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很短小的哲理散文

很短小的哲理散文

1、铁钉、战马与王朝

在英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缺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

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

失去一匹战马,损了一位骑兵;

损了一位骑兵,丢了一次战斗;

丢了一次战斗,输掉一场战役;

输掉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

同所有民间谚语和歌谣一样,这首歌谣也是源自于社会生活当中,它反映的是战场上的一个真实事件,而且这首歌谣还以极其生动和简洁的形式几乎十分完整地叙述了那场战争。

那是在1485年,当时的英国国王到波斯沃斯征讨与自己争夺王位的里奇蒙德伯爵。决战马上就要开始了,战斗双方剑拔弩张。他们都知道胜败将在此一举,他们当中总有一方要戴上大英帝国的王冠,而另一方则只能沦为阶下囚。

决战开始的前一天,国王责令全军将士都要严整军容,并且要把所有的战斗工具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比如,确保足够的盾牌和长矛数量,使自己的钢刀更加锋利,以及使自己的战马更加勇往无前等。一位叫做杰克的毛头小伙子在这场战役中担任国王的御用马夫。他牵着国王最钟爱的战马来到了铁匠铺里,要求铁匠为这匹屡建奇功的战马钉上马掌。

钉马掌只是一件小活儿,却因最近战事频繁,铁匠铺的生意都好得不得了,所以铁匠对这个年轻的马夫有些怠慢。身为国王的马夫,杰克当然容不得对方的这种轻视态度,于是他端着架子对铁匠说:“你知道这匹马的主人是谁吗?你知道这匹战马将要立下怎样的战功吗?告诉你,这可是国王的战马,明天国王就要骑着它打败里奇蒙德伯爵。”铁匠再也不敢怠慢眼前的小马夫了,他把马牵到棚子里开始为马钉马掌。

钉马掌的工作其实很简单,这个技艺娴熟的铁匠不知道已经为多少战马钉过马掌了。但是今天,就在为国王的御用战马钉马掌的这一刻,他却感到了为难,原来他手中的铁片不够了。于是他告诉马夫需要等一会儿,自己要到仓库中寻找一些能用于钉马掌的铁片。可是马夫杰克却很不耐烦,他说:“我可没有那么多时间等你,里奇蒙德伯爵率领的军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我们逼进,耽误了战斗,无论是你还是我都承担不起责任。”看到铁匠愁眉苦脸的样子,他又说:“你可以随便找其他一些东西来代替那种铁片吗?难道在你偌大个铁匠铺里就找不到这样一些东西吗?”杰克的话提醒了铁匠,他找到一根铁条,当铁条被横截之后,正好可以当成铁片用。

铁匠将这些铁片一一钉在了战马的脚掌上,可是当他钉完第三个马掌的时候,他发现又有新问题出现了———这一次是钉马掌用的钉子用完了,这不能怪铁匠储备的东西不够丰富,实在是战争中需要用的铁制工具太多了。铁匠只好再请求马夫再等一会儿,等自己砸好铁钉再把马掌钉好。马夫杰克实在是等不及了,让铁匠再凑合凑合得了,铁匠告诉他恐怕不牢固,但马夫坚持不愿意再等了。这匹战马就这样带着一个缺少了钉子的马掌离开铁匠铺,载着国王冲到了战斗的最前沿。

最后的结果就如同那首歌谣唱的那样,国王在骑着战马冲锋的时候,没有钉牢的马掌忽然掉落,战马随即翻倒,国王滚下马鞍被伯爵的士兵活活擒住,这场战役以国王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庞大的王朝,足以被一个铁钉毁掉。过去听到类似的劝诫时,我们总是将其当作耸人听闻的耳旁风,当我们亲身体验到其中的滋味时,常常为时已晚。

2、谁更有资格寻找借口

肯德基的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原本像其他孩子一样生活在一个虽不富裕但是却很幸福的家庭中,父母对他十分疼爱。但是不幸的是在他刚刚5岁的时候父亲就在一次意外中离开了人世,而母亲在不久之后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也改嫁他人。小小年纪的哈伦德从此以后就没有人照顾了,所以十三岁他就辍学开始到处流浪。

在流浪期间,他几乎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干净漂亮的衣服,甚至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寻找各种各样的工作来做。他曾经当过餐馆的杂工,也当过汽车清洁工,在农忙季节他还到农场谋一份工作。在他16岁的时候军队来招募士兵,虽然还不到规定的年龄,但是他还是通过谎报年龄的方式参了军。军队生活虽然枯燥无味,但是却锻炼了他的身体和意志。在服役期满之后,他利用在军队中学习的技术开了一个简陋的铁匠铺,由于竞争激烈,在不久之后铁匠铺就关门大吉了。

他的生活几乎又回到了参军以前,不甘现状的哈伦德·山德士又通过自己的勤劳肯干谋得了一份在铁路上当司炉工的工作,而且不久以后他就因为工作表现好从临时工变成了一名正式工。哈伦德·山德士感到从未有过的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可以结束飘浮不定的生活了。

但是好景不长,在经济大萧条前夕,他失业了,而当时他的妻子刚刚怀孕。更不幸的是,就在他的事业处于低谷之时,妻子也离开了他。他到处寻找工作,却到处碰壁,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这段时间,他不得不从事多种工作,如推销员、码头工人、厨师等,但是无论哪种工作都不能长久,他不得不一次一次地更换工作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其实在这期间他也试着自己开过加油站或经营其他小生意,但是均以失败告终。后来他的朋友们都劝他不要再折腾了,认命吧,你已经老了。

哈伦德·山德士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已经老了,所以对于朋友的劝告一直不予理会。直到有一天当邮递员给他送来一张属于他自己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时,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真的老了。也许真如朋友所说,认命吧,折腾了一辈子都没有折腾出什么成就,现在已经老到了领社会保险的时候了,难道还不放弃吗?哈伦德·山德士曾经多次这样问过自己,但是每次他给自己的答案都是“绝对不能放弃”。

之后,他就用那张105美元的社会保险支票创办了闻名于全球的肯德基快餐店,终于在他88岁的耄耋之年迎来了欣欣向荣的伟大事业。

哈伦德·山德士比其他人更容易找到放弃努力的借口,但是他从来没有找任何借口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哈伦德·山德士都没有借口放弃努力,我们又有谁具有寻找借口的资格呢?

3、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洛克菲勒年轻的时候曾经一无所有,像当时许多年少无知的人一样,到处流浪,得过且过。不过,洛克菲勒怀有十分远大的理想,他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有一笔任由自己支配的巨大财富。

带着这个伟大的梦想,洛克菲勒来到了距离家乡很远的一个偏僻小镇。在这个小镇上,洛克菲勒结识了镇长杰克逊先生。杰克逊先生已经年过五旬,他一直以来都生活在这个虽不繁华但是却令自己倍感亲切的小镇上。他担任这个小镇的镇长已经很多年了,但是镇上的人们却从来没有想到要选举新的镇长。

的确,杰克逊实际上也是担任镇长的最佳人选,他性格开朗、为人热情,而且平易近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地十分善良。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来到这个小镇上的人,只要与杰克逊有过一定的接触,他们就会深切地感受到杰克逊的热情和善良,同时也会受到感染。

洛克菲勒住的小旅馆就离镇长杰克逊家不远。每当洛克菲勒站到旅馆旁的大门前向远方遥望时,他都会看到镇长家门口的那片长满各色鲜花的花圃。每次遇到洛克菲勒时,镇长都会停下忙碌的脚步问这个独在异乡的年轻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当洛克菲勒需要一些生活用品时,热情的镇长夫人总是会十分高兴地给予帮助,而且镇长还会时不时地让女儿为洛克菲勒送去一些妻子做的可口点心。

在小镇上住了一段时间仍然感到一无所获的洛克菲勒决定过几天就离开这个小镇了,在离开小镇之前他要特别感谢镇长给予他的关照。就在他准备向镇长告别的前几天,小镇迎来了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洛克菲勒不得不继续留在这里,同时他也在心里咒骂着这该死的鬼天气。

小雨时断时续,每当雨滴停止的时候,洛克菲勒都会走出旅馆大门———实际上洛克菲勒就住在杰克逊家的斜对面,看看镇长家门前那些经雨露滋润而倍加娇艳的花朵。这一天,当他走出旅馆大门的时候,他看到镇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已经把镇长家门前的花圃践踏得不成样子了。洛克菲勒为此感到气愤不已,他真为镇长和这些花朵感到惋惜,于是他站在那里指责那些路人的行为。可是第二天,路人依旧踩踏镇长家门前的那片可怜的花朵。第三天,镇长拿着一袋煤渣和一把铁锹来到了泥泞的道路上,他用铁锹把袋子里的煤渣一点一点地铺到了路上。一开始洛克菲勒对镇长的行为感到不解,他不知道镇长为什么要替这些践踏自己家花圃的路人铺平道路。可是很快他就明白了镇长的苦心,原来有了铺好煤渣的道路,那些路人再也不用踩着花圃走过泥泞的道路了。

洛克菲勒最后还是离开了这个小镇,不过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无所获的离开了,他带着镇长杰克逊告诉自己的一句话从从容容地踏上了追求梦想的道路,那句话就是“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直到成为闻名于全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依然牢牢地将这句话铭记在心中。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性格自私的人不愿意对别人付出任何关爱,所以他们永远都体会不到来自他人的友情和温暖。而那些胸襟开阔的人则始终生活在幸福和关爱之中,这些幸福和关爱既来自于别人,也来自于他们自己。

4、记住更多人的名字

吉姆·弗雷德从小家境贫困,在他刚满10岁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只留下身体单薄的母亲和年幼的弗雷德。

无论生活多么贫困、环境多么艰难,吉姆·弗雷德和他的母亲都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尤其是弗雷德,凡是认识他的人几乎都会被他积极乐观的精神所感染。不过,初次与弗雷德接触时,大多数人还是忍不住对他的成功经历感到惊讶:吉姆·弗雷德小时候家境过于贫困而无钱读书,所以他的学历极其有限———事实上,他刚刚念完小学就被迫干起了临时工。可是在他46岁的时候却担任了国家邮政部长的职位,在他年近五十的时候被美国的四所名牌大学授予荣誉学位,甚至罗斯福成功入主白宫,也得益于他的倾力帮助。

既没有显赫的家境,又没有高深的学历,吉姆·弗雷德究竟是靠什么取得成功的?几乎所有人都会带着这个疑问去向吉姆·弗雷德本人讨教。带着这个倍受众人关注的疑问,一位年轻的记者叩开了吉姆·弗雷德先生办公室的大门。吉姆·弗雷德本人十分健谈,年轻的记者和他交谈时感到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愉快。

很快,年轻的记者就迫不及待地向弗雷德本人提出了自己一直以来都想了解的问题。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拿着采访笔记对弗雷德先生说:“吉姆·弗雷德先生,我受很多年轻人的委托前来向您询问一件事情,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告诉我们真正的答案。”听到记者的话,弗雷德发出了爽朗的笑声,他亲切地对记者说:“我会尽我所知地回答你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过,在你提问之前,我可能已经对你的问题猜到了八九分。”记者先是感到纳闷,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对弗雷德说:“那您说一说我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弗雷德说:“你想问我的问题,很可能就是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听到吉姆·弗雷德本人如此坦诚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疑惑很久的问题,年轻的记者突然感到轻松多了。他知道不用自己再问,弗雷德自己就会说出问题的答案。果然被记者猜中了,弗雷德接着就说:“辛勤地工作,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记者对这个答案感到非常不满,他几乎想也没想就说:“不,这不是我要的答案。我听说您至少能随口说出1万个曾经认识的人的名字,这才是您获得成功的秘诀。”年轻的记者以为弗雷德会赞成自己的观点,并且为自己了解这么多的信息而感到惊讶,没想到弗雷德却说:“不,我至少能准确无误地说出5万个人的名字。并且,若干年后再遇见他们时,我依然会叫出他们的名字,我还会问候他们的妻子、儿女,以及聊起与他们工作和政治立场等相关的各种事情。”

这下轮到记者感到惊讶了,他不由得问:“为什么你能做到这些?你有特殊的记忆能力吗?”弗雷德接着回答道:“没有,我只是在认识每一个人的时候,都会把他们的全名记在本子上,并且想办法了解对方的家庭、工作、喜好以及政治立场等,然后把这些东西全部深深地刻在脑海当中;下一次见面时,不论时隔多久,我都会把刻在脑海中的这些信息迅速拿出来。”

尽可能多地记住别人的名字,了解别人的爱好以及需要等。这体现的不是技巧,而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当你准确地叫出偶尔邂逅的朋友的名字时,对方不仅会充分感受被尊重的感觉,也会加深对你的印象。

5、山谷中的回音

有一家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贫瘠的土壤几乎被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掏空了。为了使妻子和几个孩子填饱肚子,这家的男主人不得不和其他村里人一起走出大山去碰运气。当父亲离开之后,家里所有的农活都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为了帮助母亲分忧解难,家中的长子约翰只好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学校,和母亲一起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有一天,当干完了农活之后,约翰又忍不住来到了日夜思念的学校。可是学校里的一位富人家的子弟却嘲笑他“活像一只从地底下爬出的土耗子”。本来就对自己上不了学感到几分委屈的约翰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嘲笑,带着满腹的委屈和愤怒,向那位富家子弟挥出了有力的拳头。一记拳头下去,那位富家子弟已经满脸是血。此事很快就惊动了学校,并且传到了约翰母亲那里。

听到这个消息时,母亲简直惊呆了。因为他们必须要向那位富家子弟支付一大笔医药费,而这笔医药费几乎要使他们倾家荡产。母亲把约翰叫到了家中,严厉地批评了他的所作所为,而且还警告他“不许再跨进学校的大门一步”。

约翰感到委屈到了极点,他非常气愤地跑出了家门,一口气跑到了山谷中。到了山谷中他依然感到胸腔内充满了怒火,于是他站在那里大声地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他的声音刚刚停下,他就听到山谷中传来了更大的声音“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这声音一声接着一声,简直要穿透他的整个心脏。听到山谷中的回音,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懂事善良的他很快就想到了母亲的艰难,想起了母亲对自己种种的好来,于是他又大声对着空旷的山谷喊道:“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山谷中很快传来了同样的回音“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这声音更加婉转绵长。

约翰心中的委屈已经被这山谷的回音冲刷得一干二净了。他重新回到家里和母亲一起辛勤劳动,此后他再也没有顶撞过母亲,对待弟弟妹妹们他也是尽可能地关心和爱护。当他第一次收到弟妹大学毕业后寄给自己的钱、书籍和营养品时,感到了莫大的幸福。

你对别人怎样,别人便以怎样的态度对你。所以,当我们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关爱时,首先就要向对方付出自己的真诚和友善,否则我们得到的只有冷漠和孤独。

6、真正的朋友

一位犹太父亲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惟一的儿子叫到病榻前并且叮嘱他,“除了一生积攒下来的财富,我留给你的还有一生当中惟一的朋友。他住在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这是他的地址,如果你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那就去找他。”说完父亲把手中一个写着陌生地址的纸条交到了儿子手里,然后就撒手人世了。

失去了父亲的儿子感到万分的悲痛,在悲痛之余他又为父亲临终时留下来的话感到不解,“父亲明明知道我有许多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什么父亲要我在遇到困难时去找他那位已经多年不再联系的惟一的朋友呢?”虽然对父亲的话感到有些纳闷,但是一向听从父亲教诲的他还是把父亲留下来的纸条保存在一个稳妥的地方。

在父亲死后的几年里,儿子依然像父亲在世的时候一样大把花钱,不断宴请自己结交的朋友,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但是他却忘了小时候父亲对于自己如何理财的教诲。由于过度花费又没有其他进账,所以父亲留下来的钱财很快就被他花光了。几乎一无所有的他向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朋友们寻求帮助,没想到过去热脸相迎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变得冷漠至极。

正所谓“破屋又遭连阴雨,漏船又遇打头风”。一次,高利贷者到他家向他要账,由于对方恶语相向,他一时气愤便把对方打了个头破血流。他知道对方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也许过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被抓进监狱。一想到这些,年轻人开始害怕起来,他决定先到朋友那里躲一躲,然后让他们帮助自己解决这场灾难。于是他连夜到各个朋友家中敲门求助,可是没有一个朋友愿意惹官司上身,甚至大多数朋友连家门都不愿意让他进。

在心灰意冷之际,他想到了父亲临终时留下的纸条。于是他简单地打点行装,开始寻找父亲的那位多年不见的朋友去了。

虽然一路上历经磨难,但他还是来到了父亲的老友门前。父亲的老友显然并不富裕,看到这些他不由得又对父亲的话多了几分不解。当他疑虑重重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的身份并且表明自己目前的处境时,对面的老人很快将他拉到了家中,叫妻子赶快为年轻人准备可口的饭菜,他自己则迅速走了出去。过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他才满头大汗地回来,并从外面抱回来一个年代很久的坛子。令年轻人感到吃惊的是,坛子里面居然有十几块闪闪发光的金币,更令他感到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人居然要将这些金币全部送给他。老人一边将金币送到年轻人手中,一边对他说,“这是我年轻的时候和你父亲一起做生意时分得的利润,你全部拿去,用它们还清债务,剩下的钱你就用它们去创造更大的财富吧。年轻人,想想你父亲当年的做法,以后要知道怎样积累钱财。”

年轻人带着十几块金币走了,他同时带走的还有对真正友谊的大彻大悟。

真正的朋友往往不是那些锦上添花之辈,而是雪中送炭之人。危难之际见真情,真正的朋友必定能够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如果只能同享乐而不能***患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朋友。

7、覆水难收

同所有受长辈宠爱的孩子一样,一个男孩子从小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是这样,他依然觉得每天生活得不开心,所以时不时向家里人发脾气,偶尔有一点儿不满足就大肆摔毁家中的物品。好在家里有父母照顾,上学的学校离家又不远,而且学校里的事情处理上也要容易得多,因此,这孩子虽然脾气不好,但是十几年来走得还算顺利。眼看着孩子就要到了独自走入社会的年龄了,父亲决定让他在走入社会之前改掉坏脾气,并且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这一天,这个男孩子因为在学校里和同学吵嘴,回到家里仍然怒气未消,在饭桌上甚至辱骂来家里做客的小表弟“一个十足的蠢猪”,小表弟哭闹着离开了他家,甚至发誓“我再也不会理你,再也不会来你家玩”。

等小表弟走后,男孩的父亲觉得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教育他与人交往应该注意的问题。当父亲走进男孩房间的时候,他正在用力踢那只平时他最喜欢的小宠物狗。那只被踢中的小狗呜呜地叫着,并且可怜巴巴地用无辜的眼神盯着自己的主人。男孩可能是感到有些后悔,于是抱起小狗给它揉了揉刚才踢中的地方。父亲没有指责他刚才对小表弟的辱骂和对小狗的踢打,而是将一袋钉子递给了男孩,并且告诉他,以后他每次忍不住要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木桩上钉一根钉子。

男孩接受了父亲的建议。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1颗钉子。

第二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5颗钉子。

……

慢慢地,男孩钉在木桩上的钉子数量每天都在逐渐减少。最初,这个男孩觉得在自己忍不住发脾气时克制自己来到后院真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情。到了后来,他突然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当男孩把自己的这一发现告诉父亲时,父亲高兴地点了点头,告诉他一定要坚持下去,直到不用再在后院的木桩上钉钉子为止。

过了一段时间,无论是家里人还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感到这个男孩有了明显的变化,父亲对儿子的这些变化心知肚明。终于有一天,父亲在花园里等到了儿子带来的好消息———他已经连续多日没有在后院的木桩上钉钉子了,他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父亲为儿子感到高兴,不过他知道儿子需要做到的远不止这些。他又告诉儿子,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颗钉子。

后院木桩上的钉子一天天地减少。终于有一天,父亲看到曾经密密麻麻满是钉子的木桩上已经没有一颗钉子了。看到儿子欣喜的面容,父亲指着木桩问儿子:“你看木桩上还有什么?”儿子回答:“什么也没有了,我早就把钉子全部拔光了。”父亲又说:“你再仔细看看。”儿子仔细看了看木桩,然后对父亲说:“我知道了,是拔去钉子以后留下的洞,这有什么可稀奇的。”

父亲接着说:“这些洞不是在你拔去钉子时留下的,而是在你钉下钉子的时候造成的。由于钉子的作用,这些木桩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在人们的心里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都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伤害人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旦说出就永远无法收回。“与子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选自《荀子·荣辱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言语来维系的。一次不加控制的恶言恶语给他人内心造成的伤痛,很可能会延续一生。所以,人们时时都应当控制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情绪激动之时。

8、克服拖延的习惯

一位年轻的女士在怀孕时非常高兴地在丈夫的陪同下买回了一些颜色漂亮的毛线,她打算为自己腹中的孩子织一身最漂亮的毛衣毛裤。可是她却迟迟没有动手,有时想拿起那些毛线编织时,她会告诉自己:“现在先看一会儿电视吧,等一会儿再织”,等到她说的“一会儿”过去之后,可能丈夫已经下班回家了。于是她又把这件事情拖到明天,原因是“要陪着丈夫聊聊天”。等到孩子快要出生了,那些毛线还像新买回的那样放在柜子里。丈夫因为心疼妻子,所以也并不催她。后来,婆婆看到那些毛线,告诉儿媳不如自己替她织吧,可是儿媳却表示一定要自己亲手织给孩子。只不过她现在又改变了主意,想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再织,她还说:“如果是女孩子,我就织一件漂亮的毛裙,如果是男孩就织毛衣毛裤,上面一定要有漂亮的卡通图案。”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漂亮的男孩。在初为人母的忙忙碌碌中孩子一天一天地渐渐长大。很快孩子就一岁了,可是他的毛衣毛裤还没有开始织。后来,这位年轻的母亲发现,当初买的毛线已经不够给孩子织一身衣服了,于是打算只给他织一件毛衣,不过打算归打算,动手的日子却被一拖再拖。

当孩子两岁时,毛衣还没有织。

当孩子三岁时,母亲想,也许那团毛线只够给孩子织一件毛背心了,可是毛背心始终没有织成。

……

渐渐地,这位母亲已经想不起来这些毛线了。

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一天孩子在翻找东西时,发现了这些毛线。孩子说真好看,可惜毛线被虫子蛀蚀了,便问妈妈这些毛线是干什么用的。此时妈妈才又想起自己曾经憧憬的、漂亮的、带有卡通图案的花毛衣。

必须克服拖延的习惯,想方设法将其从你的个性中除掉。如果不下决心现在就采取行动,那事情永远不会完成;当然了,如果你不打算成功、不打算超越他人和自己、不打算改变现状的话,那你可以放任自己的拖延陋习。