点像小说。这里张爱玲多说几句,张爱玲的散文集中于上世纪40年代,但是现在读来全然没有时间空间上的隔阂。因为她写的都是生活中每个人都能切身体会的事,加之文字本身的精到运用,成文一道独特的风景,再没有后来人了。推荐先看其中的《私语》《弟弟》《姑姑语录》《烬余录》《更衣记》《天才梦》《公寓生活记趣》,最好依这里的顺序先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